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將有22條高鐵線建設使用,目前已開通8條、建設7條、待建7條
山東省作為我國第三大經濟強省,但是近年來因為保護環境問題關閉大量的工廠導致其經濟下滑,但是其經濟較好,目前的山東又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今天咱們一起聊一下山東省將擁有的22條高鐵線路。
山東省轄區內規劃將要擁有22條高鐵線路,從2008年第一條國家主干線京滬高鐵開通開始,山東省的高鐵線路便雨露春筍般的出現,截止目前為止已經開通了8條高鐵線路,這8條高鐵線路中有京滬高這樣的國家主干線高鐵、也有石濟高鐵和日蘭高鐵日臨曲段以及青連鐵路這樣的跨省主要通道,也有省內重要干線濟青高鐵、膠濟鐵路、青榮城際、濰榮高濰萊段等;
另外還有濟萊高鐵、萊榮高鐵、濰坊煙臺高鐵、黃臺聯絡線客運、曲阜到菏澤高鐵和鄭濟高鐵山東段以及菏澤到蘭考山東段7條高鐵線路正在建設中;可以說這15條高鐵構成了山東省內的高鐵網,使得省內大部分區域都可以便利地乘坐高鐵,但是對于山東來說這些高鐵線路還遠遠不夠,目前還有雄商高鐵山東段、天津濰坊高鐵山東段、濰新高鐵山東段、濟濱高鐵、德商高鐵山東段和青島到京滬連接線以及濟棗高鐵這7條高鐵都已經審批完畢,待資金到位就可以開工建設,屆時山東的高鐵網基本全部形成,整個省只有小部分縣城沒有高鐵站。
山東省的的目標不僅僅是市市通高鐵這么簡單,而是奔著縣縣通高鐵的方向區努力,這個和隔壁的安徽省以及江蘇省都是同一個目標,安徽的目標是全省內只有一個靈璧縣需要30分鐘才能到達高鐵站,其余的在一刻鐘都將能到達高鐵站,同樣的江蘇只有揚中市和蘇北的盱眙縣二個縣級單位沒有高鐵站規劃,其余所有的縣級單位都將有高鐵站開通,而山東有臨朐縣肥城市、高唐縣和博興縣以及高唐縣幾個縣級單位明確沒有高鐵規劃(其余有規劃但是不一定成功,可以看前面的文章)從下圖可以看出山東省的高鐵大致方向,注意詳細的路線要看國家發布的,下圖僅僅表示大致方向,不代表實際為位置。(綠色是已通的高鐵線路,紅色是表示在建的高鐵線路,紫色是規劃高鐵的線路)
數據居士觀點:山東的發展大家有目共睹,就拿高鐵來說,相對于湖北來說山東的高鐵起步還是比較晚的,但是現在山東已經是反應過來了,在十三五期間有7條高鐵線同時開建,而且山東還在加強自身的交通建設,而高鐵則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基礎設施,對于膠州半島來說便利的高鐵可以為其帶來更多的勞動力來發展山東,同時山東也方便省內的一些企業品牌能夠走出山東,打造成全國的知名品牌,擴大江蘇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比如海爾和創維這兩個大品牌,對于其余地級市來說,便利的交通讓山東地區人民出行方便
同時便利的交通能夠讓更多的企業家更好地了解山東投資山東地區,京東方在青島投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市場的地區不缺企業區投資,最后希望山東和江蘇以及廣東能夠一起帶動全國其他省份發展。
●總投資超3000億:山東13條重點鐵路+3條地鐵開工倒計時
這條鐵路可是萬眾期待,2022年1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標志著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含濟濱高鐵)項目正式立項,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位于天津市、河北省和山東省境內,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確定的快捷連通黃河流域和京津冀地區的大通道,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京滬和沿海高鐵通道的共同組成部分,與在建的濰煙高鐵構成環渤海南岸高鐵通道。根據批復的可研報告,線路自京津城際延伸線濱海站引出,向南經天津市濱海新區、河北滄州市和山東省濱州市(銜接濟南至濱州鐵路)、東營市至濰坊市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全長348.9公里。總投資約788億。建設等級為高速鐵路,雙線,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全線設濱海、濱海東、濱海南、黃驊北、海興西、無棣、濱州、東營南、壽光東、濰坊北10座車站。
