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973年—1983年中東戰爭

導彈時代的空中戰爭

小隆·阿·諾迪安 [美國]

第八章 1973年—1983年中東戰爭

   雖然以色列和埃及,敘利亞之間的停火協議于1973年10月24日結束了大規模的贖罪日戰爭,但沿兩條邊境線的局部小型戰斗一直持續到1974年。
   1974年,有關國家在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幫助下進行了多次談判之后,聯合國沿蘇伊士運河和戈蘭高地建立了一個緩沖區。1979年,以色列和埃及簽訂了一項永久性的和約,其中規定以色列將西奈歸還埃及,以換取埃及承認以色列國。西奈的歸還于1982年4月完成。
   盡管以色列和埃及、敘利亞之間的戰斗于1974年結束,但在以后的幾年里,主要以黎巴嫩境內為基地的阿拉伯游擊隊,仍繼續襲擊以色列的前哨基地。這種襲擊在1979年埃以和約簽訂之后明顯地有所增加。以色列以周期性的轟炸進行報復。后來于1989年派出地面部隊直接攻擊并摧毀了黎巴嫩南部的游擊隊營地。
   1981年,以色列為了防止某個阿拉伯國家有可能制造原子彈,襲擊了巴格達附近一個法國人制造的核發電廠,從而將敵對行動擴大到了伊拉克。
   與此同時,中東的戰爭不僅限于阿以之間的沖突。1977年,埃及和利比亞兩國的軍隊發生了沖突,1980年9月,伊朗和伊拉克又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

小規模的沖突
   雖然1973年10月24日的停火協議結束了埃以之間的大規模武裝沖突,但雙方部隊仍繼續有小規模的沖突。11月11日,雙方簽訂了一項實現全面停火和交換戰俘的協議,11月下旬,241名以色列人和8,031名埃及人得到了遣返。
   由于兩國都謀求再次實現各自的決心,違反第二次停火協議的行動因此在西奈前線不斷升級。12月6日,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以色列和埃及的戰斗機在蘇伊士灣上空相遇,在隨后發生的空戰中,埃及宣稱擊落一架F-4“鬼怪”式飛機,而以色列則聲稱擊落了一架米格-21戰斗機。
   1974年1月初,基辛格國務卿穿梭往來于開羅和特拉維夫之間,試圖結束戰爭和通過談判實現比較持久的和平。1月17日,埃以雙方同意將部隊撤到規定的停火線,結束一切戰斗。
   此時在西奈前線,結束贖罪日戰爭的10月24日的停火于最初兩周里在戈蘭高地還是起到了作用的。然而到了11月6日,敘利亞宣布以色列飛機使用“百舌鳥”式導彈攻擊了敘利亞的雷達陣地。在此后的幾個月里,雙方不斷進行零星炮擊和坦克交戰。到1974年1月中旬,一切又都平靜了下來。
   1月26日,敘利亞炮兵突然再次猛烈轟擊以色列部隊和車輛,以軍進行了回擊。此后,小規模的戰斗持續了兩個月。基辛格博士會晤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和以色列總理梅厄,試圖促使雙方停火,為實現比較長久的和平而進行談判,然而未取得什么成效。
   4月6日,以色列空軍攻擊了敘利亞部隊,這是自贖罪日戰爭以來的第一次。后來的兩天里,戰斗繼續進行。4月8日,敘利亞聲稱擊落一架以色列的F-4鬼怪式。以色列承認曾損失一架鬼怪式,但解釋說是由于機件故障導致飛機起火,兩名機組人員已在黎巴嫩上空跳傘。
   4月13日,敘利亞步兵在重炮支援下猛攻赫爾蒙山上的以色列前哨基地。以色列飛機對來襲者進行了轟炸,以色列炮兵則支援了隱藏在工事里的步兵,黃昏時,敘軍被趕回到山下。
   4月19日,赫爾蒙山成為了一場大規模空戰的焦點。經過一場激烈的空戰,敘利亞聲稱其戰斗機擊落了7架以色列噴氣式飛機,另外,地面防空火力還擊落了10架,自己則只損失一架米格飛機。以色列承認有兩架飛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但其戰斗機擊落了兩架敘利亞飛機。
   4月24日,前往赫爾蒙山坡的敘利亞一側進行采訪的新聞記者,目睹了以色列飛機對敘利亞部隊和車輛多次進入實施轟炸,看到其中的一架被敘利亞導彈擊中后起火墜落。
   經過6天的相對平靜后,敘利亞的米格-17編隊在山區呼嘯著轟炸了以色列前哨基地,并用機炮對地面進行了猛烈射擊。實施反擊的以色列戰斗機與掩護米格-17轟炸的米格-21進行了空戰,用空空導彈和航炮擊落了4架敘機。
   基辛格又重返大馬士革和特拉維夫,謀求結束這場沖突。梅厄總理和阿薩德總統在脫離接觸協議的一項條款上,仍持有異議。然而談判開始取得進展。
   經過一個月的激烈談判,敘以雙方終于在5月30日就停火和雙方部隊脫離接觸達成協議。
   雖然以色列和埃及、敘利亞武裝部隊間的戰斗于1974年停止了;但游擊隊仍繼續進行恐怖活動并殺害以色列人,這種狙擊活動一直持續到80年代。以色列制訂了一個對那些主要沿黎巴嫩邊界設置的游擊隊營地進行先發制人的報復性攻擊的方針,向黎巴嫩境內進行了數百次轟炸和幾十次地面突擊,旨在破壞巴勒斯坦人的基地和作戰活動。

中東國家的空軍
