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地球上,無論是哪種膚色的人類,從基因上來看都是非常親近的。各種膚色的人類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基因交流沒有障礙。這是因為目前的地球人起源于同一共同祖先,最近的可以追溯到25萬年前的非洲智人。
那么,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有沒有生殖隔離呢?
人類屬于靈長目,所以我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具有親近的關系。但要說最為親近的動物,當屬人科人族中的黑猩猩。人科人族中的其他靈長類動物都已滅絕,只有人類和黑猩猩幸存下來。
因此,目前地球上,與人類最親近的物種是黑猩猩,這兩個物種的基因相似程度高達99%。時間回溯到600萬年前,那時還沒有人類和黑猩猩之分,兩者具有共同祖先。也就是說,人類和黑猩猩已經分開進化了幾百萬年,那么,兩者還能進行基因交流嗎?
為了揭開這個謎團,蘇聯的人工授精專家伊里亞·伊萬諾維奇·伊萬諾夫(Ilya Ivanovich Ivanov)決定進行人類和黑猩猩的后代實驗。1926年,伊萬諾夫出發前往非洲西部,打算在那里創造出“半人半猿”的生物。
在非洲的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人們捕獲到了13只雌性黑猩猩。伊萬諾夫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把人類男性的生殖細胞注入雌性黑猩猩中。經過多次嘗試,雌性黑猩猩并沒有授精成功,第一階段的實驗宣告失敗。
由于實驗失敗,再加上當地一些人的反對,伊萬諾夫不得不結束在非洲的實驗。返回蘇聯后,他并沒有放棄這項實驗。既然男性人類和雌性黑猩猩的生殖細胞合不來,如果反過來,結合女性人類和雄性黑猩猩的生殖細胞,結果會怎樣呢?
于是在1929年,伊萬諾夫尋求女性志愿者,讓她們用雄性黑猩猩的生殖細胞進行受精,最終有5位女性愿意進行這項實驗。另外,尋找雄性黑猩猩,也要費不少精力。經過多方努力,伊萬諾夫找了一只能夠用于實驗的雄性黑猩猩。
然而,就在實驗都做好準備的時候,人們對伊萬諾夫的實驗充滿了質疑,認為這會創造出可怕的雜交物種。結果,這項實驗沒能進行下去。幾年后,失去支持的伊萬諾夫抱憾而終。此后,這類實驗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被主流科學所認可。
由于伊萬諾夫的實驗沒能完成,沒人知道能不能成功雜交。但從生物學上來看,人類和黑猩猩很可能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誕生后代的可能性極低。
雖然人類和黑猩猩的DNA差異非常小,但1%的差異完全能夠塑造出不同的物種。由于兩者分開進化的時間已經長達數百萬年,一直以來都沒有過基因交流,所以生殖隔離早已產生。
研究表明,600萬年前的人類和黑猩猩共同祖先擁有24對染色體。在分開演化之后,黑猩猩仍然保留了染色體的對數,但人類卻意外丟失了1對染色體,最終只剩23對。
由于染色體數量上的差異,就算可以成功結合,后代存活的可能性非常低,而且也會失去繁育后代的能力,這種情況類似于馬(32對染色體)和驢(31對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