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也叫腦中風、腦血管意外,是中老年常見急癥,也是具有高患病率、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四高”疾病。
然而,腦卒中發病常常出人意料,病人倒了,家屬也懵了,全然不知眼下應該做什么。
那,今天小樂就來說說這事兒。
腦卒中、腦出血、腦梗塞
教你一次分清楚!
說起腦卒中(cù zhòng),和它相提并論最多的莫過于“腦梗塞”“腦梗死”“腦出血”“腦血栓”。
都是腦病,這幾位名字神似的,真是叫人分不清!可實際上,它們不難區分。
腦卒中是腦血管疾病的總稱,它包括2類,一類特征是缺血,另一類特征是出血。它們是一個媽生的親哥兒倆?
缺血性腦卒中,包括急性腦梗塞(也叫“腦梗死”)、腔隙性腦梗塞、短暫性的腦缺血、腦血栓等,這些大約占到了全部腦卒中的70%-80%。
缺血了,意味著某個血管堵了。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粥樣斑塊、“三高”,都是值得懷疑的元兇。
血管缺血哪怕只有幾分鐘,相應部位的腦組織就開始出現損壞,且壞死腦細胞不能再生。救治多延誤片刻,腦細胞死亡越多,患者偏癱的可能性越大。
此外,缺血性腦卒中有個特點,讓患者和家屬特別無奈——經常在安靜的時候發病,很少有劇烈的頭疼、嘔吐等信號提醒你,它來了!
這點和出血性腦卒中大相徑庭。
出血性腦卒中:包括高血壓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內動脈瘤或血管畸形的出血等等。
這就是大家無數次聽說的“腦出血”。
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原因,腦血管脆性增加,如同在腦血管中埋下定時炸彈,患者偶然的生氣激動、排便用勁都可能使血流沖擊力增加,誘發腦血管破裂出血。
總之,出血性腦卒中發病,不鬧出點動靜不是它的風格。
三個簡單動作
幫你識別腦卒中
腦卒中無論缺血還是失血,一旦意外發生,快速發現并及時治療能夠顯著增加患者的生存機會、降低致殘風險。
小樂教你3招迅速識別腦卒中,以備不時之需:
1
讓TA笑一笑
表情僵硬麻木,臉部不對稱了,嘴角、舌頭歪向一側,那就是了。
2
讓TA動一動
平舉雙臂10秒鐘,一側手臂突然墜下來;或者走幾步路,身體突然向一邊倒,總之手腳無力。
3
讓TA說說話
吐字含混不清、詞不達意,或者結巴了,甚至連聲音都發不出來。
其實,腦卒中的發生早有預兆,特別是靜悄悄發病的腦梗塞、腦缺血等,絕大多數患者發病前都曾出現過各類征兆,只是患者和家屬不以為然或者絲毫沒有察覺?
眼前發黑
突然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之后即可完全恢復,醫學上稱為“一過性黑朦”,是腦卒中最常見先兆之一。
頭暈頭痛
頭暈目眩和視物旋轉反復出現,幾秒鐘后即可恢復正常。
肢體麻木
排除頸椎腰椎疾病、糖尿病等,腦卒中之前的肢體麻木常常伴有頭暈目眩、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等。有“三高”、動脈硬化病史的患者要警惕。
原因不明突然摔倒
腦血管硬化缺血引起腦缺血,可導致運動神經失靈,身體平衡感變差,容易摔倒。
愛打哈欠
睡眠充足的情況下仍然哈欠連天,可能是腦血管硬化,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
急救先撥120
千萬不要亂喂藥!
時間就是大腦!發現腦卒中,要記得第一時間撥打120,這是最重要的事,沒有之一!!
但作為患者發病的目擊者,千萬不要傻等著救護車來,多懂一些現場急救知識,說不定就能為TA贏來更多生機!怎么做,學起來?
① 讓TA保持合適的體位
側躺,抬起下巴,頭稍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嘔吐物、口鼻分泌物進入氣管。
調整胳膊位置,使一只手掌心貼臉頰,另一只手放于面前,以防身體向前滾動。
屈起平放患者一條腿,防止身體向前滾動。
② 解開患者的衣領、圍巾,如果環境寒冷,最好給TA蓋上外衣或毯子保暖
③ 貼近患者口鼻或頸部,感受有無呼吸和脈搏,觀察胸廓是否隨呼吸起伏
神志清醒的患者,盡量多和TA交談,并告訴他救護車很快就到;如果沒有呼吸脈搏的跡象,應該馬上進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這樣做!
最后小樂還需要強調,家屬或路人發現腦卒中患者,醫生到來之前,急救做到這幾件事就可以了。
事發緊急,在不清楚病情時,千萬不要亂吃藥,阿司匹林、安宮牛黃丸,都別吃。
且不說出血缺血能否對癥,服用時嗆到氣管就是個棘手問題!
救人要緊,該做的都做了,接下來怎么用藥治療,還是交給專業醫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