   自從1974年以來,敘利亞、埃及和以色列的空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敘利亞 在贖罪日戰爭中被擊落過的敘利亞的米格-21、蘇-7B和米格-17戰斗機,已被蘇聯提供的更為先進的米格-21、米格-23和米格-25戰斗機以及蘇-20“裝配匠”式C型變后掠翼戰斗轟炸機所取代。此外,敘利亞還制訂了一項擴大飛行員訓練的計劃,以建立更強大的預備力量。據稱,由蘇聯、北朝鮮和越南的顧問負責指導,特別注重武器使用、戰術和飛行技術的訓練。
   埃及 原先幾乎完全蘇聯化了的埃及空軍,很快改用西方的武器裝備。
   埃及還有許多個中隊的蘇制米格-21“魚窩”式和蘇-7“裝配匠”式B型在服役,此外,埃及空軍還有若干個從法國購買的“幻影3E”和“幻影5”、美國提供的F-4“鬼怪”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提供的大批殲-6(米格-19)和殲-7(米格-21)裝備的中隊。美國提供了F-16戰斗機。埃及自己正在制造阿爾法噴氣教練機,并計劃購買法國的“幻影2000”型戰斗機。
   埃及和以色列兩國之間自1973年12月6日在蘇伊士灣上空發生沖突以來,沒有再發生空戰。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并不是埃及唯一的敵人。1977年,利比亞向自己的阿拉伯近鄰埃及開了戰。
   自1973年10月贖罪日戰爭之后,埃及總統薩達特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上校之間的關系惡化了。在發生過幾次邊界沖突之后,1977年7月21日,利比亞和埃及的坦克及裝甲車,在地中海濱埃及的薩盧姆村發生了沖突。利比亞的飛機轟炸了埃及前沿部隊,據報有兩架飛機被防空火力擊落。第二天,埃及的戰斗轟炸機,其中包括變后掠翼的蘇-20,轟炸并掃射了托卜魯克附近的利比亞機場阿德姆。空襲、空戰和地面進攻激烈進行了數日,直到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政府呼吁停火為止。
   埃及的空中突擊摧毀了利比亞若干處軍事目標,其中包括3個雷達站和停放在阿德姆機場的6架飛機。利比亞聲稱其截擊機和地面防空火力擊落了大量埃及飛機,埃及方面的發言人承認損失了兩架新式的蘇-20戰斗轟炸機。
   以色列 到了80年代,以色列國防軍和空軍的實力比贖罪日戰爭開始時更加強大。由于補充了美國的F-15“鷹”式戰斗機和F-16“戰鷹”式戰斗機以及以色列自己生產的“幼獅”式,空中優勢這個要素得到了提高。“幼獅”式是以色列按“幻影5”制造的,以“鬼怪”式飛機上的通用電氣公司的J79發動機為動力。以色列還購買了幾架美國生產的E-2C空中預警機,它們能夠在戰場若干里以外觀察和控制攻擊行動。現在所有的以色列作戰飛機都具有電子對抗能力,包括探測敵方雷達的系統、箔條和照明彈投放器以及干擾吊艙。
   以色列還增加了許多新式武器并改變了戰術,以便對付阿拉伯國家對空防御系統的威脅。以色列陸軍用新式自行火炮、非制導的地地火箭和美制“長矛”式導彈,為自己提供大部分火力支援。由沃特公司生產的“長矛”式導彈,原是為攜帶核彈頭面制造的,以色列使用的“長矛”式導彈則攜帶一枚集束炸彈式的彈頭,內裝836個BLU-63型小炸彈,這些小炸彈彈片的殺傷距離達半英里,可穿透車輛或建筑物,并能有效地破壞導彈發射陣地。以色列還有一支攜帶“陶”式反坦克導彈的休斯500D和AH-1S直升機部隊,用來支援地面軍隊作戰。
   以色列還生產了一種電視制導的LUZ-1空地導彈,它可以在數英里以外發射。可在防空區外發射的還有美制“百舌鳥”式導彈、“小牛”式導彈以及激光和光電制導的炸彈。

埃以1979年和平條約及其影響
   埃及和以色列經過5年談判,最后于1979年春簽訂了一項條約。條約規定,以色列將把西奈歸還埃及以換取埃及承認以色列為主權國家。條約規定的內容于1982年付諸實現。
   條約簽訂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等阿拉伯游擊隊明顯地加劇了對以色列的襲擊行動。作為反擊,以色列加強了對主要設在黎巴嫩的恐怖分子營地的空中偵察和轟炸活動。自從1975—1976年的黎巴嫩內戰以來,敘利亞在黎巴嫩駐扎了一支3萬人的維持和平部隊。敘利亞飛機開始在黎巴嫩中部的守衛部隊上空進行保護性巡邏,以表明敘利亞不能接受以色列的空襲。
   1979年6月27日,一支由F-4“鬼怪”式和A-4“天鷹”式組成的部隊,從以色列基地北起飛,去攻擊位于黎巴嫩南部的西頓和蒂爾附近被懷疑是屬于游擊隊的設施。這些飛機由F-15“鷹”式和“幼獅”式戰斗機護航。以色列的一架E-2C空中預警機在海岸外盤旋,進行監視。當大約8—12架敘利亞的米格-21戰斗機企圖攻擊這些來襲的以機時,立刻被護航的“鷹”式和“幼獅”纏住。一名F-16飛行員后來在《戰斗中誕生》中敘述了這次交戰:“發現目標,是敵機!我們立即向它們飛去。我們都很清楚,誰最快接近目標,誰就能最先擊落敵機。幾秒鐘后,我就處于一架敵機尾后的發射位置上,當紅外導彈截獲目標后,我立即發射,這架米格飛機甚至沒有脫離的機會,被導彈在近距離上擊中,凌空爆炸。顯然是擊中了燃料系統。我迅速脫離,飛向另一架敵機,然而它已不在那里了。在我擊毀'我的’那架米格飛機的同時,我的伙伴們也干掉了4架。”
