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車領域,主要存在混合動力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4種路徑。主流車企都認為,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是未來的方向,但由于純電動車尚未續航里程短等難題,當下國內市場正逐步形成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為主的市場格局。
純電動車(ElectricViecle,簡稱EV),只有電池+電動機一套驅動系統,沒有傳統的發動機,不燒油。純電動車系統的結構 在純電動車控制系統中,主要包括4個節點,即主控制器ECU、電機控制ECU、電池控制ECU及CAN總線監控單元。
增程式電動車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血統”更純正,因為它在沒有追加增程器之前就是一輛純電動汽車。增程器的部署基本不會影響到原有車輛的動力系統結構。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前身由于是混合動力汽車的關系,故而保留了較多的傳統機械部件,結構上要較增程式電動車更復雜一些,成本也略高。也就是說,要判斷一輛車到底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還是增程式電動車,本質就是看這輛車的發動機是否會出現與車輪有直接機械連接的情況。
增程式電動車比插電混合動力使用維護成本更低,具體表現是故障率低、少維護和省油等方面,增程式電動車比插電式混合動力購買成本更低,增程電動車比插電混合動力更好開,操控好,乘坐更舒適。
混合動力汽車的出現,讓電動機一部分參與到發動機工作中,以此達到節油目的。而插電式混動汽車,之所以多了“插電式”三個字,主要不同在于導入外接電源,通過外部充電后提供持續的電能,使電動機更多參與到車輛驅動當中,進而滿足節能減排的目的。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lug-in Hybrid Vehicle,簡稱PHV),簡單說就是介于電動車與燃油車兩者之間的一種車。它既有傳統汽車的發動機、變速器、傳動系統、油路、油箱,也有電動汽車的電池、電機和控制電路,并且電池容量比較大,有充電接口。
插電式混合動力可理解為它有電動機的同時又有發動機,而且兩者都能提供動力輸出,車身配有充電插口,可以用充電樁及家用照明電為車載電池充電。因車輛產品設計定位不同,所以不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它們驅動模式也有差別。目前常見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有比亞迪秦、比亞迪唐、榮威550等等插混版,中國新能源銷量占比約65%。
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內,應具有集成電動車、燃油車兩套完整的動力系統,所以說,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成本較高,結構也相對復雜。外加車身重量較大,這與單純的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相比則有一些劣勢。不過,在充電站大面積普及以及充電時間大幅縮短之前,插電混合動力汽車仍將作為燃油車與電動汽車之間的過渡產品長期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