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簽到:序號147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北京
霧霾指數(shù):55,黃色
【心堯愛北京】x 【心堯愛拍照】
前段日子,北京觀音寺街騰退的新聞在網(wǎng)上宣傳的熱熱鬧鬧。
這片市中心的老舊平房終于還是碰上了命運(yùn)的節(jié)點(diǎn)。
觀音寺街在前門大柵欄附近。
東起煤市街,西至櫻桃斜街和鐵樹斜街東口交匯處。
全長雖只有三百多米,其中卻一座明代的觀音寺。
觀音寺街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觀音寺坐落在三條街的交叉口處,
背對寺門而站,正對著的便是觀音寺街了。
現(xiàn)在雖然都叫大柵欄西街,
但當(dāng)街依然能看到 “觀音寺街” 的鐵質(zhì)牌子。
至于觀音寺呢,目前被圍擋遮得挺嚴(yán)實(shí)。
應(yīng)該是正在修繕中?
圍擋旁有一小扇門,
在門額處能看到 “護(hù)國觀音寺” 的字樣。
門被涂的漆黑,沒照。
期待未來的某一天,能有機(jī)會進(jìn)去看看全貌。
不過也許只留名字在腦海里更好。
我們很少來南城。
照片里拍的最多的幾乎都是東、西城。
知道觀音寺街要騰退的消息,
想了想還是應(yīng)該記錄一下吧。
況且今年還是崇文、宣武跟東西城合并的第十個年頭。
曾經(jīng) “左文右武” 的城市格局,
如今只剩下崇文門、宣武門這兩個地名兒。
身邊老崇文、宣武的孩子們聊天兒的時候,都會特別補(bǔ)充一句:
以前我家是崇文/宣武。
時間流逝過十個年頭,
無論城市規(guī)劃怎樣變遷,
崇文、宣武永遠(yuǎn)活在我們心里。
這份念想兒,請好好珍藏。
整理幾張觀音寺街現(xiàn)在的街景,
沒準(zhǔn)兒哪天就又變了。
比觀音寺街更出名的,是這附近的 “八大胡同” 。
因過去煙花柳巷而出名兒的這片區(qū)域,
成了如今胡同游的主題,
人們也更愿意把焦點(diǎn)聚集在這兒。
其實(shí) “八大胡同” 只是個泛指,
大柵欄這一帶曾分布著大大小小近百家妓院。
因?yàn)檫@八條胡同里的妓院等級較高,
久而久之這個名字就叫開了。
**關(guān)于妓院等級:
民國政府為征稅之便,將妓院劃分為四個等級。
一等“清吟小班”
二等“茶室”
三等“下處”
四等“小下處”
這些等級之外,還有“暗門子”,老話兒叫“賣大炕”。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八大胡同指哪八條胡同呢?
流傳較廣的版本為(由東向西):
小力胡同(原小李紗帽胡同)-- 朱家胡同(另說朱茅胡同)-- 棕樹斜街(原王廣福斜街,舊稱王寡婦斜街)-- 石頭胡同--陜西巷--韓家胡同--胭脂胡同--百順胡同
看看現(xiàn)在這八條胡同各自的樣子吧。
1、小力胡同(原小李紗帽胡同)
位于煤市街西側(cè),北起大柵欄西街,南至大力胡同。
全長182米,寬約1.4-4米。
清《光緒順天府志》中記載有 “小李紗帽” 胡同的名字,
一直沿用至解放后。
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
改稱小力胡同。
為 “八大胡同” 之一。
解放前有十幾家二等、三等妓院。
泉升樓位于胡同中部路西,
是小力胡同中建筑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
胡同中另有一座老建筑,
看上去有被火燒過的痕跡。
門額上的字跡已經(jīng)完全模糊,辨認(rèn)不清。
2、朱家胡同
位于煤市街西側(cè),北起大柵欄西街,南向東拐至棕樹斜街。
全場220米,寬約2.2-8.4米。
明《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記載有:
“朱家胡同和留守尉,屬正西坊。”
清《燕都叢考》稱 “朱家胡同” 。
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
將留守尉并入朱家胡同。
解放前巷內(nèi)有眾多三等妓院,
現(xiàn)均改為民居。
朱家胡同45號為原臨春樓舊址。
門額上清晰可見“臨春樓”三字,
上面還刻有一行小字:“二等茶室”。
表明了當(dāng)年的等級并不算低。
整齊的磚花依舊完好地保存著,
有兩只胖鴿子靜靜地站在磚沿兒。
能安心地埋頭梳理羽毛,
想必是相互很熟識了吧。
3、棕樹斜街
棕樹斜街的名字是從王廣福斜街改來的,
而王廣福斜街在清代的時候稱王寡婦斜街。
不過清《京師坊巷志稿》中,