   另一位F-15飛行員敘述了他的經歷,他說:“我們在滿載空戰武器后起飛,為實施突擊的飛機護航。我們在途中與“幼獅”式會合然后爬升到20,000英尺,在這個高度上,天氣晴朗,飛機不拉煙。我們在'戰斗三角區’內縱橫巡邏,知道隨時都可能碰上米格機。在西頓上空,我們接到了向北飛的命令,敵機正在15,000英尺的高度上向我們飛來。
   “雷達顯示出有兩個米格編隊正朝我們飛來,一個攻擊,一個掩護。它們距我方出擊飛機的距離不超過16公里。我們打開加力向下撲去。他們發現我們的意圖后,試圖擺脫。但它們已沒有機會擺脫了,多數飛機被我們截獲,像狼群驅散獵物一樣被我們分割。我的目標是第二個編隊中的一架米格。F-15的飛行員們在敵機進入他們的武器射程之內就開火了,我為了更有把握一些,不等敵機靠近我,而是主動接近它。在我進入射程以內時,已有3架米格飛機在螺旋下墜了。我減速,瞄準,發射了一枚導彈,然后爬高以免我的飛機意外受傷。我的僚機證實了我的戰果。
   “第5架米格飛機受到了'幼獅’式的攻擊,并被一枚紅外制導的'蜻蜓’式空空導彈擊落。”
   根據以色列的戰報,在兩次短暫的空戰中,5架米格機被擊落,另有2架被擊傷,兩次空戰都只持續2—3分鐘。
   敘利亞承認損失了4架飛機,但也聲稱擊落了2架以色列戰斗機。
   1979年的整個夏天,敘利亞加強了對空防御,并繼續使用米格飛機在黎巴嫩上空巡邏。以色列不顧敘利亞的防空有所加強,繼續在黎巴嫩上空進行偵察。1979年9月19日,敘利亞首先開火,其米格-23“鞭撻者”式向以色列的一架RF-4“鬼怪”式偵察機發射了空空導彈。這架“鬼怪”式躲開了導彈并返回了基地。
   五天后的9月24日,幾架米格-21試圖阻止以色列的另一次偵察飛行,被擔任警戒的E-2C預警機發現。E-2C通知了在上空擔任掩護的F-15,并引導它們前去截擊這些米格飛機。
   一名F-15飛行員在《戰斗中誕生》雜志中寫道:“雷達發現在11點方向有一個米格大編隊,高度30,000英尺。事實上,是2個攜帶AA-8導彈的米格-21'魚窩’式J型四機編隊,像上次一樣,以疏開的進攻隊形朝我們飛來。我們投掉副油箱,打開加力增速,進入真正的對頭攻擊。
   “當我用雷達截獲目標后,事情就很簡單了。我處在它的尾部,用'蜻蜓’式導彈跟蹤其發動機產生的熱源,逼近它并發射了'蜻蜓’式導彈,導彈擊中其尾部,但飛機沒有爆炸,只是停在空中一動也不動。我越過這架米格,看見座艙蓋已打開,飛行員跳了傘。”
   在短暫的戰斗中,一共有4架米格-21被擊落。敘利亞承認損失了4架戰斗機,但補充說以色列也有兩架飛機被擊落。
   進入1980年以后,由于阿拉伯游擊隊繼續在以色列邊界進行襲擊活動,以色列便增加了空中和地面巡邏的次數,加強了對黎巴嫩的空中襲擊。
   以色列和敘利亞的飛機繼續發生沖突。1980年12月31日,大約由4—6架米格-21組成的一支兵力,企圖攻擊襲擊了黎巴嫩南部恐怖分子營地歸來的以色列飛機。以色列戰斗機在黎巴嫩南部上空截擊了這些敘利亞飛機,據說用導彈擊落了其中的兩架。
   美蘇兩國最新式飛機的首次交戰發生于1981年3月13日。敘利亞的一架米格-25“狐蝠”式攻擊了以色列的一架RF-4偵察機。敘利亞的這架米格-25“狐蝠”式被以色列一架F-15發射的“麻雀”式空空導彈擊落。這是馬赫數為3的米格-25首次遭到截擊并被擊落。
   由于以色列支持黎巴嫩的基督教派,而敘利亞和巴解組織則極力想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因此雙方軍隊間的進一步沖突便是不可避免的了。1981年4月28日,以色列戰斗機攔截并擊落了兩架運送巴解部隊前去進攻基督教派一個山頂支撐點的敘利亞直升機。
   為了報復,第二天,敘利亞把幾個SA-6地空導彈連調往黎敘邊界的貝卡谷地。以色列威脅說,如果敘利亞不撤走這些導彈,以色列便將對其進行轟炸。敘利亞則以增加其在黎巴嫩境內和敘利亞境內靠近黎敘邊界的導彈作為回答。
   以色列繼續對黎巴嫩南部進行空中偵察和襲擊,并向貝卡谷地發射遙控無人駕駛偵察機,5月14日,敘利亞聲稱擊落一架無人駕駛飛機。5月25日,以色列承認3架無人駕駛飛機被擊落,但否認損失了有人駕駛飛機。
   三天后,以色列飛機攻擊了貝魯特南部由利比亞人操縱的地空導彈部隊,可能是SA-9導彈連。SA-9是一種裝在兩棲裝甲車上的近程紅外制導防空導彈,其使用原則與美國陸軍的 “小槲樹”式導彈相似,能擊毀4英里內15,000英尺高度上的目標。

襲擊核反應堆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的6架F-15和8架F-16從西奈沙漠的埃其翁空軍基地起飛,去執行一項震驚世界的任務。以色列急于阻止阿拉伯國家掌握制造原子彈的能力,派出了帶有導彈和外掛副油箱的F-15飛機,為帶有“響尾蛇”式紅外導彈、副油箱和2枚一噸重炸彈的F-16護航。這些飛機飛得低而且快,沿精心選定的航線,繞過約旦,經沙特阿拉伯進入伊拉克,去轟炸巴格達西南19公里的伊拉克核電站。
   盡管他們采用低航行剖面,但仍被約旦雷達發現,并受到了詢問。以色列飛行員用流利的阿拉伯語回答,使對方誤以為他們是約旦或沙特阿拉伯的飛機在訓練飛行。
