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白巖松說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
無論是朝陽東升的年輕人,還是如日中天的中年人,亦或是夕陽西下的老年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所遇到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謂“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就是這個道理。
在你看來,當代的年輕人、中年人以及老年人,誰的壓力更大呢?
有人會說,肯定是年輕人的壓力更大;有人會說,絕對是面臨養老危機的中年人壓力更大......其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只不過,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待。
在當下這個階段,絕對是中年人的壓力最大。而在未來的階段,絕對是當下的年輕人壓力最大。要知道,這是一個“中年危機爆棚”的年代。
為年輕人托起一片天的,是人到中年的父母;為年輕人托底的,也是人到中年的父母。
可以說,90后以及00后的不幸,終究由60后和90后來承擔。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現實。
02
90后和00后所面臨的現狀。
要想弄清楚“中年危機爆棚”的根源,我們需要從90后和00后的遭遇來分析。
在2022年的今天,最早的一批90后已經32歲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將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成為別人的父母了。
可是,真的會有那么多人選擇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嗎?答案是否定的。
網絡上有一個數據,我國90后的人數達到1.7億人,可結婚的人數卻略低于2000萬人(1000萬對夫妻),結婚率連12%都達不到。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很多90后不愿意結婚,既有觀念上的問題,更有物質經濟上的問題。
比如說,正處于職場黃金期的90后,他的月薪能夠達到1萬元一個月,那他能夠結婚生子嗎?
說得難聽點,沒有父母的幫助,他很難結婚生子。原因很簡單,他找不到對象,買不起房子,掏不出結婚的錢,更養不起孩子。這,才是90后這代人的無奈所在。
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代人是典型的996社畜,被迫在職場中苦苦生存。
90后如此,00后更是如此。可以說,00后所面臨的情況,比90后更要嚴重。
這并非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絕大多數人所要面臨的現實。
03
60后和70后的“中年危機”。
90后和00后面臨如此巨大的壓力,那他們又能怎么辦呢?沒辦法,只能寄希望于他們的父母——60后以及70后這代人。
在很多人眼中,60后和70后這代人把握了時代的機遇,賺到了不少錢,手上還有不少的房子,簡直就是一副有錢人的形象。
可是,這些有錢人,僅僅占了20%不到。依舊還有80%以上的普通人,在生活的邊緣中徘徊著。
前段時間,看到過這么一個新聞,研究生畢業的孩子竟然跟父母說結不起婚。父母一聽,頓時就疑惑了,我們那時候如此艱苦,都能結婚,為什么你就結不起婚呢?
后來,這對父母才了解到,沒房有車,又有誰會瞧得上自己的兒子呢?不是孩子不想結婚,而是沒房沒車的他,根本連對象都找不到。很現實。
沒辦法,父母只能掏空家里的錢給孩子買房子,只為了孩子可以順利地結婚生子。
像這樣的案例,到底多不多呢?還真的特別多。在內卷的環境中,不僅年輕人卷起來了,就連父母,也不得不出錢出力,幫著孩子一起卷,連自己的養老都顧不上了。
一聲唏噓,一聲悲嘆。
04
在競爭殘酷的年代里面,被淘汰,那是常有的事。
競爭愈發嚴重,普通人所要面臨的“淘汰率”就越高。有些年輕人有可能一畢業就被淘汰了,有些普通人可能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淘汰了。
網絡上,有人提了一個問題,淘汰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有個答案說得特別好,讓他失去生活的希望,自然就淘汰了。
試想,又有哪個父母希望孩子失去希望,直接被生活淘汰呢?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安安穩穩,幸福一生。
但是,如今有很多的年輕人,雖然他們的學歷比父母高得多,能力也比父母要強,可他們就是達不到父母的成就,甚至連房子都買不起。
所以說,60后和70后將承擔起90后和00后的人生不幸,為了他們而搭橋鋪路,苦了自己,但幸福了孩子,令人感覺到心酸。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在競爭更加激烈,人工智能替代普通人的未來,90后和00后,是否有能力為他們的后代,托起一片天呢?誰也不知道。
只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運,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