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軍,新浪博客“自由關東行者”,遼寧省開原市人,1951年10月生,大學歷史專業畢業,轉業軍人。從軍隊到地方,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退休前任鞍山市總工會秘書長、黨組成員,鞍山市政協委員。在部隊和地方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發表報告文學作品30余萬字,主編報告文學《火鳳凰之歌》,出版詩集《等你,在時間坐標上》,參與編審《鞍山文化叢書》。著《先哲智慧·詩解<周易>》。
01
夕陽西下
周朝歷史博物館館長老聃
就要退休了
他收拾行囊,拱手與同僚們道別
他計劃先回自己的采邑小住一段時間
然后,西出函谷關
游歷大周發祥的地方
在浩如煙海的竹簡木瀆中
他累了
從青絲到皓首
耗盡青春與盛年
他知道,他忠誠的大周,已經風燭殘年
他知道,人是宇宙的芻狗
就是實驗品,田里的稻草人
他感悟到,宇宙有不變的東西,就是道
他不能用當時的語言表述,那時沒有高等數學
宇宙的奧秘
只有一種語言能夠表達——數學
老聃,他知道那些諸侯,只有先輩的文王
和周公是知識分子
其他人都是暴君
他早就失望了
當他退休的那天
他向周王辭別
周王問,愛卿有何托付呢?
老聃說,誠惶誠恐
大周可能不保了
大王,您就順天意吧
盛極而衰,否極泰來
這就是宇宙規律啊
生的歸宿是死
死的意義是生
這就是道理
周王點點頭說
我已經知道了
辭別周王的老聃
坐在青牛背上
西出函谷關
02
從京城洛邑到函谷關
路途相當遙遠
老聃為什么騎著慢吞吞的青牛而不騎快馬呢?
哦,那時候的馬
要么是駕駛戰車的戰士
要么駕駛王侯貴胄的乘輿
已經退休的老聃,沒有資格乘坐馬車了
再說了,老聃不喜歡
風馳電掣的馬車
他更喜歡腳踏實地的青牛
快與慢,他更喜歡慢
時光啊,你慢些走
讓我在垂暮之年
把華夏的山河大地多看幾眼
老聃坐在青牛背上
默默地想
告別京城的老聃
向東方天際看了一眼
他想起魯國的一位青年
他文質彬彬,風度翩翩
他是少有的思想家和學者
很遺憾啊,這個魯國青年
必定一生命運多舛
這一點都不奇怪啊
向一群野心勃勃,而又
私欲膨脹的諸侯講仁義道德
那不是對牛彈琴嗎?
多年前,孔丘拜會老聃
老聃為這個青年的理想深深感嘆
03
老聃的學問很大很大嗎?
值得孔丘——后世的圣人去求教嗎?
哦,老聃的學問太大了
那時候,文化人是非常稀有的貴族呢
很多諸侯,也是文盲耶
文字,是祭司和史官的專利喲
老聃,李姓,名耳
是商王的血親呢
商王是子姓,李耳
木下子也
老聃是商王的表親
話說回來了,他為什么叫老聃呢?
說來話長,老是氏族的名稱,他是李姓老氏
姓是部落的名稱
氏是氏族的名稱
老,是古老的文化氏族啊
他們的職業就是手拿刻刀在龜甲、竹簡上,寫字的人
他們記錄占卜的結果
他們記錄王朝的大事
他們保管典章文獻
他們替王起草詔書
老聃的先輩的職業
一直傳承至周
你可能疑惑了
難道職業也是傳承的嗎?
是的,王侯的兒子還是王侯
農夫的兒子還是農夫
工匠的兒子還是工匠
祭司的兒子還是祭司
樂師的兒子還是樂師
文化人的兒子還是文化人
整個社會等級森然,職業不變
老聃家族是精神貴族
在大周的歷史博物館
孔丘拜見老聃
沉靜的,長眉的,花白胡須的雕像佇立在他的面前
孔丘虔誠地說,向前輩問道來了
老聃不語,身體微微前傾
暗示孔丘談談己見
孔丘憤憤地說
周禮被小人們破壞殆盡了
兒子弒殺父親
家臣鳩占鵲巢
子爵自稱為王
侯爵自封為公
諸侯覬覦九鼎
韶樂被靡靡之音取代
社會私欲橫流
殺戮天天發生
千里白骨橫陳
痛心啊
必須改變,克己復禮
老聃,靜靜傾聽一言不語
孔丘繼續說,郁郁乎文哉,吾從周
要像文王和周公那樣推行仁政
讓人人和睦相處,互助友愛
太平世界,天下同此涼熱
周公的大同理想一定實現
老聃依然無語
孔丘急切地問
請先生賜教大道之行也
老聃合掌言曰
你聽過冬天的驚雷嗎?
你見過夏天的雪狐嗎?