   起飛后大約50分鐘,他們發現了核反應堆的圓頂。這些F-16突然上升高度,以便進入轟炸航路,F-15則在下面掩護。F-16飛機只受到了零星的高炮火力的無效抵抗,它們俯沖投彈,把全部16枚炸彈投向反應堆圓頂和周圍的建筑物。大量一噸重的高爆炸彈炸塌了圓型屋頂,摧毀了反應堆,也使周圍的一些建筑物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這場襲擊進行得如此迅速,以致巴格達周圍保衛首都的地空導彈都來不及識別目標,截擊機也未能緊急起飛追擊。這些F-15和F-16經伊拉克和約旦,高空返航,以增大航程。盡管他們這次也公然侵犯了約旦領空,但沒有受到任何防空導彈或戰斗機的抗擊。這次襲擊之后,有消息透露,為執行這次任務,以巴列飛行員進行了18個月的秘密訓練,其中包括對一個建在以色列沙漠中的核反應堆模型進行了數十次的模擬演練。
   美國政府對這次襲擊做出的反應是,禁運軍用飛機給以色列,因為以色列違反了美國提供的武器只能用于自衛的政策。
   整個1981年夏天,以色列繼續對黎巴嫩進行定期的空中偵察和襲擊。
   7月17日,以色列飛機轟炸了設在貝魯特市區的巴解總部。這次襲擊造成300多人死亡,800多人受傷,其中多數是平民。巴解和其他游擊隊組織加強了還擊行動。向以色列邊境的住宅區發射了大量的火箭和炮彈。
   作為對以色列襲擊貝魯特的反應,美國政府重新考慮了禁運問題,決定繼續對以色列禁運F-16。里根總統的中東特使哈比卜也進行斡旋,謀求巴解和以色列之間實現停火。這些努力獲得了成功,雙方于7月24日宣布停火。
   盡管實現了停火,但以色列仍繼續對黎巴嫩進行空中偵察,監視恐怖組織的活動和敘利亞軍隊的部署,尤其是貝卡谷地SA-6導彈連的活動和部署。1981年7月29日,敘利亞的幾架米格-25試圖攔截一架RF-4偵察機,其中一架被擔任護航的以色列戰斗機擊落。這是6個月內第二次擊落這種馬赫數為3的“狐蝠”式飛機。

入侵黎巴嫩
   1982年春,繼一段時間的相對平靜之后,黎以邊境的炮擊和游擊隊襲擊活動越來越頻繁。隨著緊張局勢的加劇,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宣布,恐怖分子若不停止活動,以色列地面軍隊將進入黎巴嫩,消滅巴解組織。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駐倫敦大使阿戈夫遭到一名阿拉伯恐怖主義分子槍擊,傷勢嚴重。作為報復,以色列作戰飛機于次日對黎巴嫩南部各地的巴解目標發動了60多次空襲,巴解則用大炮和火箭猛轟以色列居民區作為還擊。
   6月6日上午11時,以色列的裝甲特遣部隊越過邊界,開始大規模入侵黎巴嫩南部。這次在以色列被人稱作“為了加利利的和平”的作戰行動,目的在于消滅巴解和其他恐怖組織,驅逐占領黎巴嫩中部大部地區的敘利亞部隊,清除黎巴嫩南部那些火箭和大炮射程可以達到以色列城市和居民區內的武裝。大約有60,000部隊和500多輛坦克分三路向北推進,每一路由多個師組成,并都得到了大炮、武裝直升機和飛機的大力支援。
   駐在黎巴嫩南部的大約15,000名巴解戰士,裝備有100多輛坦克和數百門重炮以及火箭發射器,但卻不是以色列的對手。戰斗非常激烈,巴解部隊抵抗不住以色列軍隊的進攻,被迫后撤或被突破。
   第二天,以色列部隊與敘利亞第85裝甲旅的坦克發生沖突。以色列宣布,除非敘軍首先開火,以色列是不會向敘軍進攻的。巴解部隊跟在敘利亞軍隊的后面撤退,混在敘軍的后勤補給隊伍里,以減少遭受炮擊和空襲的可能。敘利亞向黎巴嫩增調了軍隊,加強了貝卡谷地的地空導彈防御,為黎巴嫩中部地區的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6月8日,以色列部隊和巴解部隊在西頓附近的沿海公路繼續戰斗。以色列向北推進中,與駐在黎巴嫩中部和東部的敘利亞裝甲和突擊部隊發生了坦克戰,敘利亞飛機與以色列戰斗機在戰場上空遭遇,據報有6架米格戰斗機在3次交戰中被擊落,以方沒有損失。
   6月9日,面對巴解和敘利亞軍隊的抗擊,以色列軍隊繼續向北推進。下午2時,以色列飛機與地面炮火配合,襲擊了貝卡谷地的敘利亞防空系統。敘利亞的對空防御是強大的,計有15個SA-6連,2個SA-3連,2個SA-2連,共有約200枚做好發射準備的導彈和與之配合的高炮,集中部署在這一谷地及邊界沿線。然而以色列為了對付曾在1973年給它以沉重打擊的阿拉伯防空系統,已經進行了近10年的準備。
   以色列用遠程火炮和地地導彈猛轟敘利亞導彈陣地,同時,采取各種干擾和欺騙措施,迷盲敘軍雷達,干擾紅外尋的導彈的導引頭。然后,以色列戰斗轟炸機用導彈和炸彈,轟炸了幸存的敘利亞地面防空陣地。僅在最初的10分鐘里,19個導彈連中就有10個被消滅,以色列宣布,在這次襲擊中摧毀了17個導彈連,重創了2個,自己飛機無一損失。
   敘利亞以60多架米格-21和米格-23戰斗機進行抗擊,試圖趕走以色列的戰斗轟炸機。擔任護航的以色列F-15和F-16同米格飛機進行了空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距離最遠和最激烈的空戰之一。以色列宣布擊落了29架敘利亞飛機,自己無一損失;敘利亞承認損失16架飛機,但聲稱取得了擊落20架以色列飛機的戰績。
