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爺爺奶奶對孫輩的“隔代親”是讓許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傳統的育兒觀念和僅有的一個孫子讓許多爺爺奶奶關愛超過了應有的范疇。
面對這種情況許多父母大多想改正也沒有更好的措施,只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殊不知,父母的放縱其實是害了孩子的毒藥。
點擊加載圖片
讓孩子多吃肉就是愛孩子?一味地給予在孩子眼中就是理所當然
小區里有一位老奶奶,常常接送孫子上下學,一般在孫子放學之后都會帶著他到樓下的面館吃面。
老奶奶有個習慣,每次來這家店吃時總喜歡把碗里的牛肉夾給孫子,看著孫子大口吃著牛肉面,老奶奶的臉上會露出滿意的笑容,因為孫子吃得香,她也就開心。店家看到這一幕,也只是笑著搖了搖頭,不好說什么。
后來有一天,老奶奶去點餐時,店家說為什么不直接把你的牛肉放到孫子碗里呢,這樣你也比較方便。老奶奶想說的也對,便答應了。牛肉面很快做好,奶奶把兩碗牛肉面端到了孫子面前,然后笑著對孫子說:“快吃吧,吃完了我們回家?!?/p>
點擊加載圖片
沒想到孫子卻遲遲不動筷子,兩眼直直地看著奶奶。說道:“你碗里的牛肉呢,是不是偷吃了??!?/strong>
奶奶一聽笑著說:“奶奶已經把牛肉給你了,快點吃吧。”
孫子聽了卻生氣地說:“你騙人,剛剛你在那兒站著干嘛,肯定在偷吃牛肉,不想給我吃就直說?!?/strong>
奶奶一呆,趕緊解釋說:“我剛剛和店家說直接把牛肉放到你碗里了。”
孫子一聽,卻不樂意,直接擺起了臉色,直接把筷子往桌上一撇,不吃了。奶奶無奈起身,走到店家窗口說:“都是你們惹的好事兒,還不快給我重新煮一碗牛肉面?!?/p>
店家卻搖搖頭說對不起,今天我不賣了。奶奶準備發火,但想了想,轉頭就回到座位上,拉起正在哭鬧的孫子往店外走??粗鴥扇穗x開的身影,店家無奈地搖了搖頭。
但沒過一會兒,一個中年男子帶著這位奶奶和孫子重返店里,走向窗臺。在桌子上甩出一百元,大聲說道:“快給我上三碗牛肉面,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兒子他愛怎么吃怎么吃,關你屁事,快點做,否則以后我天天來鬧事兒,讓你的店開不下去。”那老奶奶也在旁邊兇神惡煞地盯著店家。
店家收下錢,端了三碗牛肉面上來,父親將肉都放到兒子的碗里。孩子見狀吃得津津有味,等孩子吃完后,然后大搖大擺的帶著孩子走了出去。看得旁邊的客人和店家皺起了眉頭。
點擊加載圖片
滿足孩子所有的愿望真的是愛孩子嗎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有限制,不能是孩子想要什么就來說什么,也不能做孩子蠻橫不講理的靠山。
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個父親尚且如此行為,教出來的孩子也可想而知。簡簡單單的一碗牛肉面,卻讓孫子做出如此行為,絲毫不懂得尊敬老人。年幼尚且如此,長大了那還得了。
作為父母來說,孩子是自己的生命延續,是他們最親的人。所以他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過得差。這本無可厚非。
可是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孩子,包括自己的幸福。這真的是愛嗎?
不,這是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選擇溺愛,無視孩子的過錯,在當今的中國家庭并不少見,所以教養出來的孩子脾氣古怪,毫無禮貌,不懂尊敬。
點擊加載圖片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才能避免毀了孩子的人生
1)包容要有度,喜愛要有止
孩子還小從來不是犯錯的天然理由,即使孩子真的小,父母也應該為孩子的錯買單。
現在大部分家庭不管孩子做出了什么事情,都無下限的包容孩子。如果給別人添了麻煩,都會說一句他還小,他還是個孩子,他不懂事兒。
導致孩子們認為不管出了什么事情,我都不用承擔,反正我還小。這樣的孩子性情古怪,以自我為中心,最后出了家庭,交不到朋友處處碰壁,很難在社會生存。包容要有度,喜愛也別變成溺愛。
點擊加載圖片
2)不要輕易給孩子想要的東西
經??梢钥吹胶⒆酉胍裁醇议L就會去給他做到,小到禮物玩具,大到名牌衣服。絲毫沒有讓孩子體會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讓他們太輕易地得到想要的東西,認為不用努力也可以獲得。這樣的孩子沒有上進心,不會懂得珍惜。
3)平等對話,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做了什么錯事兒,都應該冷靜下來,讓孩子把自己當成朋友,平等交流,而不是一昩的呵斥。
當孩子能夠和父母平等交流的時候,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會逐漸地形成,會詢問自己這件事做得對還是錯,以后在面對事情的時候都會先自我思考一番。這樣出了家庭,到了社會。都會很好地生活下去。
點擊加載圖片
父母對孩子不寵不膩,以朋友而交,不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明白努力才有收獲。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長大以后才能夠在社會上生存,討得領導和朋友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