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真武湯證與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證...
真武湯證
【適應證候】
1. 太陽病發汗,大汗傷陽,陽虛水泛,癥見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82)
2. 少陰病,腎陽不足,水氣內動,癥見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兼咳,或兼小便利,或兼下利,或兼嘔者。(316)
《臨證指南醫案》:用此方治療濕痰積聚水飲;濕邪傷脾腫脹;單腹脹;嘔吐、泄瀉因水飲所致者。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證
【適應證候】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67)
《金匱要略》: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類聚方廣義》: 治飲家眼目生云翳,昏暗疼痛,上沖頭眩,瞼腫,眵淚多者加苡仁,尤有奇效,當以心胸動悸,胸脅支滿,心下逆滿等癥為目的。治雀目眼證,亦有奇效。
——節選自北京中醫藥大學《長沙方歌括白話解》,圖片來自李賽美《圖說傷寒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