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豆沫的看過來,非常的容易
文/孫新合
作為地道的河南人,我不但喜歡喝胡辣湯,還比較喜愛喝豆沫。
他的湯汁和胡辣湯相似,粘而不稠,色澤方面,明顯比不上胡辣湯的艷麗,略顯乳黃,在味道方面,沒有任何的辛辣,只有濃郁的淡香。
現在已經進入隆冬,早上來碗豆沫,配上油條,茶雞蛋,吃完后,整個身子熱氣騰騰,特別的舒爽。
櫻桃好吃樹難栽,同樣,豆沫好喝不容易做。
首先,要選用優質的小米,經過水泡,達到手指能捻碎的程度,然后加入焙制的花椒大料,用石磨磨成米漿。
花生米泡發,拿菜刀拍碎,黃豆泡發后,煮熟再做成豆瓣,豆腐皮,海帶切成細絲,白芝麻炒黃,菠菜洗干凈,切成均勻葉片備用。
在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入花生米,豆瓣,海帶絲,精鹽,煮上幾分鐘,把小米漿順著鍋沿倒入,隨即加入粉條,聞到香味,再放入豆腐絲,菠菜,起鍋時撒入芝麻。
不難看出,豆沫的原材料很容易獲得,但制作工具并不是隨手能拈來的。就算有,期間對各個環節不見得都能把握精準,稍不留心,就徹底的廢了。
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我對豆沫始終念念不忘。曾經嘗試著做多次,雖然也稱得上成功,但總覺得有點不盡人意。
現在終于好了,隨著深加工的發展,豆沫的制作已經成為龍頭產業,在繁榮當地經濟的同時,也給眾多吃貨帶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眾多的產品中,我和不少老鄉認為,河南逍遙老楊家豆沫相當不錯。他的配料全,口感好,量也足,還經常做促銷活動,價位更能讓人欣然接受。
每包豆沫粉總計300g,分為5小袋。三五口的人家,每次做的時候,選用一小袋即可,太多就是浪費哦。
到市場上買來豆腐皮,切成細絲,在這方面,我的刀工還是很棒的。花生米提前泡上,然后去皮,要不然豆沫的顏色就會變紅。不過,不會影響口感。
至于粉條,首先要截斷,便于盛到碗里,另外,更是有重要提醒,必須提前泡軟。否則,會延長燉制時間,最終導致糊鍋,那樣的話,鮮美的豆沫就玩完了。
提前把花生米,豆腐絲,海帶絲,黃豆(沒有的話不放)放入清水里煮,水沸后,取小袋豆沫粉,涼水稀釋后倒入鍋內,迅速拿勺子貼著鍋底均勻攪動。
湯汁變稠,有了粘度,放入粉條,等到湯汁起泡,下入菠菜,稍微煮下就大功告成。當然,根據個人喜好,可淋上芝麻醬。
當然,豆沫是談不上大餐的,就是小吃罷了。不過,你千萬不能小看了他的存在。小吃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吃,經濟,實惠。這也是他經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真的,河南有很多風味小吃,豆沫也很普通。有意思的是,有不少外地朋友不知道,還有人認為河南的飲食太過于簡單化。
其實呢,中原地帶的飲食文化真的博大精深,他可能沒有其他知名菜系那么精致,但是卻有著獨到的特色。對豆沫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體驗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