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成為越來越多“懸空老人”的愿望
本是方便居民出行的利好舉措
然而在實際增設電梯過程中
因加裝電梯涉及整棟住宅樓的業主
意見統一難成為加裝電梯的“攔路虎”
近日,開封中院審理一起電梯加裝案
在法官的努力下
贏得了原被告雙方一致贊揚
加裝電梯因意見不一鄰里對簿公堂
“咱們小區要加裝電梯啦!”
聽說這個好消息,家住河南開封的焦大爺心情別提有多舒暢:這次涉及加裝電梯的20家住戶里,有16戶在《增設電梯同意書》上簽了名,跟電梯安裝公司的合同也已經簽好,彎腰爬樓梯的日子眼看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然而讓焦大爺沒想到的是,施工頭一天,有6名業主突然反悔,甚至有人躺倒在施工現場阻攔施工。
焦大爺等10名業主一怒之下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不得阻止、妨礙加裝電梯的施工。被告則以當前同意加裝電梯人數未達到法定人數、加裝電梯影響采光等為由堅持反對加裝電梯。雙方情緒激烈,經多次調解無果。
法院判決:不得阻止、妨礙加裝電梯施工
法院經一、二審認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項方便群眾生活的民生工程。特別是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講,電梯是“剛需”,如遇突發疾病等特殊情況,因下樓困難還會影響及時救治。加裝電梯可能會對低樓層住戶帶來視覺等感官上的不適,但這屬于較輕程度的不便,這與高層老年人的生活不便性質完全不同。和睦體諒、互相關愛是我國傳統優良的鄰里相處之道,本案當事人作為近鄰理應遵循。本案中,已在《增設電梯同意書》中簽名同意的6名業主,后來又表示不同意,其反悔行為違反誠信原則,不應得到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相關規定,16名同意加裝電梯業主無論所占建筑面積還是人數,均已超過四分之三,符合法律規定。最終判決被告不得阻止、妨礙原告加裝電梯施工。
法官:跟進司法服務做到案結事了
案件依法判決了,二審承辦法官趙根喜的心里還是放不下。想起現場實地走訪時,看到雙方激烈爭吵、甚至撕扯的情景,趙根喜覺得:作為近鄰,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不解開心里的疙瘩,對彼此都是一種長期痛苦,甚至可能再因為其他瑣事激化升級矛盾。借著勝訴方一個勁兒打電話咨詢如何落實判決,敗訴方也多次找他詢問加裝電梯入戶方式、如何防盜等問題的契機,他決心在結案之外,再多做一做后續的司法服務工作。
針對雙方一交流就爭吵的情況,趙根喜當好“聯絡員”,爭取“求同存異”,終于在今年3月29日促成了雙方共同參與的“協商會議”。在趙根喜的主持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后在同意保障電梯順利安裝的基礎上,雙方新增三項內容:一是入戶方式由原定的平行入戶改為錯層入戶。二是在二樓院子上方連廊窗戶上安裝一個防盜網。三是被告方擬寫一份協議,原告方修改后簽字。
會議結束后,大家一改當初激烈爭吵的態度,變為細說家常、談笑風生。趙根喜看到這一幕,猛地閃出一個念頭,他建議雙方握手合影留念,業主們愉快地答應了……
對著鏡頭,焦大爺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法官說法
趙根喜: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
近年來,老舊生活小區加裝電梯是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善舉,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在加裝過程中,低樓層與高樓層住戶常常意見不一致,低樓層常見的反對原因有影響采光、有噪音等。而高樓層則表示無電梯造成極大生活不便,特別是老弱病幼上下樓困難,老年人常常感到極度煩惱、甚至影響身心健康。二者生活不便的性質不同,二害相權取其輕,從情理角度應當支持加裝電梯。
從法律角度,加裝電梯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一款第七項規定的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屬設施”范疇,第二款對業主參與表決人數及參與表決業主的同意人數作了具體規定,因而還須符合該法律規定。
本案中,已經簽字同意加裝電梯的6名業主后來反悔、不同意加裝電梯,違反誠信原則,不應認可其反悔行為。關于誠信,從宏觀的視野看,誠信是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法律層面,誠信是民法的“帝王”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對于本案,盡管6名業主反悔,但仍應當以其已經簽字同意的《增設電梯同意書》為依據。
對于結案后當事人尋求解決各種問題,承辦法官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盡量幫助解決,做好結案后的后續掃尾司法服務。因為司法的重要目的,就是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