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病是多種惡性腫瘤的總稱,以臟腑組織發生異常增生為其基本特征。臨床表現主要為腫塊逐漸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質地堅硬,時有發熱,并常伴見,納差,乏力,日漸消瘦等全身癥狀。癌病的發病原因是機體抗御疾病能力(即正氣)低下,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夺t宗必讀》有云:“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人體正氣不足,促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產生氣滯、血瘀、痰凝、濕濁、熱毒等病理變化,蘊結于臟腑組織,相互搏結,日久積漸而成癌病。
癌病應中西醫結合互補綜合治療。中醫藥結合現代治療方法可以提高癌病患者的生存質量、生存期和減輕放化療毒副反應。下面舉例說明一下。患者,男,乏力胸悶伴咳嗽咳痰,胸部CT檢查發現右肺下葉有一圓形軟組織影,邊境清楚周圍有短毛刺。后經氣管鏡檢查診斷為右肺鱗癌。行右中下肺葉切除術,術后病理報告:右肺下葉腺癌,右肺中葉鱗癌,無淋巴結轉移。術后切口愈合良好,行化療6個周期,同時予止吐、升白藥物及免疫調節劑。現癥見咽干口燥,五心煩熱,夜間盜汗,干咳少痰,胸悶氣短,疲乏無力,舌淡、苔黃膩,脈弦細。西醫診斷:右肺下葉腺癌,右肺中葉鱗癌。中醫診斷:肺積,證屬氣陰兩虛,痰熱壅肺。清肺化痰,益氣養陰,兼祛邪消癌,用藥:生黃芪、白術、茯苓、沙參、麥冬、鱉甲炙、女貞子、山慈菇、仙鶴草、金養麥、苦參、雞內金、百合等,用藥一段時間后,胸悶緩解,體薄稍膩,脈弦細。原方加天花粉、魚腥草、澤瀉等,用藥后,患者自感痰量明顯減少,痰色轉白,體重增加,后隨癥加減,堅持服用。一般情況尚可,生活自理,定期復查,未發現遠處轉移灶,局部未發現復發。
肺癌是因虛而病,因虛致實,是一種全身屬虛、局部屬實的癌病。肺癌的虛以陰虛、氣虛為主;實不外乎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等病理變化。治療以扶正為主,佐以消癌。功不宜過,補不宜滯。用藥不可過于滋膩苦寒。要處處注意保護胃氣。故本方以黃芪、白術、茯苓、沙參、麥冬、鱉甲足、女貞子、百合等益氣養陰、潤肺生津,以顧護肺胃;澤瀉、山慈菇、金蕎麥、苦參等苦寒藥物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仙鶴草祛瘀通絡止痛,共奏扶正固本、抑毒抗癌之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