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程,我做主
——《致教師》讀后感
最近一段時間自己開始拜讀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老師的全新力作——《致教師》,我開始重新思考自己這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以求讓自己和孩子們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題記
第三輯﹒愿我書寫一部教師的生命傳奇
你是自己教室的國王
——如何讓領導認可自己的探索?
【佳句摘抄】
1.每個老師都是自己教室的國王,關起教室的門,你就有了施展才華的空間,總是能夠做一些事情的。
2.用你學生的成長,用你自己的變化,來證明新教育的成果。當你開出一朵花,花香碟自來。
3.你強大了,整個世界都會向你低頭。
4.行動就有收獲,堅持才有奇跡。
【感悟反思】
今天朱老師談到的“如何讓領導認可自己的探索”這一話題,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扎根自己的教室,通過書香校園、理想課堂、卓越課程這些基本抓手,讓自己和孩子們通過新教育的開展得到真正的成長。
在我國基礎教育改革中,課程專家們一直在強調課程改革,認為課程改革才是教育改革的關鍵。目前絕大多數的一線教師還是停留在使用課程專家編寫的教材這個層面,自己也只是做了知識的復讀機,也僅僅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為此張志勇副廳長就談到:當教師敢于扔掉專家編寫的教材的時候,當教師敢于自己根據課程標準標開發自己的教材的時候,也許我們的教育真正迎來了一個春天。
鑒于此,結合自己所任教的物理學科,著力從兩個方面入手進行課程的改革:一是物理課堂回歸實驗室;二是課后作業從“做中學”入手。通過幾年的摸索實踐自己也深刻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盡管課程改革之路是非常艱辛的,可是為了孩子們的幸福未來,再大的風雨也要堅持做下去。正如張志勇副廳長所說:什么事情都要先干起來,干中學、干中試、干中悟,這才是培養和喚醒課程意識、培育課程能力的最佳路徑。
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切實讓孩子們得到健康成長,教師得到專業發展。
在這里,聆聽一線草根教師的教育心聲!
作者簡介:潘書朋,中學物理教師,在《當代教育家》、《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新課程評論》等國家、省級刊物、教育網站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0余篇。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讓物理教學回歸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所申報的教育部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榮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