其中,東營南高鐵站新建高架站房4萬平方米,站房概念設計方案已穩定并推薦上報國鐵集團,新建4線動車存車場。濟南至濱州高鐵是津濰高鐵與濟南聯絡線,線路自濟南東站引出,經遙墻機場、濟陽區、商河縣(銜接山東省規劃的德商高鐵)、惠民縣后接入津濰高鐵濱州站,全長150.7公里,通過聯通在建的鄭濟高鐵形成魯西南、鄭濟高鐵沿線與環渤海地區新的快速通道。設計速度,濟南東至濟陽段200公里/小時,濟陽至濱州段350公里/小時。
項目最新動態:
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關于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區至商丘高速鐵路雄安新區至商丘段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稱該項目符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以發改基礎〔2020〕1740號文件批復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意項目建設。
該項目位于河北省、山東省和河南省境內,包括正線及相關工程。正線起自雄安站(不含),經河北省雄安新區、滄州市、衡水市、邢臺市,山東省聊城市、濟寧市、菏澤市,河南省濮陽市、商丘市,接入商丘站(不含),線路全長552.8公里。總投資約827億。
相關工程主要包括雄安樞紐、衡水樞紐、聊城樞紐、菏澤樞紐、商丘樞紐和其他既有線改造工程等。全線設15個車站,其中,利用既有2座、新建9座、改建4座。設牽引變電所12座,其中新建9座、利用3座。正線按照高速鐵路標準建設,為雙線電氣化客運專線,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說起濟濱高鐵,從2016年濟南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濟南至濱州城際鐵路項目可行性研究招標公告》至今,已經好幾年過去了。幾度春秋之后,到了2022年,有沒有新的進展呢?就在2022年1月份,國家發布的了《關于新建天津至濰坊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內容提到了同步建設津濰高速鐵路至濟南聯絡線。這個濟南聯絡線,其實就是我們商河人期盼已久的濟濱高鐵。
除此之外,2022年1月12日,在濟南召開的全省交通項目建設動員視頻會議中,還涉及到今年開工建設的高鐵項目中,就包括了濟濱高鐵等三個項目。2022年已經開始了,千盼萬盼,終于距離濟濱高鐵的建設越來越近。
項目最新動態:工程總投資約355.59億元,計劃工期4年。項目資用地預審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預計2022年下半年可以動工建設。當然了,畢竟鐵路規劃這個東西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這么大的項目,從規劃、到立項、到社穩評價、到設計審查等等環節均需要不斷的協調、論證,所以大家也不用太著急。
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由省屬企業山東大萊龍鐵路有限公司作為項目主體負責實施,大萊龍鐵路全長176公里,該線擴能改造工程西起德大鐵路終點,東至龍口西站。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后,將全部換成無縫鋼軌,同時增加了客運站,全線設有寒亭、昌邑北、萊州、招遠、龍口西五個客運站,成為貨、客運兩用的鐵路。
