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抑郁癥也稱產褥期抑郁癥是指產婦在分娩后出現抑郁、悲傷、沮喪、哭泣、易激怒、煩躁、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癥狀為特征的心理障礙,是產褥期精神綜合征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在產后2周出現,其病因不明,可能與遺傳、心理、分娩及社會因素有關。
那么究竟有哪幾種誘因會導致產后抑郁癥呢?
1.內分泌因素
臨產前胎盤類固醇的釋放達到最高值,患者表現情緒愉快;分娩后胎盤類固醇分泌突然減少時患者表現抑郁。
2.遺傳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別是有家族抑郁癥病史的產婦,產后抑郁的發病率高3.產科因素產前心態與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相關,難產、滯產、陰道助產、手術等均會給產婦帶來緊張和恐懼。
4.社會心理因素
分娩前心理準備不足、產后適應不良、睡眠不足、照顧嬰兒過于疲勞、家庭關系不和睦、嬰兒性別和健康狀況等,均與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密切相關。
5.軀體因素
這種多見于產后妊娠紋無法修復,影響孕婦身體心理,而誘發的抑郁。
媽媽們十月懷胎非常辛苦,產后更是要面臨許許多多的情況發生,所以極易以為不良情緒導致產后抑郁癥,家人應給與更多的關愛使其心神放松,避免產后抑郁,如果是外因導致的產后抑郁,比如妊娠紋帶來的困擾,建議產后就開始進行修復淡化治療,以免拖延久了對寶媽造成更大的心理或身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