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診療過程中病人常常會問醫生:“自己是不是患上了關節炎?!薄?稍卺t學上關節炎的正確定義是指與關節相關的一類疾病。我國關節疾病的患者人數極其龐大,有數據表示已經達到了上億人,而且這個數據每天都在增加中。那么關節炎說的都是什么關節疾病呢?臨床到底有什么區別?
這種關節炎多見于兒童及青年,癥狀大多是以急性發熱及關節腫痛起病。它主要侵犯大關節,如膝關節、踝關節、腕、肘、肩等關節。大多會使關節紅腫熱痛,呈游走性,一處關節炎癥消退,另處關節起病。但關節炎癥消退后不留永久性損害,X線關節攝片骨質無異常。
該病是慢性關節炎最常見的類型之一。與遺傳、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因素有關??砂l生在任何年齡,但40~60歲女性更多見。
美國風濕病學會1987年修訂的類風濕關節炎分類標準的診斷條件:
1.晨僵每天至少持續1小時,連續六周。
2.3個或3個以上的關節受累,持續六周及以上。
3.手關節(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有一處腫脹持續六周。
4.出現對稱性關節炎。
5.產生類風濕皮下結節。
6.拍片檢查有骨質疏。
在上面的七條中符合四條或以上才能符合類風濕診斷標準。
強直性脊柱炎在過去常常被認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一種,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強直性脊炎的特點有:患者大多是男性,發病年齡多在15-30歲。與遺傳基因的關系較大,在同一家族中有較高發病率。血清類風濕因子為陰性,類風濕結節少見。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及脊椎,四肢大關節也可發病,易導致關節骨性強直,椎間韌帶鈣化,脊柱呈竹節狀。如四肢關節發病,半數以上為非對稱性。屬良性自限性疾病。
痛風是嘌呤代謝異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導致的代謝性疾病,痛風早期易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但痛風更多是男性患病,好發部位在第一跖趾關節,也可侵犯踝、膝、肘、腕及手指等關節。發作時多急驟起病,數小時內出現紅、腫、熱、痛、疼痛劇烈時根本無法觸摸,臨床類似尿酸血癥,尿酸結晶沉積于關節附近或皮下,形成痛風結節。結節逐漸增大,致使局部畸形及骨質破壞。血清尿酸常在357μmol以上,關節腔穿刺或結節活檢,可見到針狀尿酸結晶。
銀屑病關節炎屬血清陰性關節炎,又稱牛皮癬性關節炎,伴有牛皮癬的皮膚表現。關節病變多發生在手指末端指間關節、母指指間關節及及足趾間關節,骶髂關節和脊柱也常受侵。
當皮膚病變發展到指甲時,指間關節炎相繼發生。早期的關節病變就可呈強直性變,后期累及骶髂關節及脊柱。無皮下結節,但血沉加快,有時血尿酸增高。脊柱中以頸椎較多見。
如創傷性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還有自身免疫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在發生、發展過程中也常常出現關節炎的表現。
但是大家不要被種類眾多的關節炎給嚇到了,只要我們平時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遠離誘發關節炎發病的環境因素,那么關節炎的發病率就會降低很多。如果發現自己身上某處關節有異樣,應該及時進行正規的檢查;若確診為某種關節炎,只要積極配合醫生及時進行治療,也不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