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氣溫驟降,11月15日,左腳掌外側(cè)莫名其妙的痛了起來,以為是受了傷,擦了點黃道益的活絡(luò)油。不見好轉(zhuǎn),晚上睡覺時,腳痛得難受,一夜難眠,便認定是痛風復發(fā)了(痛風只是一個名詞,估計是受了風寒)。
16號,由于有以前的經(jīng)驗,這次也沒什么好擔心的。分別買了桂枝芍藥知母湯和烏頭湯回來,先煎烏頭湯,后煎桂枝芍藥知母湯,間隔著服用,但水放得太多了,各喝了兩次后,余下的藥太多,只好將藥混在了一起服用。服藥之后的第一個反應(yīng)是小便特頻,這天晚上,睡得比較安穩(wěn),沒有前天痛,只是起來了兩次,覺得很熱,但不出汗。
心想:這方子里,麻黃、桂枝、生姜,辛溫的藥好多,怎么不會出汗呢?反而利尿?
17號早上,服用的是前一天余下的藥。11:30左右,服用新煎的藥,這次,是將兩個方合在一起煎的,將重復的藥材拿了出來。下午,奇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忽然感到很冷,怕風,腳也越來越痛,實在受不了,連忙鉆到被窩里,不經(jīng)意間,兩腳碰在一起,右腳將左腳冰得受不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整個左半身包括腿、手、軀干部溫度高,發(fā)燙,而右半身卻發(fā)涼。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呢?
記得劉渡舟老先生曾有治過左半邊出汗,右半邊不出汗的醫(yī)案,認為是陰陽不和,用的是桂枝湯,我的情形有點類似,也應(yīng)該用桂枝湯來調(diào)和,而這個桂枝芍藥知母湯也基本上包含了桂枝湯,按理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啊。一邊在腦里思索: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哇!完了,原來我忘記放生姜了!
趕快直接在藥液里放入生姜,重新煮開。喝完藥,沒過多久,兩邊體溫正常了,晚上,腳也沒那么痛了,快天亮時,胸口還出了點微汗。這一天,小便次數(shù)沒有前一天多了。
真沒想到:小小的幾片生姜,在這個方子里,竟然有這么大的威力!
而在一些方劑書上,也沒有看到此種解說。桂枝湯里面,說到生姜的用處,也只是辛溫散寒。而沒有提到不用生姜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
看來經(jīng)方真的是不能隨意加減,真的是很神奇!
如果不是忘記放生姜,可能永遠也不會有這種體驗。
將這次的病案接下去:?剛開始,只是腳掌痛,用過烏頭湯和桂枝芍藥知母湯后,痛處卻不固定了,腳踝開始痛了,一會這邊,一會那邊。而且左手脈還是很弱,左小腿開始肌肉萎縮,變得軟塌塌的。?生病有一個好處,便是有充分的理由和足夠的時間躺在床上看書。?無意中翻到了李翰卿的醫(yī)書,里面有關(guān)于痹證的診治,仔細一看,哇!原來小續(xù)命湯可以威風八面的!?立馬開方:小續(xù)命湯倍防風?這個方子共吃了十多劑,一天一天見好。終于可以下樓梯了,終于可以走路了。?走路歸走路,我卻發(fā)現(xiàn)自己好象變得一只腿長,一只腿短。?有一個晚上,在外散步時,發(fā)現(xiàn),用左腳踮不起來,腳掌完全用不了力。難怪是跛著腳走路的。?看JT叔叔的一些東西,他說久用麻黃會令人虛。這話我相信,我自己這一向不是變虛了嗎??于是開方黃芪建中湯,跑到新華都,還買到了麥芽糖。?這個湯,真的好喝,只是心中總有個疑惑,方中如此大量的芍藥,我能用嗎?好象不對證啊。芍藥不是小大黃嗎??雖有這個疑問,但還是照樣喝。?沒幾天,左腳可以用力了,走路也不跛了。?還有一個意外的好處:身上的脂肪瘤變得更小了。?而且大便變得很好,只是顏色比較深,不知是何緣故。?大約吃了十來劑時,有胃脹的感覺。大約是太多甘藥的原因。?于是停藥。?停藥兩天,比較怕冷,里三層外三層,還是冷。因為吃了這么久的藥,也不想再開方了。?再過兩天,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