據了解,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施工正在推進中,目前存在土地批復等因素的制約,土地組卷手續已通過省自然資源廳審核,并于2021年11月上報國土資源部待批復。2022年3月,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級干部胡斌帶隊調研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并召開專題會,調度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研究協調影響工程建設的有關問題并制定解決措施。
2022年,董家口至沂水鐵路建設將啟動前期工作,線路自青鹽鐵路董家口站引出,向西接入瓦日鐵路,正線長99.11公里(青島段長19.65公里)。該項目對加強董家口港的集疏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有效解決董家口港距離干線鐵路距離較遠的劣勢,提高青島港對腹地經濟的輻射,提高青島港的綜合競爭力。
項目總投資:約604億元
項目里程:約399km
設計時速:350km/h
線路走向:線路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途經濰坊市轄安丘市、諸城市,日照市轄五蓮縣、莒縣,臨沂市轄沂水縣、沂南縣,引入日蘭高鐵臨沂北站,向南經臨沂市轄蘭陵縣、郯城縣,徐州市轄新沂市,跨新沂河后進入宿遷市境內,終點接入徐宿鹽淮鐵路預留的洋河北站,其中濰坊至新沂段線路長度336.853km、新沂至宿遷段線路長度62.175km。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報批手續辦理工作。
線路起自德州東站,至商河縣商河南站與新建的濟南至濱州鐵路連接,全長81.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程共設4座車站,分別為德州東、陵城、臨邑、商河南,其中德州東和陵城站為改建,臨邑、商河南為新建,商河南站為德商高鐵和濟濱城際共用站。
項目最新動態:目前項目建設資金已經落實,用地預審也通過了自然資源部的審查,應該很快就可以開工建設了。
以下是濟南至濟寧、濟寧至徐州高鐵具體規劃大致初圖。由濟南西站經長清區、平陰縣進入泰安市境內肥城縣、東平縣,汶上縣進入濟寧北站,然后拐向微山湖西,經金鄉、魚臺、沛縣進入徐州市高鐵網絡。
項目處于前期規劃階段。
臨沂至連云港城際高速鐵路,北接濟萊臨高鐵(規劃中),南連青鹽鐵路、連鎮高鐵、徐連高鐵,對完善我市鐵路路網結構,打造臨沂“米”字型高鐵樞紐中心城市,加快以臨沂為龍頭的魯南經濟帶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項目最新動態:經過前期的積極工作,臨沂市和連云港市都已將臨連高鐵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臨沂市臨沂北站已預留臨連高鐵接入條件。江蘇已明確要求連云港站預留連云港至臨沂城際線路線位,在建連云港站徐連場北預留沿海客專高速車場,車站規模能夠滿足臨連城際鐵路引入要求。同時,中鐵五院已開展臨沂至連云港城際高速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規劃研究了臨沭設站方案,目前項目預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完成。
徐棗臨城際高鐵西連京滬線、隴海線,東接京滬高鐵二線,沿線人口密集、物產資源豐富,建成運營后,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市鐵路路網結構,提高鐵路樞紐中心城市地位,對促進魯南經濟圈、淮海經濟區等區域一體化發展有重要意義。
計劃開展臨沂至棗莊至徐州城際鐵路前期規劃研究工作,根據目前規劃設計方案,徐棗臨城際高鐵將在普鐵蘭陵站并站,向北并行接入臨沂北站,在臨沂北站實現與魯南高鐵、京滬高鐵二線的互聯互通。
項目總投資:約218億元
項目里程:約109km
設計時速:約350km/h
線路走向:項目起自青島市西海岸經濟新區既有青鹽鐵路洋河口站,經青島西、諸城南至新建濰坊至宿遷鐵路五蓮北站。
