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浪地球》中,劉培強在領航員國際空間站上執行了17年的太空任務,他即將返回地球。但他在后面又說,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的第一天起,就再也回不去了。那么,為什么劉培強會這么說呢?
雖然地球上建有1萬行星發動機,平均每座可以產生大約150億噸推力,但還不足以讓地球擺脫太陽引力的束縛。為此,需要借助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以上地球獲得足夠的逃逸速度來沖出太陽系。
在劉培強即將退役時,地球將會進入木星軌道。按計劃,地球結果木星的加速之后,劉培強將會返回地球上。不過,地球沒有按計劃進入木星軌道,而是有可能會一頭撞上木星。于是,人類開始了一系列拯救地球的行動,劉培強也沒能按計劃退役。
地球逐漸靠近木星,她將會被木星的潮汐力撕碎,地球上的人們一開始沒能拯救成功,“流浪地球”計劃被宣告失敗。此時,人們知道了“火種”計劃的存在。原來人類做了兩手打算,如果“流浪地球”計劃沒有成功,領航員國際空間站將攜帶30萬枚人類受精卵獨自飛離太陽系,在宇宙中把人類種族延續下去。
劉培強后來說,再也回不去了,這是因為從“流浪地球”計劃啟動時,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地球不再是原來的地球,一切都無法回去了。地球拯救失敗,劉培強意識到他不可能再回到地球上了,他將要隨著“火種”計劃踏上流浪之旅。
好在地球還有救,因為木星捕獲了地球大氣,大量的氧氣與木星大氣中的氫氣混合在一起。只要將木星點燃,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可以把地球推開,讓地球擺脫危險。只是木星距離遠了一些,行星發動機產生的等離子流夠不著木星大氣,火焰還差5000公里。
劉培強決定犧牲自己,把領航員國際空間站駛向火焰,讓空間站上的燃料發生爆炸來產生足夠高的火焰,從而點燃木星,拯救地球。最終,正如劉培強所說,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