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米們,說到海洋的起源,大家知道嗎?今天的海洋科普,讓我們通過以下問題,來系統了解一下海洋的起源吧!
01
地球是怎么來的?
大約在50億年前,銀河系里彌漫著大量的星云物質。它們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縮,在收縮過程中產生的旋渦使星云破裂成許多“碎片”。其中,形成太陽系的那些碎片,就稱為“太陽星云”。
太陽星云中含有不易揮發的固體塵粒。這些塵粒相互結合,形成越來越大的顆粒環狀物,并開始吸附周圍一些較小的塵粒,從而使體積日益增大,逐漸形成了地球星胚。
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運動著,并且不斷地壯大自己。于是,原始地球就形成了。原始地球經過不斷的運動與壯大,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模樣。
02
地球的年齡?
地球的年齡被認為是46億年左右。太陽系行星也都是這個年齡。另外,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石是38億年前的,這些測定有賴于巖石中微量鈾、銣、鉀等元素的放射性。鈾、銣、鉀等放射元素具有10 億年以上的半衰期,為測定地球的年齡提供了線索。
03
海洋的誕生
原始地球形成之后,地表溫度慢慢升高。因此,地球從表面開始變暖。這個時期的地球,越靠外側溫度越高。隨著溫度繼續上升,表面物質開始熔化。
這些熔融物質類似火山巖漿,覆蓋在地球表面。隨著巖漿覆蓋面積增大,其中的揮發性物質逸出,形成原始大氣。這種大氣以水和碳酸氣為主要成分,氣壓是現在的100 多倍。
后來,大氣溫度下降,大氣中的水蒸氣變成了水,降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
地殼經過冷卻定形之后,地球就像個久放而風干了的蘋果,表面皺紋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種地形一應俱全了。
由于冷卻不均,空氣對流劇烈,形成雷電狂風,暴雨濁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過千川萬壑,匯集成巨大的水體,這就是原始的海洋。
▼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復形云致雨,又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巖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于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咸水。同時,由于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誕生。
總之,經過水量和鹽分的逐漸增加,及地質歷史上的滄桑巨變,原始海洋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海洋。
04
早期大洋水
地球水圈形成后,距今35到20億年,也許延續到距今15億年。當時大氣中的含氧量大大低于現在,大洋水中的氧分則更低。
早期大洋水的pH值比現代海水低。那時的火成巖偏于基性,當它們與酸,如HCl作用時,會產生中性或偏堿性的溶液,原始的酸性大洋便逐步改變其性質。
早期大洋水中的負離子可能主要是碳酸根和碳酸氫根離子,而不是氯離子,但隨著 HCl對巖石的淋濾作用,造成硅的釋放與沉淀,并不斷產生氯化物,早期大洋便逐漸向含氯離子的現代大洋過渡。
05
現代大洋水
大洋水可能在距今15億~20億年時開始具有它現代的特點。這時海洋中具真核細胞的綠色植物出現,生物造氧能力大大增強,量游離氧生成,氧不僅可以滿足海洋中的各種氧化反應,而且可以從水中外逸至大氣中,逐步形成具有現代特點的大洋水和大氣,以及高度氧化的地面條件。
海洋差不多經歷了50億年的演變,才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承載萬物的生態圈。至今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對于大海的探索是人類不會停止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