已經(jīng)可以找到王廣福斜街的記載。
這里的妓院也很多,
幾乎都是窮人家的女兒和流娼。
1965年將路北的兩個叫廣福巷、口袋胡同的小巷并入,
改成現(xiàn)在的名字。
4、石頭胡同
石頭胡同的牌子擋在一根電線桿后面,
不太好拍全。
石頭胡同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北側(cè),
南起珠市口西大街,
北至鐵樹斜街。
全場448米,寬約3.8-7.9米。
明《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載有
“石頭胡同,屬正南坊。”
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
將增錄里并入,沿用舊名至今。
早期,號稱京劇三鼎甲、京劇老生三杰中的余三勝、張二奎
就住在胡同路西的61和39號。
其中余三勝是當(dāng)時 “四大徽班” 之一的春臺班臺柱子,
其子余紫云是著名 “同光名伶十三絕” 之一。
(天津泥塑余三勝飾劉備 /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同光名伶十三絕之一 余紫云 /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清《光緒順天府志》中記載:
“石頭胡同,有望江會館、龍巖會館、天雪宮、準(zhǔn)提庵。”
后興起數(shù)家二等、三等妓院。
另據(jù)《北京地方志》記載,
胡同內(nèi)還有山西晉縣會館、浙江嚴(yán)陵會館。
京城著名素菜館之一的功德林菜館也在此經(jīng)營多年。
北京現(xiàn)存最老的照相館 —— 大北照相館,于民國十一年(1922年)在石頭胡同開業(yè),興盛經(jīng)營三十六年,
于1958年遷至前門大街2號。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5、陜西巷
陜西巷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鐵樹斜街。
長約389.6米,寬約6.7米。
明代時屬正南坊,
巷名一直沿用至今。
巷內(nèi)有潮州、瓊州、濟(jì)陽、涼州、嚴(yán)州等會館。
四大徽班進(jìn)京師的四喜班,
最初就住在這條胡同。
《燕都叢考》中有如下記載:
“自石頭胡同而西曰陜西巷,
名妓賽金花張艷幟于是。”
今陜西巷52號是小鳳仙曾經(jīng)所在的云吉班舊址。
現(xiàn)胡同中除民居住宅外,還有很多旅店。
6、韓家胡同
韓家胡同東起陜西巷,西至五道街,
西口與鐵樹斜街、堂子街、五道街匯合。
全場約360米,寬約5.7米。
明代此處地勢低洼,
涼水河支流在此積水成潭。
清代有內(nèi)閣學(xué)士韓元少在此居住,
稱韓家潭。
1965年改稱韓家胡同。
7、胭脂胡同
胭脂胡同原名胭脂巷。
北接百順胡同,南至珠市口西大街。
全長約100米,寬約5米。
八大胡同中胭脂胡同最短最小,
但曾經(jīng)有一等妓院十多家。
此巷內(nèi)曾有制售胭脂粉的店鋪,
供煙花女施用。
故稱胭脂胡同。
據(jù)說胭脂胡同內(nèi)的“蘇家大院蒔花館”
為京劇中蘇三(玉堂春)故事的發(fā)生地。
8、百順胡同
百順胡同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北側(cè),
東起陜西巷,西至小百順胡同。
全場265米,寬約4.3-6.5米。
八大胡同中名氣最大。
明代屬正西坊。
傳說明時胡同內(nèi)種有柏樹,
故稱柏樹胡同。
“百順”為柏樹諧音而來。
清《光緒順天府志》中記載:
“百順胡同,有太平、晉太會館。”
今已廢。
胡同內(nèi)曾居住過數(shù)位京劇界名人。
程長庚故居在百順胡同36號,
京劇大師梅蘭芳1900年也居于此。
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煙花場所,
承載了數(shù)不盡的悲歡離合。
男子歡愉的背后,
是煙花女的落寞與無奈。
今天的八大胡同早已成為普通民居,
幾乎家家都掛著 “個人私宅,謝絕參觀” 的字樣。
想來應(yīng)該是往來游客絡(luò)繹不絕,不勝其擾。
巷道蜿蜒迂回,像是無盡的時光隧道。
那些曾經(jīng)落入風(fēng)塵的女子,
是否能夠如愿穿越。
今生和來世,
做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兒。
只余歡笑盡無淚,
只擇一人伴終老。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