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是比較復雜的,不管是從公司本身來說還是從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等都需要資質。特別是營改增之后,建安行業營改增規定新項目增值稅就由3%變成了9%。這個還只是針對增值稅問題,更不要說其他的稅種。再加上建筑行業本身勞務這一塊支出非常大,就存在進項缺少的問題,很多工程采購在購買原材料這一塊也不帶有進項票,這個都是行業熟知了。
這個時候企業在面對納稅這一塊,為了降低稅負,都會想辦法避稅,找票買票等,很多都分不清楚合理合法節稅和逃稅的區別,就很容易走上誤區,觸犯法律底線。《稅安》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國家認可的合理節稅的方法。
一、在稅收園區成立新公司、分公司、子公司等有限公司或者遷移公司
在園區成立關于建材貿易,176勞務等新公司,2368享受返稅獎勵政策。9812不需要企業實體入駐(注冊式),享受增值稅地方留存50%,企業所得稅40%,獎勵30%-70%的一個區間比例。
比如企業增值稅納稅100萬,那么100萬*50%*70%(獎勵比例)=35萬,企業所得稅納稅100萬,那么100萬*40%*70%(獎勵比例)=28萬。所以可共節稅35萬+28萬=63萬。200萬的稅就能節約63萬,納稅大戶了,可一事一議。
二、成立個人獨資企業
也可以在園區注冊一家個人獨資企業,享受定額征收政策,所得稅核定0.5%-2.1%%,按行業利潤率10%核定,五級累進制計算,綜合稅率3%,極大程度上解決企業無進項票的困難,同樣也無需企業實體入駐,只需企業在園區注冊即可享受優惠政策。
例如:某企業缺進項票500萬,用個人獨資以業務分流的方式解決,所需繳納的稅費為:
增值稅:500/1.01*1%=4.95
附加稅:4.95*6%=0.3
個稅:500*10%*35%-6.55=10.95
共納稅4.95+0.3+10.95=16.2,也就是說16.2萬解決了125萬的企業所得稅。完稅后不需要再繳納分紅稅,法人可自由支配。
總部經濟招商稅收洼地,經濟開發區為企業免費提供注冊地址,全程一站式服務,更多詳情可關注《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