   蘇聯深為以色列這次襲擊的效果感到震驚,立即派遣防空軍副司令尤瓦索夫上將和一批專家前往敘利亞進行調查。
   在以后的24小時內,敘利亞迅速向黎巴嫩境內增調導彈、坦克和地面部隊,企圖阻止以軍前進,重建有效的對空防御。以色列飛機猛烈轟炸了敘利亞增援部隊和新設的地面防空陣地,據說又擊落敘利亞26架米格飛機和3架強擊直升機。
   6月11日,敘以部隊間空中和地面的戰斗繼續進行,但至12日中午停火協議開始生效后結束。在上午的一系列空戰中,據說有18架敘利亞飛機被擊落。
   據報道,到12日敘利亞在空戰中共損失了80多架米格-21、米格-23和蘇-22,以及5架直升機。以色列不承認曾有飛機在空戰中被敘利亞飛機擊落,只是有一架A-4和兩架直升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
   停火并不包括巴解組織在內,因此戰斗仍激烈進行。以軍裝甲部隊在貝魯特郊外會合,緩慢插入市區,將巴解逐出。空戰暫時沉寂,但以色列飛機繼續進行了數百架次的支援作戰。敘以部隊間再次爆發了激烈的戰斗。6月24日,以色列飛機摧毀了貝卡谷地的一個SA-6陣地。同一天,以色列戰斗機還攔截并擊落了兩架敘利亞的米格-23“鞭撻者”式。
   爭奪貝魯特的戰斗持續了一個多月。7月24日,以色列一架F-4被敘利亞的SA-6導彈擊落。據說,敘利亞的幾個導彈連,其中至少包括一個高級的SA-8“壁虎”式連,在以色列的報復性襲擊中被摧毀。SA-8是蘇聯最新式的防空武器之一,也是第一種將火控雷達和導彈發射架裝在同一部車輛上的導彈。這種雷達制導的導彈,可以攻擊6英里外、21,000英尺高度上的目標。
   1982年8月下旬,巴解和敘利亞同意撤出貝魯特,一支包括黎巴嫩軍隊在內的多國部隊進入市區恢復和平。以色列部隊撤回到貝魯特以南一線。
   盡管已取得了積極的戰果,以色列飛機仍繼續攻擊敘利亞的導彈陣地。8月3日,一架敘利亞米格-25“狐蝠”式飛越貝魯特時,被“霍克”導彈擊落。敘以雙方斷斷續續的停火協議直到1983年10月以后方才得到遵守。但黎巴嫩各對立的教派和外來的占領部隊間的戰斗則仍持續不斷。
   為了對付以色列飛機,據說蘇聯在敘利亞部署了一批SA-5地空導彈部隊,這種導彈對在以色列境內飛行的以色列飛機也構成了威脅,因為它的射程達190英里,最大射高100,000英尺。中東的生死搏斗仍在繼續。

分析
   摧毀薩姆導彈 1982年黎巴嫩戰爭的空中作戰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敘利亞防空系統的被摧毀。以色列破壞了敘利亞在貝卡谷地的防空系統,但由于極明顯的原因,其造成的破壞程度及使用的精確的技術和設備,現在尚未完全披露出來。然而一些交戰的細節則已暴露了出來。據美國的消息,以色列摧毀了貝卡谷地的23處薩姆設施,其中包括許多先進的SA-6和SA-8。
   以軍取勝的原因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在SA-6導彈部署在貝卡谷地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以軍裝有電子和光學傳感裝置的遙控飛行器就對其進行監視,并不斷提供最新的情報。
   摧毀敘利亞地面防空系統所使用的戰術,與美軍在越南使用的相似,但做了一些改進。使用了火箭、無人機和有人駕駛飛機來制造雷達和紅外假目標,進行了廣泛的干擾和欺騙。
   以色列的艾頓中將曾說道:“敘利亞的薩姆導彈陣地不僅在我們地面火炮的火力范圍之內,而且也在我們新式的計算機控制的地地導彈射程之內。在直接突擊之前,我們使用重炮進行轟擊,在或多或少地壓制了這些地空導彈后,緊接著用空中轟炸摧毀每一個發射陣地。”空中發射了“百舌鳥”式反輻射導彈,還有一些報道提到使用了一種新式的、裝有一個反輻射導引頭的“狼”式地地導彈。
   有消息說,以色列少報了自己的損失。美國的一些官員說:“以色列至少損失了2架A-4和1架F-4,另外有7架飛機(其中包括一架F-16)被高炮或薩姆導彈擊傷。貝卡谷地地面防空系統之所以被摧毀,主要原因在于敘利亞方面。從掌握到的材料來看,敘利亞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防空武器的戰術優勢,一經將許多導彈連部署在貝卡谷地后,便不再變更部署,也不構筑掩體來提高生存能力。
   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對雷達電磁波的發射進行控制。許多雷達在開機跟蹤無人駕駛飛機的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工作頻率和位置。缺少假雷達發射機和假薩姆陣地,也降低了雷達的生存能力。據說敘利亞在進攻開始時確曾使用過濃密的煙霧來遮蔽其陣地,但由于當地的地形開闊以及以色列事先用遙控飛行器獲得了大量有用的情報,因此,這種措施幾乎設有什么作用。
   以色列壓制防空火力的活動固然引人注目,它的F-4E“鬼怪”式、“幼獅”式、A-4“天鷹”式和F-16還出動了數百架次去攻擊巴解和敘利亞的陣地及其他戰術目標。