項目意義:項目建成后,青島新區將近距離接入國家高鐵“主干道”,青島都市圈將與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圈無縫連接,極大提升青島西站陸、海、空互聯互通綜合交通樞紐優勢,青島新區也將直接聯通京津冀、長三角兩大經濟圈,為青島新區搶抓高鐵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
濟棗高鐵全長265公里,總投資近600億。其中新建正線260公里,利用機油工程5公里,時速達到了每小時350千米,沿線設有10個站點,他們分別是濟南東站,港溝站,濟南南山站,泰安東站,寧陽東站,曲阜東站,鄒城東站,杭州東站棗莊南站以及臺兒莊站,共計10個站點,這條線路位于山東省中南部,線路從濟南經過泰安,曲阜,鄒城,滕州,棗莊市中區至臺兒莊。
2022年2月28日,山東省省發改委再次傳來好消息:濟南至棗莊鐵路,我委已于2020年12月完成項目核準程序。目前,我省相關部門正在對濟南至棗莊鐵路項目建設方案進行深化研究。具體研究方案征得國家有關方面同意后將加快推進相關工作。
項目最新動態:濟南軌道交通4號線已于今年3月開始施工。2022年,濟南地鐵4號線工程計劃全部站點進場施工,實現5座車站封頂,10臺盾構下井。
濟南地鐵6號線起自位里莊站,終于梁王東站。線路全長39.1公里,車站32座,均為地下線路。車輛采用6輛編組A型車,設計最高速度為80公里/小時。估算投資約317.84億元,項目建設工期為7年。
項目最新動態:將實現全線所有站點全部進場施工,9處區間進入盾構主體掘進施工。
青島地鐵15號線一期工程起于下王埠站,終于四方廠站,線路正線長約31.5公里,出入段線1.6公里。設車站17座,采用全地下敷設。
項目最新動態:已經中標,馬上就開工了。中標單位:中建股份牽頭中建青島投資建設與中建三局、中建二局中建港航局等單位組成聯合體 中標青島市地鐵15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2標,中標額30.3億元。
2022年3月9日,日照市政府印發《日照市2022年交通運輸建設計劃》,對全市重點交通運輸項目進行了總體規劃部署:
1、日照嵐山疏港鐵路工程(續建)。線路全長31.57公里,投資24.52億元。建設期限2020年至2022年12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7.77億元。
2、日照站客運設施改造工程(續建)。投資19.21億元。建設期限2021年12月至2024年12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6億元。
3、坪嵐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續建)。全長約32.97公里,投資20.5億元。建設期限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8億元。
4、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專用鐵路工程(續建)。正線全長2.777公里,投資3.45億元。建設期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1.65億元。
5、日照西綜合客運站改造提升工程(新開工)。投資0.38億元。建設期限2022年2月至2022年4月。
6、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至宿遷鐵路工程(新開工)。日照境內約47公里,設五蓮北站、莒縣北站,投資約85億元。建設期限2022年11月至2025年11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
7、青島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工程(新開工)。日照境內約15.34公里,投資約25.6億元。建設期限2022年10月至2025年10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億元。
