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通病診斷書
病因:輕信心臟健康飲食“謠言”。
導致:病情不穩;病情加重;有損健康等。
建議:不懂可以問醫生,問管家,不要輕信沒有科學依據的心臟健康飲食“謠言”或民間“偏方”!
分析總結:傳的人多了,說的人多了,就算它是假的,你也會相信!今天管家“打假”!細數那些我們深信不疑的心臟健康飲食“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康·復·管·家
權威良心的康復內容;專業科學的康復建議
檸檬汁+姜汁+蒜頭汁+蘋果醋=打通血管絕密配方?
這個神奇的配方曾經在微信圈瘋狂轉發,有不少朋友咨詢我是否真的有效。
可以肯定的說打通血管是沒有效的,別指望什么特效偏方能產生奇效。
管家建議:
這種混合東東,且不說對心臟有無好處,長期喝胃肯定也會受不了!所以,拒絕!
混合東東
魚油預防心臟病?
絕大多數研究證實,魚油雖能降低甘油三酯,但它真不能預防心臟病。
英國血脂管理指南認為, 魚油的主要成分(歐米伽3脂肪酸)并不能預防冠心病和腦卒中,反而會有胃腸道不良反應。不建議服用魚油或含有魚油的復合制劑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管家建議:
每周吃2次魚可以預防心臟病和腦卒中,最好選擇富含魚油的三文魚、金槍魚和沙丁魚等重金屬含量低的深海魚,少數淡水魚如鱸魚也富含魚油,不要食用羅非魚和鯰魚等富含不健康脂肪酸的魚。
每天一杯紅酒預防心臟???
法國人喜歡喝紅酒,法國人心血管病發病率比其他歐美國家低,有人把這歸結為喝紅酒的好處。 君不見法國人是地中海飲食為主,與紅酒關系不密切,也不建議 從不飲酒的人喝紅葡萄酒 來預防心臟病。
紅酒和其他酒一樣,即使適量飲對心臟也沒有好處。最近研究顯示,喝酒會增加房顫的發病風險。每天喝355ml啤酒(相當一瓶灌裝天涯)或150ml葡萄酒或是45ml 40度烈酒,發生房顫的風險增加8%,而房顫會引起腦中風,所以即使少量飲酒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是無益的。
管家建議:
越少越好!不喝最好!疾病面前無煙酒!尤其是女性朋友,飲酒會增加乳腺癌風險,與喝多少、喝多長時間沒有關系。喝葡萄酒?哪有吃葡萄來的實在~
喝果汁與吃水果一樣?
有人不喜歡吃水果,就喝果汁,甚至還加糖!果汁丟棄了纖維素,糖分喝進去吸收快,增加胰腺負擔,時間一長就容易引起糖尿病。只喝果汁不吃水果,脂肪吸收增加,增加冠心病風險。
在加工果汁的時候,由于加熱,會導致一部分營養素流失。
管家建議:
水果還是整個吃最健康!英國研究顯示,蘋果預防心臟病的效果與他汀相仿~但是,朋友們,千萬不要用蘋果代替他汀藥物治療?。?/p>
營養都在湯里?
有許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認為做菜時的湯最有營養,精華都在里面。
所以好多人吃完菜把菜湯沖上水喝了,或者用饅頭蘸著菜湯吃掉,其實這種做法非常不科學,湯里面油鹽含量都很高,長期喝湯的人很容易患上高血壓和高脂血癥,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管家建議:
吃完菜把菜湯倒掉,可以減少1/3的鹽攝入量。平常盡量少喝菜湯、方便面湯,煲湯要清淡最好使用控鹽勺計算鹽量。
得了心臟病就應該吃素?
得過冠心病放過支架的人總是糾結于該不該再吃肉,還是干脆完全吃素。
研究表明,完全吃素反而由于營養不均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素食雖可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但易致歐米伽3脂肪酸和部分B族維生素等營養素缺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對心血管危害最大的是膽固醇,主要從紅肉中的飽和脂肪轉化而來。而雞鴨禽肉、魚、海鮮等白肉飽和脂肪含量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紅肉非常好的替代品。
管家建議:
每周吃點含飽和脂肪少得瘦紅肉,適量增加運動對健康影響甚微。健康人應注重飲食均衡,不必過分追求素食;而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在健康飲食結構基礎上,以白肉替代紅肉。
堅果 油太大 不健康?
有許多心血管患者覺得堅果是高能量高脂肪食品,認為其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研究發現,適量的堅果攝入,對于控制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是很有益處的。堅果富含n-3不飽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維生素E、植物纖維和左旋精氨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但堅果雖有益,但熱量仍然很高,應適量。
每天早餐時,1小把 不加糖鹽 不油炸 的原味堅果是最好的,也可放在下午茶時。
管家建議:
畢竟堅果熱量比較高,不可貪多。拌涼菜時加點堅果或炒菜時堅果代替紅肉也是很好的選擇。比如腰果西芹!
綜上所述,
有哪幾個是你曾經聽說過的?
你又入坑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