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校園暴力事件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打開網絡,每天都可以看到有關校園暴力的新聞、視頻。由于校園暴力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受害人往往受到對方的威脅或是怕父母責罵而不敢向老師、家長和有關部門報告,往往是在造成了一定的后果后,學校、家長才會得知,才會進行處理。校園暴力的危害是很大的,可比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孩子,他性格很活潑,但是,最近他仿佛變了個人。每當放學的時候,他總是不愿意走出校門。每次去上學,也不愿意離開家門。
有一天,他回到家就匆忙的把衣服脫掉,偷偷的拿進洗手間去洗。媽媽正好看見,展開衣服,深深的印著幾個腳印。媽媽呵斥道:“你這又和誰打架了?為什么總是這樣的不聽話?”孩子正準備開口解釋,這時爸爸干完活回來了,順手就是一巴掌責罵孩子,整天就知道打架,爛泥扶不上墻。孩子默默地閉上了嘴巴,沉默寡言。
上課鈴響了,孩子剛準備拿出書本。包里黏黏的,打開一看,里面全是粥,這不是第一次被捉弄,因為長期被爸媽吼罵,他變得懦弱怕事,他默默地合上書包,沒說一句話。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會幫他。
想一想,真正毀掉這個孩子的,是他面對的校園暴力嗎?并不是,真正毀掉這個孩子的,是來自父母差態度和壞脾氣,父母對孩子的不耐煩,暴力溝通,主觀臆斷,導致孩子拒絕溝通,讓情況愈發嚴重。
生活中,職場上也是這樣,當你不了解事情的真正原因時,不要輕易妄下結論,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輕易判斷和冷漠態度,會造成怎樣無法挽救的后果。希望這個故事能給長期對孩子吼叫的父母,希望能思索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