貍貓換太子的故事,被小說、戲劇、電視劇一再炒熱,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歷史上到底有沒有貍貓換太子這件事,有人考證,說是子虛烏有。筆者閱讀《中國后妃全傳》,在讀到宋代后妃傳略這部分時,就這個問題從中捕風捉影,覺得捕風有風,捉影有影;再參照宋史相互印證,還是有一些事實依據的。當然,太子不是用貍貓換的,沒有文學戲劇描寫的那么傳奇,那么吸引人。
這個故事共牽扯到四個人物,即宋真宗趙恒、宋仁宗趙禎兩代皇帝,還有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劉娥、宸妃李氏兩位后妃。宋真宗趙恒的前兩任皇后潘氏、郭氏,相繼病逝前所生的兒子都夭折了。劉娥是宋真宗趙恒的第三任皇后,還是在做德妃時的她,與宋真宗趙恒臨幸的侍女李氏同時懷孕,但劉娥的孩子一生下來也夭折了,便強行抱走了李氏剛剛生下的兒子,自己哺養,對外聲稱是自己所生。——這個兒子就是后來的宋仁宗趙禎。
如果僅僅是這樣講歷史事實,那也太簡單了。事情總得有個來龍去脈。
故事還得從皇后劉娥說起。
劉娥生在四川成都,小時候相士說她有后妃之相,但她的家人并沒有把相士的話當真,十幾歲時便把她嫁給了一個叫龔美的銀匠。因為生意不好,龔美就把劉娥帶到了京城開封,繼續操持銀匠的老本行。劉娥不僅容貌出眾,還打得一手花樣百出的小鼓。為了給丈夫招攬生意,便在丈夫小攤邊表演,一時名聲大噪。
時為襄王的趙恒,聞名微服去大街上觀看劉娥表演,被劉娥的美貌吸引,一見鐘情,便派人從銀匠龔美那里買來劉娥,成了趙恒的侍女,受到專寵。宋太宗得知后,非常惱怒,認為趙恒此舉有辱皇室名聲,強令送還。趙恒陽奉陰違,將劉娥藏在別處,謊稱已經送走,從此兩人暗中偷情,往來長達十余年。
公元997年,趙恒即位,立即招劉娥進宮,封為美人,不久又晉為德妃,暫且按下不表。接下來,該說宸妃李氏了。李氏原來只是劉娥身邊的一位侍女,史書上對她的記載很少,只說她端莊寡言。身份非常低微的她能與真宗趙恒結合,純屬一次偶然。有一天,真宗趙恒在劉娥處說要洗手,李氏便端來浴盆侍奉,趙恒忽然發現,恭立自己面前的這個侍女膚如凝脂,容貌尚好,不免心動,就問起話來。向來寡言的李氏話卻多了起來,說她夜里做了個夢,夢見一位神仙說要做她的兒子。“兒子”二字牽動了趙恒的心思,就讓李氏當夜侍寢,遂有了身孕。同時,德妃劉娥也聲稱懷上了龍脈。李氏懷上身孕生下龍子被劉娥強行奪走后,真宗只給了她一個才人的最高名份,直到兒子仁宗在位,太后劉娥掌權,李氏即將去世前才被封為宸妃。
這里有個問題引起了筆者的思考,劉娥在真宗當皇帝之前就和他生活過十余年,當時都在生育高峰年齡,為什么劉娥沒有生育?而在李氏懷孕的同時,她也宣布自己有孕了,這到底是劉娥與真宗密謀借腹生子的把戲,還是純屬一個巧合?所以,劉娥是否曾經真的懷孕,還是一個疑問。
上邊已經說過仁宗降生以后的事了,不多贅述。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宋真宗趙恒不顧眾臣反對,立他念念不忘舊情的劉娥為皇后。十年后,真宗去世,仁宗趙禎即位,時年只有十一歲。太后劉娥垂簾聽政,執掌了朝廷大權。此后,劉娥與李氏之間的關系到底如何,史書回避不記,歷來說法含混,莫衷一是。
有兩種說法見于后人補記或野史。一說,李氏被劉皇后軟禁,獨居冷宮,郁郁而終;另一說,劉太后雖然奪走了李氏的皇子,但對她還是非常優待的,理由是,劉娥像呂后一樣掌握朝政大權卻沒有殺掉李氏,并封李氏為宸妃,在李氏去世后還給予了最高規格的葬禮。這段姐妹情,難辨真假,至今仍是一個謎,不好妄加猜測。
公元1032年,宸妃李氏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太后劉娥原打算按一般宮人之禮安葬,丞相呂夷簡聽說后,馬上去見劉太后,提出應按皇后規格厚葬李氏,劉娥未加重視。呂夷簡便大聲說道,難道太后您不想保全劉氏家族嗎?這句話如同當頭棒喝,點醒了劉娥,于是降下懿旨,按皇后禮儀安葬了李氏。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劉娥的這個決定是非常英明的,保證了她身后得以享受的一切殊榮和劉氏家族的安全。
公元1033年,太后劉娥去世,時年六十四歲,謚號“章獻皇后”。這時,燕王趙元儼,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那個八賢王,對宋仁宗趙禎說出了宸妃李氏是其生母的實情。兒子宋仁宗心懷悲痛,追尊生母李氏為皇太后,謚號“章懿皇后”,使李氏直到去世一年之后,才終于讓世人知道了事實真相,得到了親生皇子和趙家皇室的承認,恢復了她生前就應該擁有的名份和地位。
李氏的哀榮來得太遲,令筆者唏噓不已。后宮深似海,有多少凄楚的故事被歷史湮沒,不為我們所知。我們只能從浩瀚的歷史記錄中,去發現一些蛛絲馬跡,而且還不能肯定和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