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單的語言,闡述傳統的藝術,大家好,我是不二齋, 有網友問“啟功的書法俗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啟功有多重身份,清代皇室后裔、文獻學學者、大學教授、文物鑒定專家,他唯獨不稱自己是書法家,認為書法只是文人的一種必修課,弄得現在很多職業書法家也矯情起來,不敢稱自己是書法家,但說自己是文人又不夠格,很是尷尬,有時候非要把一個普通的職業搞得很高大上也不是好事。
啟功典型的行書風格“閑幾硯中窺水淺,落花徑里得泥香”
然而,不自稱書法的啟功卻因為書法成名,還一度成為書法界的扛把子,被稱為當代書法泰斗,他的題字、牌匾更是掛滿大街小巷,單位、學校、文化古跡等都找他題寫匾額,曾戲稱“就差公共廁沒人找我題寫了”,同時還講課、出書,雖然是不自稱書法家,在人們心目中,他卻是書法大家。
啟功小楷書法
可是書法大家也會遭到各種質疑,尤其是最近幾年,不斷地有人質疑啟功先生的書法水平,認為其書法是另一種形式的館閣體而已,呆板平正、千字一面毫無創意,稱其書法“越老越差”,尤其是他最典型的行楷書法,越來越僵化,以至于最終落入俗套。
啟功行書《致沙孟海手札》
后期啟功書法卻有這種情況,其行楷書趨于板正工穩,但是如果你僅僅見過一次,未必會覺得俗氣,反而會覺得這種穩重中帶點飄逸的行楷書很有新意,還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但這樣的一幅作品你若看上100次呢?會是什么感覺?肯定會覺得俗和煩躁了吧。
啟功楷書臨《張猛龍碑》
實際上那些唱衰啟功書法的,他們真的了解啟功嗎?他們眼里只有那些標準的行楷書對聯和中堂,啟功的手札、隨筆、日記才是他水平的真正體現,評價一個書法家的書法水平,也應該以他的最高水平來論,我們看啟功這幾幅作品,和他平時的創作并不一樣,我們如果以新的眼光來看這些作品,假裝是第一次看到啟功的書法,你能看出他的書法俗在哪嗎?
啟功32歲時所書小楷
啟功行草李白詩“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吾將此地巢云松?!?/p>
啟功行草書: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啟功臨王羲之尺牘
你覺得啟功先生的書法俗嗎?對于最近唱衰啟功書法的現象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書法的朋友看完別忘了點 贊 關 注哦。
啟功行書中堂“靜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