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睡覺愛打呼嚕不以為然,打呼嚕也確實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睡眠現象。
打呼嚕會使睡眠、呼吸反復暫停,造成大腦、血液嚴重缺氧。
輕者可出現白天嗜睡、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及學習效率下降,夜間盜汗、夜尿增多等;
重者可誘發機體各系統損害,如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更嚴重的是,夜間呼吸暫停時間超過120秒時很容易在凌晨發生猝死。
尤其是人上了年紀,新陳代謝變慢,心腦容易出現缺氧現象。打呼嚕,更會加劇心腦缺氧,出現急性突發狀況,影響壽命。
近日,《JAMA Network Open 》發表了一項中國臺灣研究,提出男性生育力下降的新誘因:睡覺打呼嚕。打呼嚕的男性,不育風險將增加1.2倍。
研究人員從中國臺灣健康保險數據庫(NHIRD)中,收集了2000年至2013年長達13年間,被診斷為不育癥的4607名男性,作為觀察組。以1:4的比例、經傾向評分匹配后,選擇18428名正常男士作為對照組。
結果顯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引起的打鼾與不育癥,有著顯著相關性。相比對照組,OSA患者的不育風險要高1.24倍。研究人員認為,打呼嚕會讓血氧濃度下降,可能進一步損傷睪丸和精子質量。
同時,患OSA時間越長,不育風險越大。患OSA超過5年者,不育風險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經過手術治療或其他干預的OSA患者,其不育風險會下降。
若按年齡段分析,40歲以下人群中,越年輕,其睡覺打呼嚕和不育的關聯越明顯。
我們在呼吸時,氣流要通過口腔、鼻腔、咽腔等部位才能進入氣管。
如果咽腔小、上呼吸道阻塞、上呼吸道狹窄,或是上呼吸道受到了壓迫,那氣流通過時就會發出聲音來,這就是打呼嚕。
工作過度勞累、睡姿不佳、肥胖、呼吸道問題、口鼻腔、咽部等情況都會導致出現打呼嚕的現象。
怎么才能改善睡覺打呼嚕的這種情況?推薦4種方法:
(1)換個側臥的睡姿。
平躺會使舌頭和軟腭下墜,阻塞呼吸道引起打鼾。對于打鼾一族,睡覺時可以維持側著睡的姿勢,可以避免打鼾的發生。
(2)減肥。
人胖,脖子上堆積太多的肉,咽部脂肪增多,易導致氣道變窄,更易出現打鼾。超重的打鼾者減肥后,脖子上的脂肪減少,打鼾癥狀會有所緩解。
(3)睡前別沾煙酒。
吸煙會導致鼻內和咽喉黏膜發炎,導致呼吸道狹窄,增加打鼾危險。喝酒會使喉部咽部肌肉松弛,更容易導致打鼾。特別是在睡前4~5小時攝入酒精,這樣會大大增加打鼾的幾率,即使從不打鼾的人群在喝酒后,也可能出現打鼾的癥狀。改掉睡前飲酒吸煙的不良習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打呼嚕。
(4)堅持每天吸氫。
匯康氫醫學研究中心開展的一項人群吸氫BBS睡眠監測觀察發現:發現吸氫一個月左右(2%濃度,2-4小時/天)可以減輕打呼嚕過程中睡眠呼吸暫停的時間和發生次數,目前呈現的趨勢是越嚴重的患者效果越明顯。(該人群數據研究采用的是上海納諾巴伯NB-X71A吸氫機)。
對于打呼嚕嚴重到出現呼吸停止的人,吸氫可能是一個可以嘗試的選擇。它可以幫助你盡量減少缺氧對身體的傷害,盡量減少憋氣的發生,長期使用,也有可能讓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得到解決。
小氫提醒:經常打呼嚕這種情況要引起重視,如果只是單純性打鼾、沒有鼾聲暫停或憋氣等情況無大礙,但如果陷入了“打鼾—呼吸停止—鼾聲再起”的循環,要及時采取干預的手段,切勿忽視。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觀點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納諾巴伯氫友會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有效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若內容涉及健康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健康指導依據。
溫馨提示:根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條例》,氫氣不能替代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