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青樓”一詞,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妓院。其實,“青樓”作為妓院的代名詞,是唐宋以后的事,原先,“青樓”是指帝王的住所。
據《南宋書·東昏侯紀》載:“世祖(齊武帝)興光樓,上施青漆,世謂之青樓。”后來清代袁枚根據這段記載,在《隨園詩話》中說:“齊武帝于興光樓上施青漆,謂之青樓。”并指出“今以妓院為青樓,實是誤也。”可見,青樓原是帝王之居。
在漢魏時期,青樓一詞是褒義,原意是“青漆粉飾之樓”,僅僅是比較華麗的屋宇,有時甚至作為豪門之家的代稱。正因為此,三國時的曹植有詩云:“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唐代的駱賓王也曾有“大道青樓十二層”的詩句。原來都是稱譽帝王、豪門所住宮廷樓閣之富麗華貴的。
或許是華麗的屋宇與艷麗奢華的生活有關,所以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變化,開始與娼妓有了關聯。最早稱妓院為青樓的,是南梁劉邈的《萬山采桑人》一詩,其中有“娼女不勝愁,結束下青樓”的句子。此后的文人墨客們便以訛傳訛,皆稱妓院為青樓了。唐以后,青樓的意思成了專指煙花之地了。元代有一本記載妓女生平事跡的書,就叫《青樓集》,明代有一本《青樓韻語》,清代有一本《青樓夢》,都寫的是妓院的事。
青樓風光,從唐宋的許多艷詩艷詞里都可以讀到。意大利的旅行家馬克·波羅也記載過元朝杭州的青樓風光。而明代最有名的青樓,要算是秦淮河畔的十六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