   空中優勢 從入侵黎巴嫩開始到8月份結束大規模戰斗的這段時間里,據報以色列戰斗機擊落了85架敘利亞的噴氣式飛機和若干架直升機,其中大部分是在6月9日至11日貝卡谷地上空一系列大規模空戰中擊落的。
   敘利亞的米格-21、米格-23戰斗機和蘇-22攻擊機——一批飛入黎巴嫩境內,向以色列的戰斗機和地面部隊挑戰。飛機進入黎巴嫩后,以色列的戰斗機(大部分是F-15和F-16)即對其進行攻擊,導致了大規模的多機空戰。
   在以色列服役不到兩年的F-16“戰鷹”式飛機,擊毀了44架敘利亞飛機。另有大約40架則被F-15擊落。這些戰果使以色列的F-15在對米格飛機的作戰中創造了58:0的紀錄。以色列的F-4擊落了1架敘利亞噴氣式飛機,敘利亞損失的飛機中大部分是米格-21,但也有相當數量的米格-23、幾架蘇-22和直升機。
   據美國傳出的消息,在擊落的飛機,被航炮擊落的不到7%,多數是被紅外制導的導彈擊落的。這些導彈包括:“蜻蜓”式、“大蟒”式3型(這兩種導彈都是以色列生產的)和AIM-9“響尾蛇”式的幾種型別。具有全向攻擊能力的AIM-9L據說表現得相當出色。F-15上裝備的雷達制導的AIM-7F“麻雀”式也獲得相當成功。
   雙方的戰損率如此懸殊,應歸功于以色列飛機及其武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飛行員的嚴格訓練和戰術的改進。
   以色列取得摧毀薩姆導彈和空戰勝利的主要原因,是其偵察和指揮控制系統。來自無人機(包括小型遙控飛行器,如“偵察兵”式和“猛犬”式),EC-707、E-2C“鷹眼”式預警機、RF-4E戰術偵察機、OV-1D和RC-12D偵察機以及地面偵聽機構的情報,都被實時地轉發給指揮系統,然后據此做出決定,并立即通報給飛行員和戰場指揮員。在空戰地區,以色列的指揮員們知道敘利亞飛機的起飛時間、航向和飛機數量,可以想象,敘利亞飛機與地面指揮員之間的通訊聯絡也受到了監聽和干擾。
   1980年6月22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爆發了戰爭。兩國之間長期的彼此不信任和敵視,可以追溯到歷史上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多次沖突。巴列維統治下的伊朗,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作為其旨在波斯灣及周圍地區充當“警察”所做出的一部分努力。
   1975年,巴列維依仗實力迫使伊拉克簽訂了一項條約,使伊朗得以控制雙方邊界有爭議的地區。該地區位于阿拉伯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都經這條河流入波斯灣。這條水路是伊拉克通往波斯灣的唯一通道。
   伊朗和伊拉克的主要石油貯運站,都在阿拉伯河兩岸各自一邊。伊拉克總統侯賽因對條約給予伊朗如此眾多的權力和土地感到恥辱,發誓要改變這種狀況。
   1979年發生的將巴列維趕下臺、霍梅尼掌權的伊斯蘭革命和由此引起的對伊朗的美英制造的坦克、飛機和軍艦及其零件的禁運,使侯賽因總統感到扭轉局勢的時機已經來臨。表面看來伊朗軍隊仍比伊拉克的強大得多,但親巴列維的伊朗軍事領導人已在這次革命中被清除了許多。
   革命前的伊朗帝國空軍據說擁有440多架作戰飛機,包括188架F-4D/E“鬼怪”式Ⅱ型戰斗轟炸機(10個中隊)、166架F-5E/F“虎”式戰斗轟炸機(8個中隊),77架F-14A“雄貓”式戰斗截擊機(4個中隊)、14架RF-4E“鬼怪”式Ⅱ型偵察機(1個中隊)。
   除了一支強大的空軍外,伊朗還有一支由15萬人組成的陸軍,裝備有1,500輛美英制造的新型坦克、大量裝甲輸送車和火炮以及200架攜帶導彈的AH-1J攻擊直升機。空軍還得到由許多雷達、“霍克”式和“輕劍”式地空導彈以及高炮組成的完備的防空系統的支援。
   伊朗的革命極大地削弱了軍隊的有生力量,此外,很大一部分坦克、飛機和艦艇由于缺少零件和受過訓練的人員而不能使用。
   1980年9月戰爭開始時,即伊朗革命一年之后,新改名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空軍可能只有209架作戰飛機還能飛行,約占其原有飛機總數的一半。
   然而伊拉克的軍隊則處于良好的作戰狀態。伊拉克空軍擁有300多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12架圖-22轟炸機(1個中隊),10架伊爾-28輕型轟炸機(1個中隊),80架米格-23B戰斗轟炸機(4個中隊),40架蘇-7B戰斗轟炸機(3個中隊),40架蘇-20戰斗轟炸機(4個中隊),15架霍克公司的“獵人”式戰斗轟炸機(1個中隊),115架米格-21截擊機(5個中隊)。
   此外,大量“幻影”式F-1、米格-23和米格-27戰斗轟炸機已定購尚未交貨。