8、日照港嵐山港區南區鐵路專用線工程(新開工)。鋪軌里程約27.8公里及配套設施,投資8.5億元。建設期限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0.8億元。
9、日照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鐵路工程(前期)。全長約55公里,投資約77億元。2022年開展前期規劃論證工作。
10、京滬高鐵輔助通道五蓮北站配套設施項目(前期)。占地面積約130畝,建設公交客運換乘中心,包括游客集散中心、特色農產品及旅游產品展示大廳等設施;配套建設公交及社會車輛停車位、加油站等,配套建設站前大道、四川路、迎賓路等。投資約6億元,2022年開展前期規劃論證。
11、京滬高鐵輔助通道莒縣北站公交換乘樞紐項目(前期)。占地面積約150畝,建設集換乘、旅游、充電、停車等功能為一體的旅客運輸集散中心。規劃建設站前廣場東主干道、南主干道,構建“三縱四橫”快速路網。投資約3.54億元,2022年開展前期規劃論證。
12、日照地區鐵路貨運南遷工程(前期)。隨著日照港石臼港區“東煤南移”“北集南散”規劃調整,逐步實現貨運“南進南出”。投資約20億元,2022年開展前期規劃論證。
13、日照港石臼港區南區煤炭進港鐵路工程(二期)(前期)。鋪軌總里程約41.7公里及配套設施,投資6.5億元,2022年開展前期規劃論證。
山東省13條鐵路的最新項目情況,包括5條在建高鐵(含聯絡線),其中2條計劃年內建成,另外3條基本就是在2024年(含)之前開通。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計劃今年(爭取)新開工的鐵路以及還在規劃中的鐵路項目。
濟濱高鐵:濟南至濱州鐵路標準為高速鐵路,與津濰高鐵共同推進,項目可研報告已同步獲批,設計速度350km/h,其中濟南東至濟陽段為200km/h。
山東省高速鐵路網“1、2、3小時”交通圈時效示意圖
它是山東省2022年計劃實施類重大項目,目前項目環評報告已通過專家審查,另外濟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和跨京滬高速矮塔斜拉橋兩處重點橋梁施工圖也進行了專家評審,其中濟陽黃河公鐵兩用特大橋是濟濱高鐵的計劃先期開工段。目前全線的初步設計還未批復,有望下半年開工。
津濰高鐵:天津至濰坊高鐵也是今年山東計劃開工的重點鐵路項目,目前計劃先期開工的控制性工程——東營黃河公鐵大橋相繼又獲批了洪評和水文報告,初步設計也通過了審查。目前全線還只獲批了可研,初步設計暫未批復。
濰煙高鐵
濰煙高鐵:目前濰坊至煙臺的高速鐵路全線最大跨度連續梁已合龍,招遠段首架方向架梁通道貫通、工程基礎部分已經全部完工,南王莊平暢河特大橋現澆連續梁混凝土澆筑也已完成,全線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濟萊高鐵:濟南至萊蕪高速鐵路全線24座隧道已實現全部貫通,大崮山隧道鋪軌施工也已開始,全線箱梁預制任務也已完成,預計月底前全部貫通。目前線下工程大部分已完成,計劃今年開通。
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高鐵在山東省境內主要經過聊城市、濟寧市、菏澤市,目前項目的可研報告已經獲批,但初步設計還沒有批復,不過初步設計前置要件中的環評、洪評都已獲批。這條計劃新開工的重點高鐵項目,有望在下半年正式開建。
黃東聯絡線:它是濟南鐵路樞紐內濟南站與濟南東站兩大主要客運站的客運連接線,也是計劃年內建成通車,目前線下工程大部分已完成。
濰宿高鐵(含青島聯絡線)
濰宿高鐵(含青島聯絡線):即京滬高鐵輔助通道濰坊至宿遷段及青島至該鐵路的聯絡線,它是山東省今年的預備項目,不過從下面的地級城市日照市的安排來看,是計劃今年11月開工(聯絡線是計劃10月開工)。目前還在可研和初步設計批復相關前置要件的編制和審批階段,正推進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等可研批復前置要件辦理,計劃5月份初步設計審查。
萊榮高鐵:該線路起自萊西北站,終至青榮城際榮成站。目前,線下施工已全面轉入線上施工階段,13座隧道中4座已貫通,無砟軌道已全面開工,“四電”工程也已正式開工。全線預計2022年底基本完成并開始鋪軌。
