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和田玉當中有這樣一句話,“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币馑际呛吞镉裰械狞S玉比羊脂玉更加珍貴,然而真正見過黃玉的人少之又少。在市場上也存在著一種黃口料,它與和田黃玉的外觀很相似,呈淺黃色,黃中微微泛青,雖然不比黃玉,但也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對象。那么黃口料到底有什么特點,又改如何區分呢?本文再來講講與黃玉只差一口氣的黃口料。
黃口料
所謂黃口料,屬于和田玉系列,通常指的是和田玉山料黃口料,是一類帶有黃綠色調特征的和田玉原料的統稱。黃種泛青黃,而且黃口料表面光澤溫和柔潤。
黃口料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黃口料最初的基質為白玉,但是后來因外界礦物元素沁色玉質中,且經過氧化而變成了黃色調。同時黃口料因形成時間長短、礦物元素含量多少等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色調。
和田玉黃口料產地有新疆昆侖山、若羌、且末、黑山、阿爾金山,其中又以若羌和黑山產的黃口料最佳,若羌地區富鐵,軟玉在鐵的作用下會帶黃色調。是屬于一種山料。原先較便宜,但現在也不多了,品質好的價格也不斷攀升。
上圖中就是黃口料中常見的色系分布。比較全面。最左邊就是沒有偏色的黃口料,“顏色純正,沉穩端莊,不水透”達到黃玉級別。其余的屬于同一礦坑質地都很好。選擇一塊好黃口,需要注意下面幾個特質:
1
玉質渾厚,老熟,不水透
同是黃口料也有新礦老礦之分。老礦料多摻糖色,料渾厚油潤。新礦料偏透,性脆,內部白花漿點雜質多,最通透者類似黃岫玉,純凈者難求大件。性脆,易爆口,有些類似石英質的特性。顏色上老的黃口料通常更黃些,常有雞油黃,而新的黃口料色偏綠多些,透度較大,品質不及老黃口料。
黃口料老料
黃口新料,機雕
黃口現在的礦坑產出的多數料子水透、顏色淺、給人整體感覺不夠沉穩。這點需要注意:老坑口的料子相對要顏色濃郁渾厚一些。這種感覺這和玉拋光無關。
2
結構細膩,不起性
黃口中有很多料子、包括老料黃口,會有一個特性需要特別注意,玉質交織感差,這種特性會體現在雕刻中,往往容易崩口,特別是細節雕刻中。這種需要大家在選購成品的時候特別小心主要觀察雕工的細節有沒有崩裂的情況。
3
無傷裂,糖花,串生
黃口天然裂多,這是黃口最大的特點之一。所以你在市場上很少見到黃口手鐲、大把件、男士方牌即便遇到也是價值不菲的。正因為大料子完整的太少太少了。提醒大家在選購成品黃口料時候一定注意裂,因為很多是被雕工遮掉的。如果是小裂被巧妙雕工遮掉,玉本身品質很好還是可以購入的。這種就要在購玉是認真衡量這塊的玉的綜合屬性。
藏玉認為,淺黃色調、黃偏綠、黃偏青的都叫“黃口料”。關于黃口料的顏色藏玉在這里簡單的說幾種。
綠黃料:綠色系比黃色多。此類料子極品很少,成色好的綠黃口,室內自然光下顏色和俄碧玉很像,但是比俄碧玉無論油性、渾厚度、脂粉都好很多。
黃綠料:綠色和黃色均勻混合。
糖包黃老料:此類料子非常稀少,屬于老坑礦口,多數已經絕礦。一般以糖包黃色形色出現,糖色和黃色界限分明,玉質渾厚,顏色純正。
淺黃色系:此類料子是最多的一種。料子好的也是非常好看的。
和田玉黃口料大致分為這幾類,還有很多無法說明的顏色多數和上述相像,畢竟大自然產物沒有一樣的東西??傮w來說大家把握好這幾點、細心認真、多多比對就一定能選到自己滿意的東西。畢竟現階段黃口價格總體不在高位。不過以后就難說了。
和田玉黃口料目前有新疆若羌黃口(山料和戈壁料)、新疆黑山黃口、東北黃口、青海黃口和俄料黃口。下面談談如何分辨這些產地。
1
若羌黃口
先說若羌的黃口料,這個料子未必好看,但是是很標準的淺黃色,若羌黃口應該說是現在的料子里最接近清代標準的。
2
黑山黃口
另一個新疆黃口的重要產地是黑山,在黃玉的價值還沒有被發掘之前,黑山的料子是比若羌的貴的,因為黑山的料子要較為細膩,玉質的平均水平要比若羌的高。但是這些年,由于黑山的料子會有青調,所以就沒人談黑山了。其實清代的黃玉也有泛青調的料子,而且還不算少。
3
東北黃口
看看所謂的東北黃口,當地人通常稱為黃白老料。這種是比較典型的,也比較好分辨的。這類料子的標準器可以參考紅山,遼博有參展的標準器。這種料子能不能稱為黃玉就見仁見智了。
但是東北黃口與若羌料很像,有時候兩者很難分辨。
4
青海黃口
青海黃口出現的時間不長,但是產量挺高,現在市場上見到的很多都是青海的。從顏色上,青海黃口比較偏向黑山的那個顏色,有點青調;從質地上,青海黃口還真是比較透比較青海,某些料子比較類似東北黃口的質地。
上圖是青海黃口的原石,這個就很難與黑山黃口分辨開來。
5
俄料黃口
俄料黃口在鎮平被稱為“俄料白玉,不太白而已”,一般顏色較淺,在某些光線下顏色會泛灰,但是不怎么泛綠,肉質屬于典型的俄料特征——結構均勻較大。
既然說到黃口,我們再來說說黃玉,到底什么是黃玉?
其實黃玉的標準是不存在的,理論上說“黃的軟玉”就是黃玉,而黃玉到底長什么樣,藏玉也沒有見過,我們能夠比較指望的參考標準是清代的標準器。
古人說上等黃玉黃若熟栗。清代的黃玉大致是有三種,如上圖一這種是真正的黃玉籽料,這種料子通常帶有紅皮(新手會覺得很難看那種),紅皮經常是又厚又臟,但是這個是狹義中的狹義黃玉。
黃玉三羊尊
上圖這件是故宮的大國寶,它的顏色還原相對還可以,這個就是最標準的黃玉,其實實物的顏色還要淡一些。
乾隆黃玉搬指
上圖是前些年很有名的一件乾隆黃玉扳指,原因就是它那種淡淡的黃色,非常淡,純粹嫩黃,似乎這件是30萬左右成交的,很有名,也很有爭議。
名貴的黃玉極為稀少,許多人一生也難得一見。因此,黃色的“黃口料”很容易被誤作黃玉。兩者的差別在于:“黃口料”是黃中泛青黃,而和田黃玉是油黃的,光澤柔和,其油潤細膩程度均優于“黃口料”;黃口料硬度高、脆性大而黃玉韌性佳。兩者放在一起比較黃口料細膩性沒黃玉好,油性亦沒黃玉佳,如看陰雕線黃口料會有崩塌現象,黃口料打磨多采用高拋光以遮掩料子油性沒黃玉好的缺點。
不過要說的是,雖然“黃口料”在總體質量上還不如黃玉,但也是比較難得的和田玉品種,而且產量小,資源少,再加上市場價位不高,如能及時收藏一些優質玉件、玉料,應該有很好的收藏及投資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