   伊拉克陸軍有20萬人,有2,500輛蘇聯和法國制造的坦克,數千輛裝甲輸送車和大炮。伊拉克還有相當強大的防空網,由23毫米和57毫米高炮,以及SA-2、SA-3和SA-6地空導彈組成。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空軍轟炸了10個伊朗空軍基地、雷達站和其他目標,同時,幾支裝甲部隊突入伊朗領土。侯賽因總統打算重新控制整個阿拉伯河和249平方英里有爭議的邊界地區。侯賽因入侵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要消滅霍梅尼的伊斯蘭什葉派人,這些人與他的政府是有矛盾的。
   伊拉克裝甲部隊開始時取得了進展,但在伊朗堅決抵抗下受到了遲滯。空中突擊和地面作戰持續了整個1980年秋季,但由于冬季雨雪來臨,為減少人員傷亡和武器損失,雙方陷入僵持狀態。
   1981年1月,伊朗發動了一次反攻,但收獲甚微。整個春季,戰斗持續不斷。一個由9人組成的伊斯蘭談判小組,穿梭往來于巴格達和德黑蘭之間,試圖達成一項停火協議,但哪一方也不愿結束戰斗。
   為了報復,伊朗多次空襲了伊拉克的貯油區、補給品倉庫和機場。實施攻擊的飛機低空突入目標上空,以躲避雷達的發現。大多數飛機只是一次通過目標上空投彈,然后轉彎高速脫離,返回基地。這種戰術使伊朗的飛機能夠躲過伊拉克雷達的早期預警系統,該系統控制著大量米格-21和米格-23截擊機以及SA-2、SA-3和SA-6地空導彈。
   在報警及時的情況下,伊拉克的高炮和地空導彈確實打下了許多飛機,但由于伊朗飛行員受過美國的訓練,了解美國空軍和海軍在越南戰爭中躲避導彈的機動方法,因此許多伊朗的F-4和F-5能夠以機動擺脫伊拉克的地空導彈。
   雖然伊朗官方沒有宣布其飛機的損失情況,但據認為,在第一年的戰斗中,伊朗至少損失了100架飛機,其中大部分據說是伊拉克的高炮和輕武器所擊落,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事故和維護問題而損失的。
   伊拉克同樣依靠低空出擊戰術以躲避伊朗的雷達和“霍克”導彈,因而空戰很少發生。有時,擔任巡邏的戰斗機和前來突擊的飛機相遇時也會發生空戰,雙方互有損失。
   伊拉克空軍于9月22日發動了這場戰爭,在進行了初期的攻擊之后,伊拉克即將飛機疏散到了本國西部、科威特、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機場,以減少因伊朗反擊而招致的損失。后來,這些飛機多數又回到了原來的基地。
   伊朗對伊拉克機場的報復性反擊不斷取得了一些成功。1981年4月6日,伊朗的戰斗轟炸機轟炸和掃射了4個伊拉克空軍基地,包括離約旦邊界僅30英里的哈吉森,伊朗聲稱這幾次攻擊曾擊毀地面上的幾架轟炸機。
   伊拉克的戰斗轟炸機以及圖-22和伊爾-28轟炸機有時攻擊伊朗后方地區的目標,猛烈轟炸德黑蘭附近的一些大工廠。由于作戰損失和缺少零件,伊朗的雷達監視和指揮控制網的效能大為降低。
   這樣,伊拉克進行的絕大多數襲擊都沒有受到截擊機或“霍克”式、“長劍”式地空導彈的攻擊。在作戰過程中,伊拉克實施突擊的飛機大多被引向接近戰斗地域的目標,這是密切追隨蘇軍作戰綱要所采取的一種戰術,這種戰術要求空軍部隊為推進中的地面部隊提供近距支援。
   伊拉克戰斗機在空戰中曾幾度擊敗伊朗飛機。據說,伊拉克的米格-21裝備了法國制造的瑪特拉550“魔術”式紅外尋的導彈,這種武器比米格-21通常裝備的“環礁”式導彈有效得多。
   到1981年初,伊拉克損失的飛機估計超過了100架,其中多數是被高炮擊落的,有幾架則是因事故損失的。由于伊拉克不同于伊朗,仍可從法國和蘇聯購買飛機和零件,因此其大部分損耗能得到補充。
   1981年夏季和秋季,伊朗向伊拉克部隊發動了一系列反攻,取得了很大成績,其中包括9月下旬收復了阿巴丹。此后,小規模戰斗仍繼續進行,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取得真正進展。這場消耗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截至1982年年初,雙方大約陣亡7萬人,15至20萬人受傷。
   1982年3月,伊朗在波斯灣以北約150里迪茲富勒地區發動了一次大規模進攻。在一星期的激烈戰斗中,伊朗部隊推進了20多英里,擊斃或俘虜大約2萬伊拉克人,繳獲和擊毀了6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據報道,伊朗很節約地使用其剩余的戰術飛機,并主要使用攻擊直升機提供近距支援。伊拉克飛機則每天在戰斗地帶上空出動150架次以上。但據說由于高炮、高射機槍和SA-7導彈等地面防空火力的猛烈射擊,其有效性受到了影響。
   為了維持這場消耗性戰爭,雙方都需要重新補充武器和零件。伊拉克從蘇聯和法國獲得武器,從埃及和約旦得到訓練和后勤支援,從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灣國家得到金錢。
   在另一方面,伊朗由于受零件和彈藥禁運的影響,其大部分美國和英國制造的飛機、坦克、大炮和導彈都不能使用。以色列向伊朗提供了一些裝備和軍需物資,但由于伊朗的猶太人受到迫害和美國的壓力,使這一來源猶如涓涓細流。伊朗日益依賴利比亞、敘利亞和北朝鮮提供的武器,但是,這些國家提供的武器大部分是輕武器,只有有限數量的重武器,如大炮、坦克和飛機。
