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我舌頭兩邊有齒痕是怎么回事?你問我舌頭脹不脹又該怎么看?別急,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
之所以把這兩種舌像放在一起講,因為臨床上經常會相兼出現,當寬和脹同時出現時,意義是一致的。
寬舌
寬舌,是指舌體左右兩邊的寬度明顯增加,甚至有齒痕或者贅生物。
引起寬舌的原因,一是脾腎陽虛,氣化失常,津液輸布障礙,體內水濕停滯。如下圖1、2。
圖1
圖2
二是肝氣不舒。舌的左右兩邊屬肝膽所主,所以兩邊特別寬的人要注意疏肝理氣,如圖3;
圖3
如果寬到有贅生物樣出現,要注意查肝膽B超——后一點在張堅大夫的書里已經提到過了。
脹舌
脹舌,是指舌體上下的厚度明顯增厚腫脹,可以見到舌體有明顯隆起、舌邊折角變鈍,有時需要從側面觀察加以佐證。
引起舌脹的原因,一是中毒,包括化學品、藥物中毒,如農藥、烏頭、附子等;以及自身代謝產物中毒,如危重狀態時的酸中毒。
圖5這是一名女性濕疹患者,曾在前醫處用過大劑量長時間的含有附子的復方湯藥,結果不但濕疹沒好,還添了個舌頭腫脹滿口的問題,病人自己都覺得舌頭在嘴里轉不過彎來了,這個舌實際是既寬且脹的。這就是濫用誤用溫補造成的“重門深鎖”,邪熱深重,治療必須抽絲剝繭,將邪熱從內一層層透發出來。不過患者年輕,用的是銀翹三仁湯加減,效果還是挺快的,第二周來復診舌頭基本恢復了正常的形狀(圖6)。
圖7是一名2型呼吸衰竭、酸中毒的老奶奶,在轉送ICU前的舌像。舌質腫脹而缺乏津液,舌色紅,舌體老,幾乎沒有舌苔,這是陰陽兩虛而邪毒郁閉的危重之相。
二是濕熱或者痰飲郁閉在內,造成腫脹。這樣的舌,如果有厚膩的舌苔,都不難判斷,但相當一部分患者舌苔可以是薄白甚至干凈的,非常容易被誤認為陰虛,會導致治療方向的南轅北轍!這一誤判在臨床相當多見,再次提醒:單純陰虛的舌體一定是瘦小而薄的。
治療第二種情況的脹舌,除了要清化濕熱和痰飲,還要注意氣機的宣降和通暢,氣機通暢,則水濕痰飲等代謝產物才能順利排出。
條暢氣機中包括了肺氣、脾胃、三焦、肝氣各方面,現在臨床上一講氣機,都容易想到“疏肝理氣”而忽略肺氣的開宣。
肺為水之上源,開宣肺氣恰恰是清代名醫葉天士最為得心應手的,其治療肺痹、腸痹、郁證、伏暑、濕溫等都有不少經典的搭配,如杏仁、枇杷葉、瓜蔞皮、郁金、化橘紅、桔梗等。
其實再往上溯源,葉天士也是從明代醫家繆希雍“宜行氣不宜降氣”處得到的啟示,將其在血證的運用推廣運用到了更大的范疇,堪為活學活用的典范。
圖8
圖8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舌,自己也是醫生,曾囿于消渴下消之偏見,迭用腎氣丸、六味地黃丸,餐后仍然高達10mmol/l左右,經過我們好幾位醫生的共同討論,認為當前首要矛盾是脾虛水濕停滯郁閉,用胃苓湯化裁數月,待中焦打開后再間或加用低劑量的腎氣丸扶助腎陽,空腹及餐后血糖均恢復正常,面色也由原先的黯黑轉白,確如陳瑞春先生提出的面色發黑或有黑斑,是“水色”而非“腎虧”。此后他本人亦用此法治療其他這樣舌像的糖尿病患者,守方數月,有確效。
聲明:
· 本文來源于沈凌波醫生的原創,原載于蕉窗雜話微信公眾號。歡迎喜愛傳統文化和傳統醫學的讀者交流、分享,也希望大家尊重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