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悠久,那么歷朝歷代的國號都是怎么來的?
國號是一個政權的名字,代表一個國家法定統治政權的官方名稱。而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國號就是朝代名稱,這都是開國君主定下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第一個國號“夏”開始到封建帝制最后一個國號“清”為止,共四千年的“家天下”歷史,期間共有十三個大朝,那么這十三個大朝的國號都是怎么來的呢?
夏朝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王朝,是由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由于大禹沒有將王位禪讓給賢能的人,而是直接傳給了兒子,所以自此開始公天下變成了家天。夏朝從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到約公元前1600年滅亡,共享國471年,歷經十七后(夏朝君主稱后)。那么“夏”這個國號是怎么來的呢?其來源共有十種說法,比較可信的就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而唐朝的張守節認為“夏”是大禹受封稱號“夏伯”得名來的,也并非不無道理。
商朝
商朝是我國第二個王朝,從約公元前1600年建立到約公元前1046年滅亡,共享國555年,歷三十一王。它的國號來源于部落名。早在五帝帝舜時期,商的始祖契就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邑(今河南商丘),于是便以“商”來稱契的部落,奪取天下后商湯就以“商”為國號。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享國時間最長的朝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立國以來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伐秦失敗東周滅亡,共歷經791年三十七王。其國號“周”的來源也是有些歷史。周人最早居住在姬水一帶,到公劉時遷至豳,氏族也以豳為國。在豳居住的時期,周人以農耕為主,生活穩定,可惜他們受薰育戎侵襲逼迫,最終遷到周原居住,從此有了“周”的概念。而周最初的寫法就是上田下口,以“周”為國號也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
秦朝
剛才的夏商周統稱為先秦三代,從秦朝開始中國才進入由皇帝統治天下的封建帝制時期。秦國本只是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余烈,最終統一六國,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秦朝雖然只存在了15年,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歷經二帝,但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其國號來源于地名,秦的先祖是古部落首領少昊的后裔。在周孝王時期秦人因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治所在秦邑。周幽王時期西周被犬絨入侵滅亡,秦襄公派兵保護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秦國也就成為了周朝正式的諸侯國。嬴政作為秦國的君王,統一六國后建立的王朝當然依舊以“秦”為國號。
漢朝
漢朝承繼秦制,完善了封建帝制。從劉邦公元前202年稱帝到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中間去掉王莽篡漢的15年和玄漢的2年,漢朝共享國405年,其中西漢歷經210年十二帝,東漢歷經195年十四帝。漢朝的國號“漢”則來源于開國皇帝劉邦的封號。當初項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劉邦得到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因為治所在漢中所以稱“漢王”,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后就以自己的王號“漢”為國號。如果說秦朝只是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制度,那么漢朝則影響了中國人世世代代的思想,“漢族”也因漢朝的強大而來,成為中國主體民族。
新朝
新朝是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建立的王朝,享國15年歷一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經過戰爭建立的王朝,因為王莽是外戚篡權,加上稱帝前十分會偽裝,與西漢腐敗的朝廷行成鮮明對比,使得他口碑非常好,最終不費吹灰之力就取代了西漢的政權。根據五德終始說,漢屬火德,而在西漢后期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說支配下,民間涌動著以新德代替舊德的浪潮,王莽順應民意“革漢而立新”,新為土德,根據五行相生之理,屬火德的西漢生屬土德的新朝十分合理。
晉朝
西晉是以東漢以后又一個一統天下的王朝,不過壽命很短,從265年晉武帝篡魏到316年五胡亂華長安失守,西晉共存在了51年,其中統一天下的時間則為37年,歷經四帝。晉朝的國號來源于開國皇帝司馬炎父親的封號。司馬昭起初被魏帝曹奐封為晉公。晉朝開國前一年魏國再次加封晉公為晉王,司馬炎繼承晉王篡魏后就以 “晉”為國號。
隋朝
隋朝跟秦朝很相似,都是強盛一時,又十分短命。自隋文帝楊堅在公元581年以隋代周到公元618年隋恭帝楊侑禪位給李淵,隋朝共享國38年,歷三帝。隋朝也是一個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的王朝,當時天下自西晉滅亡后已經分裂了兩百多年,想要再次統一十分困難,如果放任下去等大一統的思想慢慢從人們的思維中消失,等百姓認為天下本就該分裂成數個小國時,那們中國就將變成現在的西歐了。好在楊堅出世,重新統一天下,讓大一統思想再次深入人心。而隋朝的國號則來源于楊堅父親楊忠的爵位——隨國公。等楊堅繼承父親爵位并取代了北周的統治權后,按照慣例將以爵位“隨”為國號,但是隨這個字有走的意思,作為國號不吉祥,于是便改為“隋”為國號,可惜隋朝依舊短命。
唐朝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那時侯唐朝威名遠揚,很多國家都來朝拜,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尊稱為“天可汗”。唐朝在618年建立,907年滅亡,享國289年歷二十一帝。它的國號來源于開國皇帝李淵祖父的爵位。李淵祖父為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北周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也繼承了這個爵位,建國后就以“唐”為國號。
宋朝
宋朝又分北宋和南宋,北宋是宋太祖趙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的,這個皇位是后周末帝柴宗訓禪讓給他的。北宋末年發生了令趙宋皇室十分恥辱的靖康之恥,當時金國把徽欽二帝之外、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虜至北方,北宋滅亡。恰巧不在京城的康王趙構逃過此劫,于是他就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重建宋室,史稱南宋。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丞相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趙昺跳海南宋滅亡,宋朝共存在了319年,歷十八帝。宋朝的國號來源很簡單。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宋州發際,所以國號定為“宋”。
元朝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少數民族統治的大一統王朝,版圖之大空前絕后。從忽必烈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開始到1368年朱元璋北伐趕跑元朝統治者為止,元朝共享國98年歷十一帝。元世祖忽必烈在1271年發布了《建國號詔》,正式公布國號。其中說道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以“大元”為國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從古籍中引用國號。
明朝
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共享國267年,歷十六帝。明朝正式的國號沿用元朝的改制,稱“大明”。而明也是承繼韓山童和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而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來源宗教,源頭是明教,這一說法也被金庸先生采納,寫進了《倚天屠龍記》里。
清朝
清朝是我國第二個被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由女真人建立,后改為滿族。從1644年清軍入關起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共享國268年,歷十帝,加上入關前的兩帝,共十二帝。最初努爾哈赤定的國號是“金”,史稱后金,君主稱汗。皇太極繼位后起初稱大汗,于1636年稱帝,并改國號為“大清”。至于為何主要有三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清”這個字有“掃清廓清”的意思,符合當時的天下局勢。第二種就是因為滿人篤信薩滿教,而薩滿教諸族崇尚“青”,加上三點水就是“清”,至于為何加三點水那就得看看第三種說法了。第三種說法就是根據五德終始說,明朝是火德,“清”是水德,水克火,寓意清朝終將取代明朝。最后清朝也確實取代了明朝成為最后一個統治天下的大一統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