時不至,大道不行也
然后閉目不再言語
孔丘躬身退下
孔丘怔怔然,心有不甘
學生問,老聃是個什么人啊
孔丘說,他是天上的龍
看到他的頭,看不見他的尾
他又像大海一樣,見不到底
04
函谷關
紅黃紫綠層林染
秋色怡人天漸寒
站在城頭的關長尹喜
晨起就沐浴焚香
命令手下打掃廳堂
他知道,圣人老聃
今日打這里路過
很可能再也不會歸來
尹喜曾經是周朝的大夫
他與老聃并非一面之緣
洛邑的信使早已通報尹關長
老聃出關請放行
時近中午,老聃行至
函谷關前
尹喜下關樓,叩拜老聃
盛情設宴,徹夜長談
尹喜問
先生講道德,什么是本源
老聃說,本源就是無啊,有生于無耶
無,就是什么都沒有
尹喜試探地問
無就是空嗎?
老聃說,不不不
空,也是不存在的
尹喜問
那么,究竟如何解釋無呢?
無,就是道啊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耶
老子解釋說
尹喜說,一,就是混沌,二是陰陽,三是什么呢?
三,就是中和啊
陰陽交媾過程就是中和
于是,動物生出子女
植物繁衍草木....
尹喜說,先生的道
很玄奧,能有一句話概括嗎?
老聃搖頭說,能夠用語言表述的的道
就不是我說的道
能夠用語言命名的東西,其實也與事實不符了,
譬如,你名叫尹喜
青年的尹喜和中年尹喜能一樣嗎?
尹喜點頭,似乎有所感悟
尹喜再問,先生
既然您的道德理論不能用語言概括
能用我們常見的東西來形容嗎?
老聃說,可以呀
我的道與德,近乎于水
水是最柔弱的
但可以滴水穿石
青銅刀是最鋒利的
但它劈不斷水流
土能克水
鯀,用土壩治水而失敗
禹,疏浚河道治水成功
柔能克剛,弱能勝強
高傲的人,失道寡助
謙卑的人,得道多助
滴水匯出江河湖海
浩浩蕩蕩,無堅不摧
江河流入海洋,從不回頭
意志無比堅強
......
一聲雞鳴,晨曦照窗
05
尹喜也是半仙,他知道
函谷關一別,注定再見不到老聃
他千恩萬謝,軟磨硬泡
非要請求老聃把道德理論講完
好把大道留給人間
第二個夜晚
尹喜又拋出話題——治理國家如何長治久安?
老聃說,盛衰循環
何有長治久安
亂世久了,就有能人救世
太平久了,就會有壞人禍國
圣人順其自然
最聰明的王侯無為而治
最愚蠢的王侯是什么都管,給自己添亂
自然界沒有主人
一樣生態平衡,欣欣向榮
順其自然,就是順天意啊
管事不如管人
管人不如用好人
圣人也不能無事不通
無事不通不是人
說到這,老聃閉幕養神
尹喜本想繼續求道,看來
只能明天再談
06
第三天
尹喜再次設宴
話題進入未來世界
老聃說,跨越2500年,那時候
鐵牛在高架橋上瘋跑
城市的高樓聳入云端
滿街的鐵烏龜殼,似流水潺潺
千里眼、順風耳,人人必備
機器人,與人纏綿
戰爭中的軍隊互不相見
萬里外的飛彈把人類摧殘
大國的火器,能把天下炸爛十遍
瘋狂的人類,白色的惡魔
私欲膨脹到極點
爭霸世界,比今天萬倍野蠻
我華夏人,面臨滅族的危險
但是,強梁必朽
霸主必亡
惡魔也瘋狂不了幾天
水,必然戰勝火
人,必然戰勝魔
道,必然戰勝惡
所謂世界末日
那是魔鬼的宣傳
我,去過2500年后的中國
版圖比今天大十倍
沒有了諸侯
九州一統河山
華夏人,居于世界中心
那時候,它叫中國
尹喜目瞪口呆
老聃,手捋長髯
我是坐在青牛背上
去的明天
慢到極點,青牛就是火箭
你悟了道,就可以在時間坐標上來去自由
沒有今天、昨天和明天
07
第四天
尹喜問道未來社會
老聃說
天道,損有余、補不足
人道,損不足、奉有余
窮者越窮,福者越富
是人的貪欲惡念,違背了天道
天道的本質是自然、均衡
人道的本質是占有、
失衡
未來的世界啊,三千年后
世界沒有了王
沒有了官吏
沒有了私有財產
小國寡民,村社自治
人類重新回到農業社會,不過不是現在這個樣子
人人都是神仙
足不出戶,就知道天下事情
不用觀察天象,就知道宇宙變化規律
自然的風雨雷電,完全被人類掌控
陽光,是人類主要能源
石器,重新成為生產工具
農作物,在工廠里生產
農民摁一下電鈕,就完成了勞作
金錢,被數字代替
沒有人再渴望發財升官
尹喜拍手稱快
老聃說,你看不見
這個明天
除非你在時間坐標上,來去自如
你現在還不是神仙
我的道,到此已經講完
最后,希望你
生,不喜;死不痛
災禍,潛藏機遇;
幸福,埋伏著災禍
統治者,不要用死亡
恐嚇百姓
因為,絕望的百姓不怕死
世界沒有絕對的
好事和壞事
做人的最高智慧是坦然
過了若干天
尹喜把老聃的講道
整理出五千言
老子坐青牛從函谷關一路西行
司馬遷說,老子不知所終
有人說,尹喜陪同老聃西游
有人說,老聃在終南山修行
有人說,老聃和尹喜
后來都羽化成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于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 ),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圣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并稱之為“太上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