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軍
所謂黨校教研咨一體化,就是在黨校教研一體化的基礎上,加入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要素,使得黨校教研工作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而展開,更好地發揮科研為教學和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職能,實現黨校教學過程、科研過程和決策咨詢服務過程的有機統一。上海市委黨校把它的內涵形象地概括為“教學出題,科研解題,答案進課堂,成果促發展”。根據黨校工作中的習慣提法,筆者把它總結為“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進決策”。從黨校深化改革角度看和科研工作“四個服務”的內在要求看,教研咨一體化體現了新時期黨校工作的發展趨勢,對推進黨校教學科研工作,順利完成大規模培訓輪訓干部的任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教研咨一體化是對新時期黨校科研改革的新探索。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黨校干部培訓工作的任務和內容及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黨校科研也發生了三個巨大的轉變,即由注重理論研究向注重現實研究轉變,由教研分離向教研一體化轉變,由服務黨校工作向服務全社會經濟社會發展轉變。
近年來,黨校科研工作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抓調研、做課題,以此來推動教學改革,促進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已經成為黨校科研的重要特色。一些黨校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包括國(省、市)情研究所、輿情調研機構等,專門負責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研究、重大問題專題調研、熱點問題社情民意調查等,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一些優秀的成果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進作用,甚至為中央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了依據。當然,由于硬環境和軟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各地黨校教研咨發展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在咨的環節上,不少黨校尚未有實質性的突破。因此,提出教研咨一體化的理念,促使各地黨校把教、研、咨三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三方面的工作互相促進,一體化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二、推進教研咨一體化的難點和主要思路。
教研咨一體化工作的復雜和困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直接支持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比較難。黨校對黨委政府決策的服務,可以出現在決策前、決策后、和決策實施過程中。決策前主要是通過調研提供依據,實施中主要是宣傳解釋,決策后主要是總結和調整。目前,黨校要做好這些服務工作,還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進。二是黨校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制約。目前,黨校的教研人員大多來自高校,對黨委政府具體工作和調研還缺乏了解。基層黨校教研人員數量較少,工作任務比較繁重,時間、精力和經費難以保障,而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工作又比較復雜,需要深入基層、民間去做細致而煩瑣的工作,需要先進的統計分析手段,所以工作難度比較大。三是教咨二者的結合比較困難。教學需要的專題經過研究能否進決策?為領導服務的研究是否可以進課堂?一項科研成果怎樣向課堂和決策兩方面轉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目前尚未發現比較成功的經驗。但目前全國黨校系統在科研方向上普遍重現實、強服務的調整,給教研咨一體化的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黨校的教學科研工作者,必須敏銳地把握目前的形勢和機遇,努力探索教研咨一體化的實現機制。
根據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筆者認為要實現黨校教研咨一體化,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積極引導。推進教研咨一體化是一項總體性戰略,要以改革精神和用新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做好四個方面的引導工作:一是科研方向上進行引導,樹立以為教學和黨委政府決策服務的科研方向;二是在科研工作重點上進行引導,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工作;三是科研課題上進行引導,對科研課題設置、立項等環節進行有效指導,促進教研咨三者的結合;四是在發揮教師理論優勢和學員實踐優勢上進行引導,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彌補黨校科研力量的不足。
2、課題帶動。實現教研咨一體化的關鍵在科研。“研”是“教”和“咨”的基礎和保障,科研工作做不好,為教學和黨委政府決策服務只能是一句空話。鑒于教研咨一體化問題的性質,實施課題帶動戰略,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是實現教研咨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當前,課題研究已經成為黨校科研最重要的抓手。黨校的課題研究,涉及各級社科規劃課題、軟科學課題、黨委政府及部門委托課題、各類企業委托課題、各級黨校系統課題等,課題來源非常廣泛。黨校承擔的這些課題,大都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應用性研究課題,需要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來完成,本身就具有教研咨相結合的特性。有些具有一定超前性和決策參考價值的課題,既可以轉化為教學專題,也可以供各級黨委政府決策參考。課題帶動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上海市委黨校在校級課題中專門設置了教研咨一體化課題,單獨進行招標、立項和管理,效果不錯,各黨校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和自己的研究能力,選擇和創新課題帶動的具體形式,促進教研咨三者的有機結合。
3、機制保障。教研咨一體化的運作涉及到黨校教學管理和科研管理兩個部門,必須建立科學的運作機制,才能保證教研咨一體化的實現。首先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要從管理體制上保證科研處和教務處的密切協作,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計劃相互為用,信息資料交流共享,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的開展要相互結合,教學考核和科研考核同步進行。要保證專職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活動的時間,力爭做到以前提出的“三三制”,即在專職教師整體上形成三分之一時間授課、三分之一時間從事科研、三分之一時間到實際部門調研或掛職,為實施教研咨一體化創設平臺。其次,要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對教學和科研的管理,必須進行嚴格的量化考核。在經費補助、職務晉升、職稱評聘、考察學習、外出進修等與教研人員利益密切相關的方面形成硬約束。在成果的認定上,將低水平重復與高層次突破成果嚴格區分開來,將學術類成果與應用類成果區分開來,對實現教研一體化和教研咨一體化的成果,要給予重獎。再次,要建立廣泛的合作機制。教研咨一體化的運作,涉及黨校干部培訓、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黨校科研工作等方面,單靠某個黨校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根據黨校的工作實際,要展開四個層面上的合作:一是與政策研究部門密切聯系與合作,主動貼近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二是善于利用黨校學員這一寶貴資源優勢,開展多層次科研合作;三是黨校加強合作,發揮黨校系統整體優勢;四是整合校內資源,對重點課題、重大問題實施集體攻關。建立起這四個層面的合作機制,教研咨一體化的工作就會變得容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