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格咨詢按:這些年,國內諸多企業在由傳統的職能式組織結構向矩陣化組織結構轉型。羅蘭格咨詢發現大家對矩陣化組織運作存在種種不理解和誤區。在羅蘭格咨詢協助企業轉型,進行IPD咨詢工作時,發現大家經常有如下疑問,統一整理如下,以幫助中國企業順利進行組織的升級。
問題一:傳統的職能式組織架構有什么缺點?公司為什么要進行矩陣運作?
羅蘭格IPD咨詢專家答:傳統式職能式組織結構的好處是管理簡單,每個人聽命于自己的上級。如果競爭不激烈,市場變化不快,無需進行新產品的開發,是不需要進行矩陣式運作。但是一旦,競爭加劇,市場變化較快。中心化的職能式組織結構就很容易被打敗。因為它天然無法克服這兩個缺點:
1.串行:開發周期長,易產生牛鞭(信息衰減)效應;2、部門墻嚴重,跨部門溝通困難:職責頻繁轉移、信息層層衰減,易滋生本位主義和厚厚的部門墻,職能式組織又被稱為傳統官僚式組織,往往規模越大,“中心節點”越強,離客戶越遠。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勝出的話,不管愿不愿意,必須采用去中心化的矩陣式運作結構,否則面臨在競爭中被邊緣化的命運。
問題二:矩陣化運作兩個老板,會不會降低效率?
羅蘭格IPD咨詢專家答:如果矩陣化運作會降低效率的話,那么我們能知道的知名企業如華為、GOOGLE,蘋果、三星、騰訊、匯川就不會采用矩陣化運作了。矩陣化運作既關注于客戶業務,又能在專業上積累和共用,是效率最大化的一種排兵布陣方式。
問題三:矩陣化運作的情況下,產品經理和部門經理的分工是什么?
羅蘭格IPD咨詢專家答:產品經理領導產品開發團隊,為產品的市場成功和財務成功負責;具體來說:
1. 市場洞察 需求定義,確保市場份額,取得市場成功和財務成功。
2. 領導跨部門團隊,指導團隊成員完成項目里工作 ,解決沖突,并對成員在項目里的工作進行績效評價和溝通。
3. 進行全流程的協調,構建跨部門的和諧核心團隊。
部門經理的工作:1.支持PDT工作,完成對項目的進度、質量、成本的承諾,提供技術方面的專業技能和建議,協調跨項目的技術合作。
2.對人員的招聘、培養,績效評價和溝通,激勵3.建立優秀的部門 (定義職能部門的工具、方法以及標準)4.領導職能部門項目TDT,CBB
問題四:矩陣化下人員培養到底是誰負責?
羅蘭格IPD咨詢專家答:成熟的矩陣化運作人員培養第一責任人:是職能部門經理,第二責任人是產品經理,因為人員培養很難做到脫產培養,必須在戰爭中進行學習,也就是在項目中進行歷練。
問題五:矩陣化兩個老板,到底聽誰的?
羅蘭格IPD咨詢專家答:實際上在咨詢中經常有企業學員問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為什么有的企業不能很好的進行矩陣化運作的原因。
其實,這是將過去非矩陣管理的習慣想當然地套用到了矩陣管理上。
發號施令指揮下屬,是典型的職能式組織管理的特點,員工沒有多少自主權,做什么都要聽老板的。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操縱與控制”(或稱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效果越來越差。更多人的表現取決于他內心對目標的認同感、使命感以及激情和信念,這些用“胡蘿卜加大棒”的管理模式是無法實現的。
因此在現代企業中人和人的關系已經從絕對的指揮服從關系,變成了協商合作關系。因此,基層員工通常不需要上級過多地管理,他們自己應該是自己的第一級管理者,這個原則很重要。如果員工其實不太需要上級管理,就不存在兩個老板聽誰的問題了。
這不是文字游戲的,這涉及到職業化。實際上在咨詢實踐中沿海城市的矩陣化轉變的更快、運作的更好,而內陸轉變的相對慢一些,因為雙方管理者和員工對“管理”的理解不一樣。
實際上在知識時代,由于上級扮演的只是導師、協調人以及資源池的作用,因此,一旦大家把任務分配完,就應該自己去完成了,只有下屬遇到矛盾和問題時,才需要上級協調和支持。在華為矩陣化運作就是這樣。
在工作中,如果和具體產品項目有關的事宜,自然是找這方面的老板來解決。如果是涉及到專業技術,就由專業經理來解決。項目經理,不會每天下達命令,或者朝令夕改。而專業經理,也不會十天半個月就把員工調個崗,因此并不存在不知道該聽誰的命令的問題。
總之,矩陣化運作下,管理者必須明白:越是去中心化的組織,就越需要承擔起真正責任,成為真正的領導者、管理者和決策者,而不只是執行上級命令的“雇員”。如果說以前管理,例如制定戰略、管理創新、領導團隊等等是“高層管理者”的責任,在矩陣化中就是產品經理和部門經理的責任。
工程師必須明白:傳統的金字塔形的組織中,雇員們是“輕松”的,他們只要聽命于“上司”就可以了。而今天的矩陣式或者網絡化組織,員工不但要自行負責,而且要“管理上司”,上級不再是下級的指揮者,而成為了下級必須去調動和管理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