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方法要科學高效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個建議》讀后感
建議:不要把學習之母變成后娘
復習方法要科學高效
原文:怎樣從教育學的觀點來正確地組織復習呢?首先,我建議考慮到學科和具體材料的特點。
在布置學生復習諸如物理、化學、代數、幾何這一類學科的規則、定律、公式和結論時,有經驗的教師總是主要地讓學生完成實際作業——練習、應用題、畫圖、制表等等。同時,教師特別注意:學生要想完成一道實際作業,他就得熟悉兩條或更多的原理。
如果學生在復習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從頭至尾地反復地讀,那就不僅會出現負擔過重現象,而且更重要的是材料的中心思想會被學生忽略過去,從而削弱了它們的教育作用。
應當教給兒童從教材中解脫出來——即放過細節,抓住要點。
還有一種復習方式。我在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的時候,始終遵循一種在我看來是很重要的要求:讓學生在每門學科的聽課筆記里畫一條豎線,在頁邊上留下一條空白地方,把那些必須永遠牢記的東西用紅鉛筆寫下來。
反思:今天和大師談到了“如何進行科學高效地復習”這一話題,這也是我們一線教師在平日教學過程中,一直在不斷探索的一個教學問題。學生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必然要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于是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復習也就成為了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下面結合自己物理學科的教學實際,談談是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高效的復習:
復習以物理情境和實驗現象為基礎
在以往的復習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對于物理概念、規律只是停留在識記的層次上,結果導致學生盡管對一些基礎知識背誦了,可是一到實際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知識與問題脫節的現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復習的方法不夠科學。
其實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為此在平日教學的過程中,自己一直在努力給孩子們創造條件進行實驗操作,這樣學生通過實際探究,就對于一些物理概念、規律有了深層次地理解。鑒于此,在引導學生進行復習的時候,建議學生對于每一個物理概念、規律,也必須腦海中又相對應的物理情境和實驗現象,這樣一來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就顯得游刃有余了。
要給學生進行題型地歸類高效復習
關于如何進行高效復習,大師還談到要“放過細節,抓住要點”。為此,在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學科復習時,一般不會簡單地讓學生一遍遍從頭到位看課本,而是給學生進行實際作業的訓練——題型歸類。這樣一來就會將一些物理概念、規律融合在這些題型之中,學生要想解決這一個個的題型,就必須將每個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進行熟練掌握,否則就不會順利解決這些實際作業。
這種題型歸類的復習方法,就可以將一些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整體化,從而將復習的效率提高,從而達到升華提高的效果。
總之,科學高效的復習方法可以將孩子們從教材中解脫出來,將復習不再看做是一件多么難做的事情。
在這里,聆聽一線草根教師的教育心聲!
作者簡介:潘書朋,中學物理教師,在《當代教育家》、《光明日報》、《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新課程評論》等國家、省級刊物、教育網站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50余篇。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讓物理教學回歸實驗室”的課題研究,所申報的教育部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榮獲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