濟鄭高鐵:濟南至鄭州高鐵的山東段西起魯豫省界,經聊城市莘縣、東昌府區、茌平縣及德州市齊河縣和濟南市。目前全線架梁通道已打通,跨京濟聯絡線特大橋首次鋼結構梁體跨越成功,全線預計今年10月開始鋪軌,計劃2023年底開通。
濟棗高鐵:濟南至棗莊鐵路項目還在對方案進行深化研究,仍沒有具體的開工時間表。
濟棗高鐵
董家口至沂水鐵路:線路自青鹽鐵路董家口站引出,向西接入瓦日鐵路,是山東省今年的預備鐵路項目,目前已開展前期研究。
淄博至博山鐵路改造工程:擬對張博鐵路進行復線、電氣化改造,開行動車組。改造后全線設9個場站,除南定站外,其它8個站都開辦客運業務。該項目也是山東今年的預備鐵路項目,目前項目已進行環評公示,計劃工期三年。
長邯聊高鐵:長治至邯鄲至聊城高鐵的項目預可研報告已編制完成,可研報告編制也已開始。該高鐵是山東省十四五時期力爭規劃建設的項目。
●山東省規劃中德州經陵城、臨邑至商河的高速鐵路線路走向
●山東省規劃中聊城經這是一條規劃中位于山東半島濟南都市圈內的城際鐵路,計劃起于德州市,途經陵城、臨邑后,直至商河縣止,全長大約75公里,全線位于山東省西北部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西端可以連接石濟客運專線到達河北省石家莊地區,東端可以和新建的濟南至濱州鐵路相連,到達濱州、東營一帶,是山東省城市群城際軌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簡稱為“德商高鐵”。
山東半島城市群、經濟圈布局示意圖
按照初期規劃,設計時速為350公里,線路會從德州市開始,由德城區的德州東站引出,大致向東南方向行駛,跨過馬頰河,經陵城區預計設陵城站,出站后繼續東南方向前進,跨過德惠新河,進入臨邑縣,預計設臨邑站,出站后稍微轉向東北方向,進入商河縣,直至清水湖公園東南側濟濱城際鐵路規劃建設的商河南站為止。
線路共設德州東、陵城、臨邑和商河南4座車站,其中德州東為既有站點,陵城、臨邑為新建站點,商河南站計劃和規劃中的濟濱城際共建。
德州經陵城、臨邑至商河高鐵線路圖示(大概走向,僅供參考)
全線處于濟南都市圈和省會經濟圈內,建成后將會成為山東省東北部地區又一條出省通道,而且還能聯動多條高鐵線路,完善山東半島的交通路網,促進整體的社會經濟發展。
●泰安、萊蕪、沂源至五蓮的高鐵線路走向
這是山東省規劃中東西走向的鐵路,擬起于山東省西部地區的聊城市,途經中部地區的泰安市、萊蕪區,直至山東省東部地區的五蓮縣為止。全長大約310公里,西端可以銜接規劃中的聊城至長治線,直達河北邯鄲、山西長治等地區,東端銜接青二連接線,直達青島市,這是山東省繼日蘭高鐵、濟青高鐵、濟鄭高鐵和膠濟客專后新的又一條東西向大通道,也簡稱為“青聊高鐵”。
按照初期階段的規劃,線路擬從聊城市開始,預計由東昌府區在建中的聊城西站引出,向北行駛,大約至北外環路后轉向東南方向前進,至東阿縣,跨過黃河,至平陰縣后,進入泰安市境內,經肥城市后,由泰安市南側經過,稍微轉向往東北行駛,預計于泰山區東側設泰安東站,跨過瀛汶河,轉向往東進入濟南市萊蕪區,預計接入在建當中的濟萊高鐵萊蕪北站,出站后稍微轉向東南行駛,經淄博市沂源縣、臨沂市沂水縣后,進入日照市境內,直至五蓮縣,接入京滬輔助通道規劃建設的五蓮北站為止。(注:最終線路以官方公布為準)
青聊高速鐵路規劃線路圖示(大概走向,僅供參考)
從初期規劃線路來看,全線預計會設九座站點,分別是:聊城、東阿、平陰、肥城、泰安東、萊蕪北、沂源、沂水北、五蓮北。(站點為預測)
目前線路還在規劃研究中,詳細走向和站點位置還不明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作用,最終以官方公布為準,以實際建成通車為準。關注家鄉的絲絲變化,愿我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山東省規劃中的濱臨高速鐵路大致走向
這是山東省規劃中南北走向的一條縱向鐵路,全長大約285公里,起于濱州市,經淄博后,直至臨沂市為止,北端接津濰高鐵,南端接入日蘭高鐵和京滬輔助通道,計劃速度為350公里每小時,是一條貫通山東省南、北部的高速客運通道。
