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妃對于珠寶首飾特別喜愛,在宋代人的著作中就留下少數這樣的記載。據說,在宋代初年的時候,曾經建有“內藏庫”,里面存放著金銀器物、布匹綢緞、珠寶飾物和現錢,其中的作用和用途也是很明顯的。每年的時候,皇帝都要拿出一部分現錢和物品交給主管三司的官員,用作地方上的經費。根據《漁隱叢話》記載,有一次,官方獲得了一些·海外的珍珠。宋仁宗與后妃們一起在宮殿中欣賞這些美輪美奐的珍珠,張貴妃在仁宗旁邊,很想獲得這種珠寶飾物。于是,仁宗就當場賜給了她了一些珍珠,張貴妃非常喜歡。但是,其他的后妃也想要,宋仁宗只好派遣一些官員(市舶司)去購買,這樣可以滿足她們的需求,結果導致了珍珠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后來,宋仁宗邀請后妃們去內殿觀賞牡丹,張貴妃最后一個來了,“以所賜珍珠為首飾”,她花費了不少時間精心打扮,想要炫耀一下。但是,有趣的是,宋仁宗看到了張貴妃的珍珠飾物,不是很喜歡,用袖子擋著臉,“滿頭白紛紛,更沒些忌諱“。這時候,張貴妃面色羞愧,于是換了其它的飾物,這樣,宋仁宗才高興起來了,每位后妃都賞賜一朵牡丹花,戴在頭上。此后,宮廷再也沒有人佩戴珍珠了,這使得珍珠價格大幅度下降。按照傳統習俗和制度來說,不是辦理喪事,人們不會佩戴白色的物品,包括首飾和衣服,因此在仁宗看來,一點都不好看。
隨著張氏成為貴妃以后,她時常接受一些大臣贈送的貴重禮物,如瓷器和錦緞。根據宋代的邵伯溫記載,有一次,宋仁宗到張貴妃的房間里,看到了定州生產的紅色瓷器,感到很奇怪,就問是哪里來的。張貴妃就只好說是王拱辰送給她的。結果,趙禎非常憤怒的拿起一把斧子,把這件精美的瓷器打碎了。在宋代的時候,人們都很喜歡過上元節(元宵節),因為可以歡宴三天,還能夠不停歇的觀賞那些精美秀雅的花燈,確實是難得的佳節。有一年的上元節,張貴妃穿著裝飾燈籠花紋的錦制作的衣服,非常漂亮。據說,這件燈籠錦是文彥博的夫人所贈送的,很多人以為是文彥博派人送給張貴妃的,導致了很多人議論紛紛。宋仁宗趙禎對待張貴妃也與其他的嬪妃不一樣,自然是經常在一起。有一次,宋仁宗去張貴妃的寢宮那里飲酒,一直喝到了凌晨酒將盡了的時候,那一夜他特別高興,飲用了很多酒。于是,他派人找曹皇后要一些酒,但是她委婉拒絕了。后來,曹皇后對她的侍女說,如果給了,會使得皇帝怪她。
在慶歷八年的時候(1048年),張美人被進升為貴妃,因為護駕的功勞,被提拔到這樣的位置。在之前,宋仁宗還想在八月十五日那一天張設花燈,但是當時的形勢比較復雜,就沒有懸掛花燈。后來,曹皇后用計策和才智平息了這次事件,也保護了宋仁宗的安全。不管如何,宋仁宗還是堅決要冊封張美人為皇后。就在冊封的前夕,宋祁那一天值班,他把冊封貴妃的詔書,直接用官告的印璽加蓋印,然后封好,就叫人交給皇帝。結果,張美人一看沒有中書省加蓋的三省印璽,非常生氣,當場就把詔書扔在地上。可想而知,宋祁就受到了降級處分,到許州擔任知州去了。根據宋敏求的記載,冊封后妃,使用十七張綃金云龍羅紙、紅絲網格和珠寶裝飾的軸,非常精美,如同一件藝術品一樣。在這年的十二月丁卯這一天,張美人被冊封為貴妃,群臣參與宴席,都表示祝賀。盡管,張氏成為貴妃,僅僅才五年就病逝了,但地位與曹皇后相差無幾。張貴妃喜歡戴一種非常高的冠子,甚至可以垂到肩膀上了,這種時尚的飾品得到了很多女子的熱捧。在皇佑二年(1050年),仁宗以前的嬪妃,美人尚氏病逝,追封為充儀。尚美人是仁宗年輕的時候所喜歡的一個嬪妃,后來被送到了道觀。據說,后來尚美人被送回到宮中了,但是沒有具體時間的記載。張貴妃在皇佑期間可能染上了一種疾病,也許是疹子,但在史料中沒有記載。在至和元年(1054年),年僅31歲的張貴妃病逝。據說,宋仁宗非常悲痛,張貴妃就停放在皇儀殿中,結果引起了很多大臣的議論。沒多久,趙禎決定追冊她為皇后,謚號為“溫成”。在讀溫成皇后謚冊上,樞密副使孫沔拒絕讀冊,理由是以前的皇后制度,只是兩制的官員(翰林學士和中書舍人)宣讀,現今還要兩府(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大臣來讀冊不合理。后來,還是宰相陳執中拿過冊來宣讀,才得到了解決。除此以外,宋仁宗還要為張貴妃建立廟來祭祀,還為前朝的皇后設置祭祀日期。在整個一個月的時間,仁宗下令全國哀悼溫成皇后,禮儀非常隆盛,可以說是以前的時代從未有過的事情。據說,追贈嬪妃為皇后的制度可以追溯到唐代宗時期,他曾經追冊貴妃獨孤氏為皇后。張貴妃還有兩個妹妹,嫁給了其他的人。張貴妃去世以后,兩個妹夫都進封了官職。據說,貴妃臨終前,曾經希望仁宗能夠安葬她的祖父和父親,很可能是改葬。后來,仁宗還是實現了她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