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簡稱EPQ)是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艾森克教授編制的, 艾森克教授搜集了大量有關的非認知方面的特征, 通過因素分析歸納出三個互相成正交的維度, 從而提出決定人格的三個基本因素: 內外向性(E)、神經質(又稱情緒性)(N)和精神質(又稱倔強、講求實際)(P), 人們在這三方面的不同傾向和不同表現程度, 便構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特別說明: 內外向個性維度首先是榮格根據精神動力學理論提出來的。艾森克以實驗室和臨床依據為基礎,研究 E 因素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的強度之間的相關, N 因素與植物性神經的不穩定性之間的相關。艾森克認為遺傳不僅對 E 和 N 因素有強烈影響,而且也與 P 維因素有關。艾森克認為,正常人也具有神經質和精神質,高級神經的活動如果在不利因素影響下向病理方面發展,神經質可以發展成為神經癥,精神質可以發展成精神病。因此,神經質和精神質并不是病理的,不過有些精神病和罪犯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艾森克教授認為,人格是由行為和行為群有機組織而成的層級結構。最低層是無數個具體反應,是可直接觀察的具體行為。較高層是習慣性反應,它是具體反應經重復被固定下來的行為傾向。再高一層是特質,是一組習慣性反應的有機組合,如焦慮、固執等。最高一層是類型,是由一組相關特質的有機組合而成,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對人的行為具有廣泛的影響。
艾森克通過對人格問卷資料的因素分析研究,確定了人格類型的三個基本維度。根據外傾性維度可以把人格分為外傾型和內傾型;根據情緒穩定性可以把人格分為情緒型和穩定型;根據心理變態傾向可以把人格分為精神失調型和精神整合性。相對于其他以因素分析法編制的人格問卷而言,它所涉及的概念較少,施測方便,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原版EPQ于1975年制定,它是一種自陳量表 ,有成人和少年兩種形式(本量表為成人形式),各包括4個量表 :E——內外向 ;N——神經質,又稱情緒性 ;P——精神質 ,又稱倔強 、講求實際 ;L——謊造或自身隱蔽。經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計算,前3個量表代表人格結構的3種維度 ,它們是彼此獨立的 ,L 則是效度量表 ,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質,也表現社會性樸實 、幼稚的水平 。L 雖與其他量表有某些相關 ,但它本身卻代表一種穩定的人格功能 。
EPQ所測得的結果可同時得到多種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印證 ,因此它也是驗證人格維度理論的根據之一。艾森克人格問卷是目前醫學、司法、教育和心理咨詢等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問卷之一。
施測時間建議:45分鐘
施測說明:
1、本量表僅供醫學精神科臨床、司法、教育及有執照的心理咨詢使用
2、本測驗為原版艾森克量表常模,采用人機對話防漏題的強迫選擇形式,不存在不回答或漏題的現象
指導語:
本測驗由許多與你有關的問題組成。當你閱讀每一題目時,請考慮是否符合你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看法。如果情況符合,請選擇“是”。
請盡快填寫你看完題目后的第一印象,不要在每一道題目上費太多時間思索。答案無所謂對與不對,好與不好,完全不必有任何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