按照初期階段規劃的基本路線,會從濱州市濱城區開始,由濱州站引出,向南行駛,跨過黃河,經博興縣進入淄博市境內,經桓臺縣,預計接入張店區濟青高鐵已有站點淄博北站,出站后,繼續南行,經淄川區、博山區后,進入濟南市境內,經萊蕪區至鋼城區,預計接入鋼城區濟萊高鐵在建的鋼城東站,出站后跨過牟汶河,繼續向南前進,經新泰市后,稍微轉向東南方向前進,進入臨沂市境內,經蒙陰縣、沂南縣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后,進入蘭山區,計劃接入日蘭高鐵已有站點臨沂北站為止。
山東省濱州至臨沂高鐵線路走向(大概走向,僅供參考)
全線預計會設有九座車站,分別是:濱州、博興縣、淄博北、博山區、鋼城東、新泰市、蒙陰縣、孟良崮、臨沂北。
目前這條線路還在規劃中,本文內容僅供求知者參考作用,最終線路以官方公布為準,以實際建成通車為準。
●山東又將迎來一條新高鐵線,總投資達297億,預計2024年竣工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高鐵已然成為了我們日常出行之中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超高的時效性低廉的票價,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可大家知道,我國地域遼闊,城市眾多,雖然全國上下都在不斷地打造高鐵路線,可至今仍舊有一些偏遠地區還未實現高鐵互聯,因此這些地方的居民也無福體驗到如此優異的交通供給。
但即便如此,國家也一直沒有放棄這些地區,這些地區通上高鐵,也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就在近期,山東就迎來一條新高鐵項目,總投資達297億,預計2024年竣工,這條高鐵項目就是“萊榮高鐵”。所謂的萊榮高鐵,就是指萊州至榮成的一條高速鐵路,雖然這兩地都是山東省內的城市,可兩座城市之間,還相隔著192公里的距離。
一方面是為了提升當地居民的通行質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善這兩地的經濟發展,所以才衍生出來了萊榮高鐵。在萊榮高鐵線路之上,還分布有其它幾個城市,那就是萊陽、海陽、乳山、威海,這幾個城市除了威海之外,其它都是比較小的城市,因此很多朋友還有沒聽說過它們的名字。
可這并不能說明它們就沒有發展潛力,例如在萊陽市和海陽市內,就分布著大量的優質旅游景觀,如果萊榮高鐵建成之后,肯定能夠極大的推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從而提升當地的經濟水平。當然,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此條高鐵線路究竟何時能夠建好。
其實早在2020年,萊榮高鐵就已經開始了建設工作,因為線路較長,再加上地形復雜的緣故,所以工期也會比較長,萊榮高鐵的預計通車時間定在了2024年左右,相信在兩年之后,我們就能看到這條高鐵的出現,從而沿途幾座城市也能得到新的發展前景。
●山東河南將有四條高鐵線路開通
目前河南和山東之間已經有一條高鐵線路開通使用,這條高鐵線路是由國家準干線連蘭高鐵從徐州轉向京滬高鐵線路的,雖然說可以讓山東和河南省連接,但是畢竟是經過安徽和江蘇轉到山東,不過好在在二省的距離并不是很遠,最主要的是這二條高鐵的時速分別是350和380km/h;但是這條高鐵線路還遠遠不能夠滿足二省之間的聯系。
除了已經開通使用的這條高鐵線路之外,魯豫二地區之間還有3條高鐵線路在建設和待建設中,其中二條高鐵線路在建設中。第一條高鐵則是鄭濟高鐵,這是由山東的省會濟南市到達河南省會鄭州的直達的高鐵線路,鄭濟高鐵時速350千米每小時;第二條高鐵線路則是魯南高鐵日蘭段的高鐵,是從山東的日照市出發經過菏澤市到達河南的蘭考的高鐵線路,目前這條高鐵只有蘭考到菏澤市之間(二省交界的地區)還沒有開通,其他都已經開通使用,不過好在也是在建設中,很快就能夠開通使用;第三條高鐵則是京九高鐵阜雄段,這條線路相對于其他二個線路來說建設的步伐相對比較晚,但是這也是一條國家主干線高鐵。
從下圖可以看出魯豫的4條高鐵線路,注意這里只是大致線路不代表實際位置,想看實際位置可以看官方發布的線路(藍色是已經開通的,紅色表示在建設的線路,綠色是在規劃的線路)。
有網友會問魯豫二省有必要建設那么多的高鐵線路么?畢竟二省已經有一條高鐵線路連接了,再建設三條是不是浪費資源?