   然而伊朗也有其有利條件:大量的人力和宗教熱情。霍梅尼和忠實于他的將軍們分別在7月、9月、10月和11月發動了大規模的步兵進攻,但沒有占領多少地方,卻造成了成千上萬人的傷亡,主要是那些新入伍不久的十幾歲的少年兵。伊拉克已從早先的交戰中得到了經驗,更有效地使用了大炮、坦克、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作為報復,伊拉克猛烈轟炸伊朗的石油設施和波斯灣哈格島的外國油輪,并向伊朗出擊地區發射“飛毛腿”式地地導彈。
   盡管在夏季和秋季的進攻中傷亡慘重,伊朗又向迪茲富勒北部發動了春季攻勢。1983年2月初和4月進行的幾次攻勢取得了一些勝利。但伊拉克裝甲部隊在大炮、戰斗轟炸機和攻擊直升機的支援下再次阻止了這幾次進攻,并給伊朗軍隊以沉重打擊。
   1983年初,兩伊雙方從同一來源開始得到新的戰術飛機。埃及將其購買的大批中國生產的殲-6(米格-19)和殲-7(米格-21)提供給伊拉克,以便用來對付伊朗。這些飛機,加上到貨的法制“幻影”式F-1型、“超軍旗”式和蘇制作戰飛機,極大地增強了伊拉克空軍的實力。伊拉克飛行員的作戰能力一直在不斷提高,因為他們使用了“飛魚”式反艦導彈之類的新式武器,并且在法國、埃及和印度教官的訓練下改進了戰術。
   伊拉克還加強了對空防御系統,增加了“羅蘭”式和蘇制薩姆導彈以及數百門ZSU-23-4高炮。
   到1984年底,由于戰損和拆卸零件的原因,據估計伊朗可用于作戰的飛機只有不超過75架美制的F-14、F-4和F-5戰斗機。然而伊斯蘭革命空軍卻從北朝鮮得到了中國制造的殲-6(米格-19)戰術飛機,據報道還從以色列繼續得到零件和援助,從而能彌補數量不斷減少的美制戰術飛機之不足。伊朗空軍往往在交戰的初期很有戰斗力,但戰斗損失和沒有武器來源嚴重削弱了其參戰能力。這場戰爭已進行4年多了,但雙方仍在進行著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消耗戰。
   中東發生的戰爭并不僅僅限于當地交戰雙方。1981年8月,利比亞的兩架蘇-22“裝配匠”式戰斗轟炸機與正在為保護“尼米茲號”航空母艦進行空中戰斗巡邏的兩架F-14“雄貓”式戰斗機發生了空戰。
   “尼米茲號”當時正在地中海南部公海上、包括瀕臨利比亞的錫德拉灣,參加美國海軍第6艦隊發射導彈的演習。8月10日,利比亞戰斗機有40多次飛近或進入演習區域,受到“尼米茲號”和“福萊斯特號”兩艘航母上起飛的戰斗機的攔截,都被趕走了。
   第二天(8月19日)早晨,兩架執行空中巡邏的F-14在“尼米茲號”以南60英里發現了兩架利比亞的蘇-22“裝配匠”式。當這4架飛機接近時,一架蘇-22飛機從機翼發射架上發射了一枚導彈(可能是蘇制的“環礁”式)。
   F-14的飛行員看到了導彈的發射,雙機疏開以規避導彈。緊接著,F-14長機駕駛員,代號為黑色尖子的海軍第41戰斗機中隊中隊長克利曼中校和他的雷達攔截操作員文利特上尉以及僚機駕駛員穆津斯基上尉和他的雷達攔截操作員安德森上尉,與這兩架蘇-22交戰,并用AIM-9L“響尾蛇”式導彈將這兩架飛機擊落。
   F-14的飛行員們是根據正常的和平時期交戰規則做出反應的。按規定,飛行員在飛機受到射擊時可以進行自衛還擊。這一短暫的交戰之后,利比亞宣布,8架F-14襲擊了兩架正在例行巡邏的蘇-22,有一架F-14被擊落。
   空戰結束后,第6艦隊的演習繼續進行。利比亞的戰斗機繼續對演習地區進行監視,但未再發生事件。
   鑒于中東地區眾多的政治和宗教派別、石油的重要經濟意義和這一地區政治上的不穩定性,在今后的年代里,繼續在空對空、空對地的作戰中使用進攻和防御性的空中力量是不會令人感到驚奇的。
   中東作為一個戰場是值得人們注目的。這不僅是因為政權更迭在政治和經濟上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還因為它很可能成為武器生產大國先進的飛機、武器和戰術的極好的試驗場所,正如以前在中東和越南戰爭中的情形一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米格-23聞所未聞的故事
18小時空襲3國!以色列警告國際社會:你們管不了伊朗我來管
美軍挨炸、伊朗登上前臺,胡塞出擊、伊拉克卷入,中東亂局擴散!
以色列貝卡谷地戰役:現代化空戰的開始
貝卡谷地空戰
真主黨無人機被以色列擊落!準備發動恐襲,還是為伊朗導彈定位?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青县| 合江县| 吉安市| 莫力| 兴仁县| 贵定县| 德钦县| 贡嘎县| 彰化市| 晋城| 芦溪县| 洪湖市| 恩平市| 陆川县| 台中市| 九台市| 榆树市| 麻城市| 临桂县| 大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墨玉县| 轮台县| 旬邑县| 贵阳市| 古丈县| 莆田市| 鲁山县| 汪清县| 秦皇岛市| 湘西| 桃园市| 商城县| 启东市| 广宗县| 黄大仙区| 武宣县| 厦门市| 比如县| 文水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