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歷史信仰的民族,向來講究傳承二字,因此得以走過五千年滄海桑田而延續至今依然生生不息。而姓氏就是這種傳承的最好反映,通過姓氏,我們能夠追溯我們的根,從千年的歷史厚土之中汲取營養。
幾千年發展下來,我國姓氏可謂是紛繁復雜,根據目前的統計,中華大地上總共存在5600多個姓,其中單姓總計為3484個,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會使用到的漢字總計不過4000個左右,足見中華姓氏之包羅萬象。
而將這些姓氏一一往上追溯,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姓氏都會匯聚到上古時期的幾個大姓之中,匯聚到一些上古圣人的身上。這些圣人做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古時候被神話成為了上古大神,那么你的姓氏始祖,又對應一下哪些個始祖大神呢?
>> 風姓——伏羲,女媧
風姓很有可能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姓。在7000年前,中華大地上還是母系氏族社會,只有氏沒有姓,直到6500年前,母系社會逐漸轉型為父系社會的過程中,燧人氏之子伏羲來到了河南淮陽一帶,并且制定了新的婚嫁制度和姓氏制度,并以“風”作為自己的姓氏,從此姓才登上歷史舞臺,并且在后來逐漸取代氏的地位,最終與氏融合為姓氏。
伏羲既然以“風”為姓,那么作為伏羲的父親燧人氏、妹妹女媧也便以“風”為姓。伏羲部落不斷發展,他的后人開始占有越來越多的土地,為了分清血脈,風姓也逐漸演變成為了各種姓氏,譬如任、伏、巴、須、姬、姜、凌、程、包等等姓氏,最早都來源于風姓,是大神伏羲和女媧的后人。
>> 姬姓——黃帝
姬姓雖然起源于風姓,但因為姬姓始祖軒轅氏黃帝的名頭實在太大,在歷史上的地位甚而超過了伏羲和女媧,因此黃帝的姓氏也可以單獨羅列而出。黃帝作為軒轅氏部落之人,因為長期居住在姬水,因此便以“姬”為姓。
姬姓作為上古八大姓之一,其后人繁衍是十分昌盛的。黃帝愛民如子,在他治下的部落力量節節攀升,很快就統一了周圍的部落,后來聯合神農氏一舉擒殺蚩尤之后,就此統一中原,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
而姬姓也就此開枝散葉,僅黃帝的兒子就得到了12個新的姓氏,包括祁、滕、任、荀、姞、衣等。而黃帝的兒子獲得各自的封地之后繼續繁衍,后來的吳、魯、魏、胡、楊、蔡、韓、霍、蔣、鄭、毛、衛、閻等等姓氏的始祖大神,也就都是黃帝了。
>> 姜姓——炎帝,姜子牙
神農氏炎帝的貢獻比之黃帝亦不遑多讓,神農嘗百草發展了醫藥,讓人們得以治療病痛。刀耕火種發展了農業,直接塑造了中國幾千年的農業文明。炎帝部落后來又聯合黃帝部落擊敗蚩尤統一中原,作為黃帝盟友的炎帝部落,自然也日趨繁榮。
而炎帝部落的姓乃是姜姓,姜姓同樣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由姜姓演變而來的姓氏有呂、謝、齊、高、盧、崔、丘、許、丁、向、齊等等姓氏。有趣的是,跟姬姓逐漸沒落乃至于在西周之后還比不過后來演變而出的姓氏不同,姜姓到了西周時期依然是個大姓,姜太公姜尚就是一個典型,而且時至今日,姜姓依然是一個大姓。
>> 蚩尤
蚩尤乃是九黎部落的首領,本身并無姓氏。蚩尤占據華夏大地東部,是當時唯一能夠與黃帝分庭抗禮的勢力。他率軍擊敗了炎帝部落之后,炎帝聯合黃帝與蚩尤大戰于涿鹿,最終不幸戰敗,就此身死。
九黎部落因為此戰之失也日趨敗落,跟黃帝、炎帝同為上古大神,蚩尤的血脈沒能走向鼎盛。涿鹿之戰后,蚩尤后人逃難去到了鄒、屠兩地,而后便就地取姓,因此如今的鄒姓和屠姓中的一部分人,其始祖大神就是蚩尤了。
結語
中華姓氏,承載著我們的歷史和文化,了解姓氏的起源和發展,其實就是了解我國的歷史變遷和文化演變,對于我們尋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尋找民族的文化之本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