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可能沒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動力。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物欲更具誘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隨心所欲,就必然會帶來痛苦和不幸。
一個人自由不自由,不在于隨心所欲,而在于能時時順心盡意。哲人說:“人的自由并不僅僅在于做他愿意做的事,而在于永遠做他不愿做的事。”這句話旨在提醒人們,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有規則的。有了行為的不自由,才能獲得精神上的真正自由。而精神自由的人,大多能慎物節緣,自甘平淡,保持一種寧靜超然的心境。做起事來才會不慌不忙,不燥不亂,井然有序。
面對外界的各種變化自然也就不驚不懼,不慍不怒,不暴不惱。而在物質的利誘面前也心不動手不癢。沒有小肚雞腸帶來的煩惱,沒有功名利祿的拖累。活得輕松,過得自在。白天知足常樂,夜里睡覺安寧,走路感覺踏實,驀然回首時也沒有遺憾。心靈常處于一種穩定、平衡、有規律的正常狀態。這才是心靈的最大舒展。
一個人能有一顆淡泊的心,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世俗所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是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這需要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名利、地位等身外之物要有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態度,有了這種心態,你才會徹悟人生的真諦,進入寧靜致遠的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