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概沒有哪個民族沒有本民族的諺語,但是,像蒙古族這樣喜愛諺語,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離不開諺語的民族恐怕也不多見。蒙古族認為“井水里沒有魚蝦,諺語里沒有假話”,“水滴聚多成大海,諺語聚多成學問”,“馬頭琴會說話,好諺語會勸人”,“始步走對了,會取得長進;名言照辦了,會得到教養”。因此,他們用諺語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凈化靈魂,磨煉意志,教育子女,激勵后進,表達愛情,撫慰心靈,抗爭逆境,警策人生,歌頌真、善、美,鞭笞假、丑、惡。真可謂把諺語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草原,我們就是天!
馳騁的馬,能走遍草原;
努力的人,能實現志愿。
遷移牧場,最好是綠草地;
要聽勸告,最好是父親的。オ
搬家之前要看草場,
安家之前要看環境。
雖是美麗的草原,也要小心它的泥潭;
雖是漂亮的情侶,也要注意她的思想。
水草豐美的地方,鳥兒多;
心地善良的人們,朋友多。
朋友多的人大如草原,
沒朋友的人小如手掌。
美麗的草原,也會長毒草。
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成才;
畜能熟悉草場才會長膘。
放牧牛馬草地好;
議事談心朋友好。
母親的心在兒子身上,
兒子的心在草原上等等。
與其向神祈禱,
莫如養好牲畜。
沒有草埸就沒有畜牧,
沒有畜牧就沒有吃喝。オ
你要吃肉,就得放牧;
你要吃餅,就得耕作。
肥壯的畜群,也要防止掉膘。オ
沒有搭好的氈包住不得,
沒有根據的話語聽不得。
人是老實的好,
畜是肥壯的好。
養只羔羊能吃肉,
養只豺狼害自己。
暴君不可以為王,
豺狼不可以牧羊。
別在綿羊群里逞好漢,
別在好漢面前當綿羊。
別為掉一根牛毛就把一鍋奶油倒掉;
別為犯一點錯誤就把一生事業毀掉。
沒有看見山,先別忙撩起衣襟;
沒有看見水,先別忙脫掉皮靴。
羊挑草埸必掉膘,
人挑飯食必瘦弱。
烈馬怎么跳也毀不了鞍;
駱駝怎么跑也上不了天。
羊羔的創傷能醫治,
姑娘的創傷難醫治。
小氈包也能生出大學者來,
大力士不一定是摔跤能手。
說偷駱駝的人頭上有草,
偷羊的人就摸自己的頭。
這是牧民對生活的感悟和體會。
無角的牛愛打架,
無才的人好挑剔。
沒有奶水的乳牛愛叫喚,
不會做活的女人愛咋唬。
別人身上的虱子看得見,
自己身邊的駱駝看不見。
貧門出好漢,
駿馬出良駒。
好馬登程奔到頭,
好漢做事做到底。オ
良驥,由于跑得快才出名;
好漢,由于勞動好才揚名。
好漢全憑志剛,
好馬全憑體壯。
好馬走路平穩,
好漢說話有準。
好漢不以暗箭傷人,
好馬不在備鞍時踢人。
好人說一句就明,
好馬加一鞭就快。
馬好不在鞍,
人美不在衫。
在飛翔中識別雄鷹,
在奔馳中識別駿馬,
在疆場上識別勇士。
馴馬要從馬駒開始,
育人要從孩童抓起。
騎馬要備馬鞍,
學習要有恒心。
知識是一匹無私的駿馬,
誰駕馭它,它就屬于誰。
馬要拴在顯眼處,
事要托付可靠人。
破衣里面有圣人,
破鞍下面有駿馬。
逃馬和逃馬成群,
走馬和走馬結隊。
人在甜言中易栽跟頭,
馬在軟地上易打前失。
顛狂的馬容易失蹄子,
慌張的人容易出亂子。
酣睡時別忘槽頭的馬,
無事時別忘身邊的刀。
追逐狐貍累死馬,
貪吃骨髓折斷刀。
醉馬草開花很好看,
駿馬吃下去會斷腸。
供起來是佛,
玩起來是泥。
供奉就是佛,
打碎就是土。
泥多,佛爺大;
肉多,湯油大。
沒有人的地方就沒有神佛,
沒有佛的地方也沒有鬼怪。
失去良心的人,像泥神一樣,空有一副架子。
有佛之地鬼怪多,
有福之地罪孽多。
死牲畜的地方野狗多,
辦喪事的地方喇嘛多。
遇到災難喇嘛發財,
遇到雪災野狗腸肥。
吃賄賂的贓官兇惡,
吃齋飯的喇嘛兇惡。
癩瓜兒的籽多,
壞喇嘛的經多。
沒帶籠頭的毛驢嘴巴硬,
不會念經的喇嘛口氣大。
不會念經的喇嘛怕道埸,
不攢皮毛的婆娘怕天寒。
沒有乳汁的母羊,希望把羔拴上;
不會念經的喇嘛,希望隨眾幫腔。
絨毛短的山羊怕寒冷,
不懂經的喇嘛怕念經。
喇嘛若是計窮智竭,也會咒罵佛爺。
好事到來,偏說是喇嘛念經的功勞;
災禍到來,硬說是自己做孽的結果。
單偶句
不帶韁繩的馬,
不著邊際的話。
出力的是黑牛,
吃油的是木車。
肥牛駿馬多了好,
閑言濫語少了好。
復偶句
如果做了壞事,騎上鴻雁也逃不出去;
如果犯了錯誤,跨上白鶴也躲不過去。
坐騎的好壞,越嶺的時候才能看出,
朋友的好壞,遇難的時候才能看出。
善走的馬,也有失蹄的時候,
善說的人,也有說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