四年級的學生三科基本上都是滿分,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足以證明孩子在學習中有著比較好的學習狀態。
雖然小學的考試題目難度不大,但要考滿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外,還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做題習慣和方法技巧,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和反應能力。
出色的成績證明了孩子在之前的學習中的態度、習慣和方法,已經為之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首先需要做的是繼續保持之前的學習狀態,不斷改善和優化自己的學習行為和習慣,爭取能一直優秀下去。
很多人都提到,小學五年級是小學學習的分水嶺,有一定的道理,到了五年級之后課程的難度會加大,很多學生的成績會有一定的下滑。其實大部分學生在五年級之后成績出現下滑,還是因為學習狀態的改變及之前的基礎不牢固造成的。
在學生的學習,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優化和完善自己的學習習慣和行為,就能夠保持不錯的成績,學習起來就顯得很輕松,毫不費力,這是很多學霸學習情況的真實寫照。
對于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在五六年級的學習中必須要做好積累和拓展兩方面的工作,畢竟現在小升初很關鍵的,多一些積累和拓展即便不是為了小升初考試,也能為之后初中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語文和英語方面要多去積累,拓寬知識面,語文尤其要注重閱讀,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在之后的學習中就會逐步感受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了。
在數學方面,要做一些拓展和提升,在夯實基本功的同時還需要拓展思維。社會上對奧數的討論層出不窮,個人認為五六年級的學生,基礎不錯的話可以去學習一部分奧數內容,這對孩子思維能力的訓練和提升還是有幫助的。在教學中發現,在小學階段,學過奧數并且還學得差不多的學生,到了初中之后在理科的學習上能占據一些優勢。
所以在小學階段,更多地需要關注孩子能力的培養。
孩子學習的能力包括:語言型學習能力、機械記憶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識字能力、細節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數學能力、操作型學習能力、聯想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知覺能力、系統思維能力、復雜信息處理能力和專注力。
這些能力需要進行科學的測評才能確切了解其發展程度,通過了解各種能力發展程度及能力之間的匹配與結合,才能了解這個孩子在某項學習的優勢和長項,或者幫助孩子規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譬如我測評過一個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達到13.21分,較98.35%的同齡人要高,且他的邏輯思維能力達11.29分,復雜信息處理能力達12.54分,分別較80.29%和95.51%的同齡人高,那么給他的建議是可以往理工科方向發展,并且在小學的時期多創造機會,讓他參與樂高、編程等方向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習興趣、能力和習慣。
1.成績優異。孩子在四年級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值得褒獎,應該祝賀。孩子在一年級時是一個坎,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成為了一名小學生,既要有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三年級也是一個坎。在學習時間上,比一二年級增多了,學習課程也增加了。增加了英語課,增加了作文課,科學雖是原來的課程,但是它變成了考試的科目。這兩個坎孩子都順利通過了,并且在四年級取得了好成績。說明孩子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很很優秀。
2.全面發展。從孩子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學習成績看,孩子學習成績確實很優秀。但是不知道孩子的科學成績怎樣。也不知道孩子的音樂、美術、體育學習成績如何,更不知道孩子的思政課學習得怎么樣?思政課雖然不考試,家長也要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把思政課學好,特別要落實到行動上,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人。小學階段,是孩子打基礎的時期,教育孩子要全面發展,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接班人。
3.再接再厲。孩子到了五六年級,這也是小學的最后階段。這個階段,對孩子的要求相對較高,孩子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孩子六年級面臨畢業,雖然不像以前那樣,要舉行升學考試,但孩子要想上一個滿意的學校,還是需要一個優秀的成績。不管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他們都想招收優秀的孩子。他們會從各個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的品行。所以孩子在這個階段,更要勤奮學習,品學兼優,全面發展。不能驕傲自滿,故步自封。
這樣的成績,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出來的,家長一定是一個嚴格,負責任的家長,孩子一定是一個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所以在孩子上5、6年級的時候,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點引導和幫助孩子學習:
1.想辦法讓孩子平時多練一些拓展題。
其實也就是說,從五六年級開始給孩子報一些奧數,奧語,奧英班,考重點初中的重點班用得上,關于這一點,可能有人要噴我了,說國家早都明令禁止讓孩子參加奧數班學習了,你怎么還建議家長給孩子報奧數班?這里我想說教育的現狀是這樣子的:
初中基本上都設有重點班,高中就更不用說了,學校把優秀的老師都放在了重點班,學校獎勵機制也傾向于重點班,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上了重點班,他就能享受到這個學校好的師資資源。
孩子的學習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拉開了距離。
2.利用小學的課余時間,拓展閱讀,增加孩子的閱讀量。
讀書可以治愚,讀書的作用這里我就不想多說了,小學生的閱讀必須要有計劃,要有引導主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家長還應適時的與他們在讀書方面進行互動,讓他們學以致用,建立一些讀書的成就感。
3.逐漸培養孩子養成自學的學習習慣。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過幾年的學習,他們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從小學5,6年級開始,家長就應該適時地引導鼓勵孩子慢慢摸索出一套學習方法,這一點比什么都重要。
4.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孩子是人,他不是學習機器,家長應該多和孩子交流,讓他們從內心里將學習變為自己的事情,孩子自主的學習了,家長也比較輕松。
所以建議家長將孩子當前的分數作為參考,作為鼓勵孩子努力學習的小手段;而更多的精力放在發現、挖掘孩子的能力方面。
希望孩子能再接再厲,全面發展,以優異的成績升入理想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