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17 | 《干法》,稻盛和夫
微信讀書截圖
我們的人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年華是投入在工作當中的。而“人為什么要工作”?得過且過是一天,熱情飽滿也是一天,對待工作的不同態度,終會產生截然相反的人生。如果你找不到前進的動力、找不到工作的目標或者已經喪失了對“工作”的根本意義的正確認識,那么可以讀讀稻盛和夫的《干法》,它會讓你重燃工作的斗志。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是稻盛和夫對工作觀、人生觀最完美的詮釋。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對工作保有無限的熱愛,讓自己的能力持續增長,這將讓你的人生產生翻天覆地變化。希望這“工作方程式”能夠給更多的人帶來啟示。
以下是本書重點句子摘錄:
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全神貫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煉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有了美好的心靈,就會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為社會、為他人著想,并落實在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向好的方向轉變。
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么都實現不了。 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都是鐵則。
每天,在拼命思索的過程中,愿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中。這樣一來,即使不特別留意,在意想不到的場合,“潛意識”也會發動,給你啟示。而且這種啟示往往觸及事物的核心,使問題一下子得到解決。
平平常常的努力,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才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最強動力。
看起來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卻能堅韌不拔地去做,堅持不懈地去做,這種“持續的力量”才是事業成功的最重要基石。
“現在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笔紫认嘈抛约海缓蟊仨殞Α白约航鉀Q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進行具體深入的思考。只有這樣,通向光明未來的大門才會打開。
“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以這種姿態面對人生,對于達成宏大高遠的目標而言,非常重要。
即使在工作被逼入“計窮策盡,已無辦法可想”,不得不放棄的地步時,也不是終點,而是第二次開始的起點。從這里出發,要以更堅強的意志、更熾烈的熱情投入戰斗。不管碰到何種阻力,都要窮追不舍,堅持到底—狩獵民族取勝的這種韌性,在我們要達成目標時必不可缺。
針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是采取卑屈、怨恨等消極的態度,還是把困難的任務當作自己發展的機會,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選擇不同的態度,走不同的道路,到達的終點也會大相徑庭。無論是工作還是人生,都是同樣的道理。
無論何時何事,“錯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絕對不能允許。平時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許發生任何差錯。貫徹這種“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同時提升人自身的素質。
要確信自己一定要做到“已經最好,好得不能再好了”。為了把產品做到這樣的程度而不惜一切努力—這種“完美主義”,是企望登上“創造”這座高山山頂的人們無論如何必須具備的理念。
實際上,那些沒人敢走的泥濘之路,行走雖然艱苦,卻通向難以想象的光明燦爛的未來。
每天一點的鉆研創新,日積月累,今天比昨天進一步,希望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進入真正的“創造”之門的秘訣。
“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蔽艺J為,這就是向新課題發起挑戰最好的方法。
我的工作觀乃至人生觀可以用一個方程式來表達,它就是: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物質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種。同樣,人也可以分為這三種。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為能夠自我燃燒的人。
給工作和人生帶來碩果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有哪些內容:
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于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