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到底有多長呢?不過三萬來天而已。
人生,到底有多少輩子呢?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就只有這輩子。
人生,到底幸不幸運呢?看不透的人,終究活得不幸。
每當夜幕降臨,就會從高樓處望著萬家燈火,若有所思,也略有點感慨。或許,人生,就像是“蜉蝣”一般渺小。人來到這個世上,也許只是為了有所經歷、有所體會罷了。
我們所遇到的每個人,每件事,都跟我們有著特別的緣分。但是,無論我們的緣分有多深,感情有多好,也終究會有相互別離的那一天。
人,有今生,而無來世,這才是每個人都無可奈何的現實。
02
前段時間,有一位60后跟我談論了一件事。
老張的母親,前段時間去世了,享年82歲。對于母親的突然離世,其實老張一直看不開,心情也不怎么好。
在他看來,母親跟他的關系最好,為什么就那么早離開呢?雖然說82歲了,也算是高壽了,可他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他說了這么一句話:“年輕的時候,我還經常跟父母說,等我未來有本事了,就一定會讓你們過上好日子,富貴安康一輩子。可是,這些年來我一直東奔西跑,別說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也許連陪伴的時間都屈指可數。這,實在是遺憾。”
所謂“此事古難全”。有些人為了工作,而忘了親人父母;有些人為了奮斗,而忘了家庭孩子;有些人為了生活,而忘了簡單幸福。
或許,唯有人有所經歷之后,才會明白人生的真相。
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經歷這一世。如果看不透這5點,終究會有所遺憾。
真相一:所有的緣分,都需要及時珍惜。
這一世的緣分,只適用于這一生。這一世的親人,也只能陪伴我們這一生罷了。下輩子,也許一切都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為什么我們經常強調要“珍惜眼前人”呢?有很多的緣分,一旦我們錯過了,那就是一輩子的事兒了。
就像上文的60后,他抱怨自己很少陪伴在父母的身邊,這是他的遺憾。可是,遺憾無法改變,這世上沒有后悔藥。
沒有人知道“緣分”什么時候出現,也沒有人知道“緣分”什么時候結束。我們只知道,來不及珍惜眼前人,終究會成為人生的遺憾和悲嘆。
真相二:人生匆匆,就該活在當下。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枯榮有數,得失難量。”
人生極其普通平凡,為什么我們非要論長論短呢?其實,世間的枯榮都是有定數的,得與失也都是難以估量的。
人這一生,終究還是太短暫了。我們沒必要為了“得失”而糾結,也沒必要為了未來而惆悵。要知道,活在當下,才是一個人最好的態度。
現代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活在當下,最后只能徒自傷悲罷了。
真相三:人活一世,逃不開“空”的結果。
在這個紅塵俗世當中,其實一切都成為了“空”。無論你是什么人,擁有多少錢財名利,都逃不開“一場空”的結果。
曹雪芹曾有言:“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古往今來的王侯將相權勢滔天,大富大貴,如今他們能夠身處于何方呢?不過是成為了冢中枯骨罷了,早已隨風飄逝。
權勢如秦始皇,最后只有“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結果。富貴如石崇,聰明如韓信,也不過是“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罷了。
真相四:順天應命,順其自然。
古人曾有言:“萬事身前皆有定,浮生勞碌空自忙。”
其實,我們這一生的命運早已被注定。哪怕我們勞碌不堪,辛苦一生,也不過是白忙活一場而已。
年輕的時候,也許我們都不相信什么“命中注定”。等人受到了社會的毒打后,才會幡然醒悟,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又何談改變命運呢?
其實,我們能賺多少錢,能有多少的成就,都是命中注定好的。該富貴的人,不會窮。而該窮的人,不會富貴。這一切,都是命運的定數。
真相五:如果事與愿違,那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抱怨自己“求得不得”,經常怨恨自己“平庸無能”。殊不知,這都是上天對我們人生的安排。
試想,你能讓一個窮人成為富豪,執掌大企業嗎?絕對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命運軌跡不符合這樣的現實。如此,上天就會安排他走另一條路。
比如一個擅長經商的人,他不管怎么混,最后都會在商業領域大放光彩。為什么呢?因為上天知道,不能埋沒了他的經商才華,所以要讓他走經商的道路。
可以說,如果事與愿違,那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而我們,也沒必要糾結太多。既然改變不了現實,那就接受現實。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