數據居士觀點:前面我們說了不論是山東還是河南都是我國的經濟大省,山東作為東部沿海的強省綜合實力位于我國第三,河南雖然人均還是欠發達但是經濟總量是全國第五。但是近些年發展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對河南的的定位是比較好的,其省會鄭州定位為國中,河南地區也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基地,現在河南越來越受的國家的關注是重點發展的區域,雖然二省接壤的地區不算太大,但是二省接壤地區的文化習俗都是相同的,而且二省的聯系還是比較緊密的,而且這幾條高鐵是連接了幾個省份并且不僅左右連接還有上下鏈接,所以二省規劃建設4條高鐵連接線路也是在情理之中
高鐵的建設不僅方便了二省的交流,對河南來說使得更多的資金流入河南地區使得河南能夠快速發展;對于山東來說能夠增加自身對周邊的影響力,能夠讓本地的企業更好的走出省份。近些年不管是山東還是河南的發展都是非常快的,最后祝愿二省都能夠快速的發展經濟。
山東省是我國傳統的經濟強省,目前來看,已經牢牢占據了我國北方經濟的“第一把交椅”。
以2021年為例,山東省GDP為83095億,排在全國第3位,在北方比排在第二的河南省(58887億)要高出2.4萬億。
與其他經濟強省一樣,山東省內青島、濟南兩大核心城市,2021年GDP都超過了1萬億,省內經濟第三城煙臺市距離1萬億也只有肉眼可見的差距。
但是與山東經濟地位不相匹配的是它的城鎮化率,2020年全國城鎮化率為63.89%,但是天津作為經濟強省,城鎮化率約為63.05%,距離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
作為經濟強省,人口大省,要提高城鎮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大做強城市,依托城市發達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吸引更多的人口來城鎮落戶,把更多的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
為此,山東省提出了到2035年,要打造2個特大城市,14個大城市的規劃思路。
2個大城市,目標很明確,就是濟南與青島。
濟南與青島是山東經濟的“雙核”,并且都入選了特大城市。
其中濟南為省會,2020年常住人口為920萬。在山東省“強省會”戰略的加持下,近年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尤其是行政區劃調整萊蕪加入后,濟南更是“如虎添翼”。2020年城區常住人口達到了588萬,也正是憑借這一指標,濟南入選了特大城市。
2021年濟南市的GDP為11432億元,僅次于青島排在全省第2位。
而青島地位比較特殊,是計劃單列市,也是副省級城市,長期占據山東省內經濟的“頭把交椅”,2021年GDP為14136億,超過濟南近3000億。
2020年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青島有1007萬常住人口,僅次于臨沂市省內第二人口大市,但是青島憑借著超高的城鎮化率,以601萬的城區常住人口,與省會濟南一道入選了特大城市。
濟南與青島,2020年城區常住人口分別為588萬與601萬,按照我國現行城市等級的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才能成為超大城市。
從目前兩個城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來看,要想在2035年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0萬,基本上無任何希望,因此兩座城市在本次規劃中,定位依舊是特大城市,沒有變化。
14個大城市呢,目標也很明確,就是除濟南青島外的山東省其余地級市,到2035年要打造成大城市。
根據2020年住建部公布的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結合14個城市的城區人口,14個城市中淄博(187萬)、棗莊(104萬)、煙臺(179萬)、濰坊(126萬)、濟寧(160萬)、泰安(108萬)、臨沂(183萬)、聊城(114萬)8個城市已經屬于大城市了。
按照我國目前城市劃分標準,大城市的城市人口100至500萬,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因此這8個城市都屬于Ⅱ型大城市。
但是8個城市實際也是分了兩個等級,第一等級的淄博、煙臺、臨沂和濟寧的城區人口遠多于其他4個。
尤其是臨沂,2020年第7次全國人口普查時,以1101萬的常住人口成為全省第一人口大市,雖然目前城區人口比淄博還要少4萬人,但是依托眾多的常住人口,臨沂有很大的,可能是山東省內下一個晉升Ⅰ型大城市的地區。
在與臨沂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之后,淄博很可能不得不面對另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與煙臺競爭,誰先進入Ⅰ型大城市的賽跑中,很可能也會落后。
煙臺是全省第三經濟強市,僅次于青島與濟南,而且是一個濱海城市,在經濟和城市環境上,吸引力顯然要比淄博大得多,最重要的是煙臺全市人口要比淄博多240萬,在人口增長率日益降低的現實情況下,擁有更多的人口基數顯然就擁有更多的勝算。
除去已經是大城市的8個城市,剩余6個城市東營(75萬)、威海(84萬)、日照(77萬)、德州(82萬)、濱州(57萬)、菏澤(91萬)還有一定差距。
其中菏澤、德州、威海距離大城市100萬城區人口的標準僅有很小的差距,不出意外在2035年應該能夠成為大城市,但是威海較少的人口基數,導致他的“大城市夢”實現難度應該要比其他兩座城市要高一點。
而東營、日照、濱州,相對來說差距就有點大,尤其是濱州,目前來看還有43萬的缺口,按照正常的人口增長速度來說,2035年濱州很難成為大城市。
而東營與日照相比,雖然常住人口較少,但是作為山東省內超過濟南與青島,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在對人口的吸引力上,應該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因此在與日照的競爭中,東營實際上已經占據先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