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是清朝名將,起初深得雍正帝寵愛,他曾經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還率軍平定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立下了赫赫戰功。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作為一個漢人能得到雍正帝如此重用實屬不易。然而年羹堯跟歷史上許多功高震主的武將一樣不懂收斂,持寵而嬌,囂揚跋扈,很快引起雍正的不滿。在年羹堯平定青海羅卜藏丹津叛亂回京后不久,雍正就把年羹堯貶為杭州大將軍,并準備殺了這個為大清立下大功的人。那如果年羹堯在被貶為杭州大將軍后懂得收斂認錯了,雍正帝還會殺他嗎?
答案是肯定要殺。雍正帝在把年羹堯貶職之時就下定決心要殺他,所謂的貶職只是殺年羹堯之前的一個緩沖階段罷了,畢竟殺這么一個大將需要時間收集證據羅列罪狀。那雍正帝為什么一定要殺他呢?年羹堯年紀輕輕就坐上了川陜總督的位置,在九子奪嫡中又堅決站在四爺一邊,明明已經贏得了雍正的信任和重用,可為何還是被殺了?
年羹堯要是一直對雍正忠心耿耿,小心謹慎行事也就罷了,可他如果有點別的心思雍正帝怎么可能放過他。畢竟年羹堯知道雍正帝太多事情,作為幫助雍正登基的大將,肯定知道外人不知道的東西,也許雍正帝的一些秘密也被他所知。這樣的人如果心生二心,那對雍正是個很大的威脅。而且在雍正帝登基后年羹堯還經常出入廉親王(就是八爺)的府邸,這更加引起了雍正的懷疑。
在年羹堯得到盛寵后入朝覲見時,直隸總督、各地巡撫居然都爭相跪地迎送,這可是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年羹堯這是僭越了,在古代等級制度和禮儀制度如此森嚴的情況下,僭越實屬大逆不道。年羹堯不僅不知收斂,還越發囂張,似乎連雍正都不放在眼里。也因此得罪了不少的達官貴人,就算雍正帝不殺他,在年羹堯失寵后想殺他的人也有的是。
最終,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被削官奪爵,羅列了年羹堯九十二條大罪,其中就有五條是大逆不道的罪狀。雍正四年年羹堯被賜自盡,家人也都被流放,雍正帝終于把這根眼中釘肉中刺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