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些瑣事,本沒有安排活動的計劃。未料竟然臨時有空,腳又癢癢了。時間緊,安全起見,不敢在群中大張旗鼓的約伴,只是私約了幾個人出行。
參與者為:小卒不過河、暢所欲言、幻想的女人、拼搏奮斗、波波、夢、蘇琦、慢步云海澗。
今天的爬山線路是從臨海括蒼鎮的黃家寮村出發,攀爬至山腰近似廢棄的三十六口缸村,然后上九洞尖,再從另一條山路回到黃家寮,走一個不到十公里的環線。
當然,心中也有些小期待,希望九洞尖那漫山遍野的高山野生杜鵑花能知春早些開,這樣行程就更完美了。
2020年4月18日,四男四女,自駕兩車出發,一路飛奔。由于進山后正在修建方溪水庫,道路有些崎嶇。
車過車口溪一級電站后,路就開始變窄了,特別是林家坑村至黃家寮這一段,會車有些麻煩。幸虧是清晨,倒也順暢。
上午八點不到,至黃家寮。村子坐落在周圍群山圍抱中的山坳平坦處,溪流從村前潺潺流過,山清水秀,頗有世外桃源之感。村中依山而落,村前有很大的空地可停車,只是村里人去樓空,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顯得安靜無比。
在等待阮總他們時,與一村民閑聊。這師傅也是長年在外經商,多年未回老家了。擔心老家房子長年不住人,容易破敗倒塌,趁著這段時期的停工歇業,于是叫了工人對老房子進行修葺維護。
人齊后,出發,沿著溪坑朝上游行進。一路溪水淙淙,竹林清幽,山色怡人,倒是溯溪避暑的好去處。在溪邊近一變電器的石頭房處,有分叉路,轉而左上,朝著通向三十六口缸方向的峽谷行進。
驚蟄過去也一個半月了,山中蛇蟲也早就蠢蠢欲動了。這不,在溪坑中行走時,忽然聽聞身邊草叢中“唰唰”的撥草滑動聲,扭頭一看,嚇出一身冷汗。只見一條小臂粗一米五左右長的烏蛸蛇,似乎被我們的腳步聲給驚動了,飛快的鉆到了草叢深處。看來天氣轉暖,山中徒步要注意打草驚蛇了。
基本上都是順著峽谷行走,兩側山色如黛,谷中亂石如飛,溪中流水潺潺,跌瀑隨處可見宛如白練。需要不時的在溪谷中左右跨越,若是雨季水大,這倒有些不好走了。今天是個高溫的日子,嘩嘩的水聲,隨風送來了些許的涼意。
由于地勢攀升平緩,眾人健步如飛。一路閑聊,不一會兒就又到了兩條溪流的交匯處。交匯處有做石頭房子,從石房后右行少許,便到了三十六口缸村。
三十六口缸,這個似乎有些土氣、有些拗口的名字讓人費解。原來在早時候,這里做染料的植物繁多,村民靠山吃山以此謀生。山中染料多達36種,村民用缸炮制好后,再送到山下賣,故而得名。“永安溝深曲徑斜,高下竹海無際崖;古村盡在隱約里,隔崗炊煙又一家”,這說的就是昔日三十六口缸村的美妙風情。
現在村子近似廢棄,目光所到,也就三四棟的老房子了。據山下黃家寮村民說,現在的三十六口缸僅住有一戶人家了。這一家估計就是我們進村所見的第一棟房子,門口還養著很多的蜂桶。
沒在村中訪幽逗留,繼續尋路上行。路跡時有時無,特別是過村后上行有一段,路跡都被肆虐的刺蓬傾覆了,只能劈山開路,衣褲都被扎得抽絲了。大致都是沿著山溪方向行走,倒也不愁會迷路。
過了這一段有些難熬的山路后,路跡漸漸清晰,沿路不時也有柴古唐斯越野跑的鐵柱路標出現了。
山坡上杜鵑花樹漸漸多了起來,樹高均達四五米以上,樹干粗壯,可惜看起來似乎還沒被春天所喚醒,枝頭連花苞都沒有。心中有一點小小的失望。
行至埡口四岔路,前行九洞,左行上白巖,右行米篩浪方向。考慮到現在紅杜鵑都還沒有綻放,晚開的云錦杜鵑更加不可能開花了。于是節約時間考慮往米篩浪方向上山。
這一段的山坡相當的陡峭,路面落葉覆蓋,比較難以行走。而一路上高山紅杜鵑林越發的密集,樹干碗口粗的花樹比比皆是,人在其中倒有些渺小了。若是花開時節,頭頂著一片紅似火的花海穿梭,這番景象肯定喜煞人啊!可惜時間尚早,遺憾吶!
走至山路的開曠處,駐足望遠,山脊連綿起伏,上山的峽谷就隱匿于一片翠海中。難以想象,看起來這么遙遠的路,就這么的上來了。
越接近山頂,紅杜鵑也慢慢開始蘇醒,花苞星星點點的,給了我們些許安慰。偶有幾株爭春的紅杜鵑,花開絢爛,讓我們一陣驚喜。爬山的辛酸立馬拋之腦后,而那抹燦爛的春色便成為了我們不停攝取的美妙畫面了。
回眸這一幕,不禁賦上一首打油詩,“山高春寒杜鵑晚,百花謝幕未新開,偶有幾簇紅似火,繽紛絢爛繪春山”。
吐
蕊
一路上沉悶的埋頭苦行,此刻終于有些欣慰,雖還不是漫山遍野燃爆的紅海,但也算春色滿山間了。尋一處樹下的陰涼之所,歇息歇息,互相打趣,順便享受一番這山色入飯的滋味,這也是我等戶外愛好者苦中作樂的美好一刻了。
飯后,順著柴古唐斯越野跑的路線開始下撤。
一路翻山越嶺的疾步飛奔,也體會一番越野跑的滋味,很快就下到了上山伊始的那條峽谷。再行稍許,回到黃家寮,結束了一天的徒步之旅。
這次的驢行,由于杜鵑花尚未綻放,有些遺憾,但山色依然恬美,爬山過程的開心依然如故。戶外就是這樣,享受徒步過程揮汗如雨的辛酸,收獲一路的無邊風景,會有遺憾,但更多的卻是驚喜。
特賦打油詩一首以作紀念:
臨海括蒼勢峨巍,蜿蜒千里亙天邊,
行行攝色八伙伴,巡山踏春九洞尖;
峽谷石飛水聲重,瀑布飛瀉白如簾,
春暖蛇蟲漸蘇醒,清幽竹林筍未衰;
山腰三十六口缸,古村人罕少炊煙;
青山如黛樹蒼翠,山徑陡峭步艱險,
杜鵑遲遲未吐蕊,只緣山高春來晚。
——小卒不過河 寫于2020.4.20
行
2020戶外之旅
愛生活、愛戶外、愛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