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情況怎么辦呢?劉秀十分苦悶,苦苦思索不得方法,這一切一直維持到一件事的發(fā)生,而這件事,也是劉秀人生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漢朝在我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十分輝煌的王朝,前有西漢時期漢文帝和漢景帝的文景之治,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打得匈奴人落荒而逃,將西域納入漢朝版圖,后有東漢時期的光武中興,光武帝開創(chuàng)東漢王朝,結(jié)束天下紛爭,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關(guān)于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故事。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介紹一下關(guān)于劉秀的出身,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同時也是西漢時期漢景帝劉啟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fā)的后代,我們都知道,漢景帝劉啟的二兒子,就是漢武帝劉徹,而劉秀的祖上劉發(fā),就是漢武帝劉徹的兄弟。
只不過由于漢武帝劉徹推行了推恩令的原因,所以到了劉秀這一輩,由于諸侯內(nèi)部根據(jù)推恩令再次分封的原因,劉秀的家庭,就比較不景氣了,劉秀的父親是一個縣令。
等劉秀的父親死后,劉秀被自己的叔父收養(yǎng),就成了普通的農(nóng)民,在這個時期看的話,劉秀的一輩子,幾乎就可以一眼看到盡頭,畢竟劉秀的身份已經(jīng)擺在了這里,劉秀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農(nóng)民,哪怕他祖上如何光榮,這對于劉秀來說,毫無用處。
但是也或許是上天給了劉秀一個機會,一個能夠翻身的機會,西漢發(fā)展到后半段,朝廷已經(jīng)可以說是十分的腐朽了,尤其是到了漢成帝時期,整個西漢朝堂甚至出現(xiàn)了外戚干政的情況,這儼然就是要上演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時期的慘劇。
漢高祖劉邦時期,呂后家族外戚干政,而等到漢成帝時期,漢成帝母親王氏家族干政,乃至到了后來,王氏外戚直接廢掉了正統(tǒng)的劉家,自己建國當(dāng)皇帝,這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而至于這個建國者,或許我們都聽說過,他的名字叫做王莽。
王莽建國之后,本以為新朝會善待百姓,但是實際上的結(jié)果卻是,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天災(zāi)不斷,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只能夠被逼的揭竿而起,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在經(jīng)過了多方面的考慮之后,劉秀最終也決定起事。
畢竟當(dāng)時的社會,已經(jīng)到了一個擇人而噬的事情,如果劉秀不起事,那么對于劉秀來說,并沒有好處,相反如果劉秀起事,卻有可能有一定的成就,所以劉秀也就隨著當(dāng)時的起義大流,揭竿而起。
但是沒想到,第一次起義,就遭遇了比較尷尬的情況,劉秀在宛城起兵,隨后帶領(lǐng)著起義的軍隊,到了一個叫做柴界的地方,劉秀一伙人起義打著“復(fù)高祖之業(yè),定萬世之秋”,的旗號,正走的洋洋得意,卻沒想到,就在柴界這個地方,遭遇了王莽的軍隊。
一碰到王莽的軍隊,劉秀等人就慌了?且不說正規(guī)軍和土包子民兵的區(qū)別,就說人數(shù),當(dāng)兩家一碰面,劉秀等人就慌了?怎么辦?怎么打?打不過怎么辦?沒辦法,跑吧,于是一群人倉皇逃竄,劉秀也是倉皇的逃回了自己的濟陽縣。
但是很明顯,經(jīng)過了這一次之后,劉秀肯定是不死心的,畢竟這一次起義和王莽的軍隊碰撞,有很多的巧合在里邊,純屬是因為自己的運氣不好,所以就在不久之后,劉秀糾集兄弟和南陽的一批人,再次起義了。
雖然這次的人稍微多點,但是劉秀起義軍,仍然是一窮二白,不過好在這次的劉秀沒有再跑路,而選擇拼殺,有什么用什么,有什么騎什么,劉秀就這樣帶領(lǐng)著自己的隊伍,從諸多的起義軍之中,一路拼殺出來,開始小有名氣。
而我們清楚,古代起義一般都喜歡用什么名義呢?想必我們有一些朋友已經(jīng)想到了,古代起義最常用的起義名義就是光復(fù)前朝或者是勤王,而面對王莽這種篡權(quán)并且建立王朝的亂臣賊子,起義軍必然用的就是光復(fù)前朝的名義,但是只有名義不行,還得有代言人。
所以當(dāng)時勢力比較大的綠林軍就把西漢皇族的一個宗室成員扶了起來,這個人就是劉玄,劉玄是誰?劉玄和劉秀身份一樣,兩個人都是漢高祖劉邦的后裔,都是劉發(fā)的后人,這種情況,就讓一個人不爽了,這個人就是劉縯。
劉縯又是誰?劉縯是劉秀的哥哥,劉縯和劉秀是一個母親,劉縯感覺,自己比劉玄更適合當(dāng)這個皇帝,但是很明顯,劉縯不如劉玄混的好,或者說不如劉玄好控制,劉玄最終還是成了起義軍的皇帝,而劉縯只是被封了大司徒,至于劉秀就更慘了,劉秀被封了太常偏將軍。
但是很明顯,最終一個人能夠混到什么程度,不能夠只看一時,在不久之后,新軍就和王莽軍隊發(fā)生了碰撞,開啟了戰(zhàn)爭,這一場戰(zhàn)爭史稱昆陽之戰(zhàn),而劉秀在這場戰(zhàn)爭當(dāng)中功勞甚大,但是等打完仗,卻被一個消息嚇了一跳,自己的兄長劉縯被更始帝也就是劉玄給殺了。
這個消息對于劉秀來說,真的可謂是當(dāng)頭一棒,將劉秀給徹底敲清醒了,劉秀意識到,像這樣下去,自己莫不是遲早要完?這可不行,于是劉秀開始自救,向劉玄請罪,隱沒自己的功勞,在劉秀殫精竭慮的一通操作之后,終于保住了性命,還受了封賞,而最讓劉秀開心的,卻不是這些封賞,而是在不久之后,劉秀就迎娶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夢中情人陰麗華。
至于說陰麗華是誰?此處就不多贅述了,借用《后漢書》里的一段話來形容,陰麗華生性仁愛孝順,憐憫慈愛。性格恭謹(jǐn)儉約,“少嗜玩,不喜笑謔”,有賢后之名。
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陰麗華漂亮至極,在劉秀沒有成事之前,劉秀就已經(jīng)惦記上了陰麗華,而劉秀之所以第二次還有勇氣起兵,恐怕陰麗華在其中發(fā)揮了不小的作用,畢竟陰麗華作為豪門千金,并不是那么容易娶到的,所以陰麗華也就成了劉秀奮斗的動力。
迎娶陰麗華之后,也就意味著劉秀多了更多的牽掛,昆陽之戰(zhàn)之后,劉秀已經(jīng)有了功高蓋主的意思,而朝中很多綠林軍老人對劉秀從來都是不懷好意,這時候的劉秀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蚤,一個不小心,就容易萬劫不復(fù)。
如此情況怎么辦呢?劉秀十分苦悶,苦苦思索不得方法,這一切一直維持到一件事的發(fā)生,而這件事,也是劉秀人生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