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甘肅交界,有一座超神奇的古建筑,站在外面只能看見墻、看不到木頭;站在里面只能看見木頭、卻看不見墻。知道它的游客不多,但底蘊深厚,很值得一游。
它就是位于陜西略陽的——江神廟。略陽這個地方,位于陜甘交界,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上游,是陜西漢中的西大門,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在古代時,這里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因嘉陵江航運而成為陜甘川商旅的聚集地,繁華一時。
小漁說了這么多背景,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江神廟正是因嘉陵江船幫文化而產生的。江神廟的門前,原來就是略陽古城的西門,嘉陵江上往來的船只大多停泊于此。這座始建于明朝的江神廟,當年一是為了祭祀江神,二是成為往來商旅歇腳、聚會的場所。
略陽的美景很多,小漁去之前,原本并沒聽過說江神廟,當時是為了去看五龍洞和靈巖寺。當時剛巧有半天空閑,當地朋友便推薦我們到江神廟逛逛。到了江神廟門口,因為是一處人文景點,便請了導游講解。站在大門外,導游首先告訴我們說,江神廟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由外見墻不見木,由內見木不見墻”,非常神奇。
整座江神廟建筑群,是一個由實墻合圍的封閉空間,從外面只能看見墻,從里面則只能看見木頭。這種奇特的建筑風格,其實是氐羌文化的智慧結晶。而略陽的江神廟,也是如今我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氐羌族風格戲院建筑群。
整個江神廟坐東向西,面對嘉陵江,是根據當時的地勢高差而修建。一進大門,首先會看到一個高大的戲樓,游人必須穿過戲樓的最下面進入廟內。這個時候小漁才恍然大悟,難怪從外面什么都看不到,原來里面的建筑全被這個戲樓擋了個干干凈凈。
戲樓也是江神廟中最特色的一個建筑,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典建筑都講究中軸對稱之美,而這個戲樓卻是“歪”的,并不在整個建筑群的中軸線上。導游介紹說,因為戲樓之上的人生是假的,而戲臺對面就是江神塑像,所謂“真假不可對視,神人心可相通”,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設計。
走入江神廟,也會發現它的特別之處。我國傳統古建飛檐斗拱,會看到很多精巧絕倫的磚雕木雕;而江神廟則注重彩繪和木雕板繪。據導游介紹,廟內有反應羌族文化的彩繪和木雕板繪將近400幅,每一幅都是一個故事,十分華麗精美。
如今的江神廟,已經被改建為一座民俗博物館,里面也收藏著許多文物,展示著代表略陽嘉陵江水運的悠久歷史。走走看看,收獲良多。
江神廟所在的略陽縣,真是一座低調又好玩的小城,它有很多美景,也有許多美食,但知名度不高。小漁接下來還會為大家介紹更多的略陽美景美食。關于這座小城,你有什么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