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哈佛大學的格蘭特研究,歷時78年,得出了一個結論:“智商不是決定性因素,愛的能力,人際關系的溫暖程度,對生活的滿意度,具有最大的影響。”
而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數據:“與母親關系親密者,一年平均多掙 8.7萬美元。”
這,也就間接地得出了一個結論,母親跟兒女的關系,其實會影響到兒女未來的發展狀況。也就是說,兒女的命運,跟母親的關系息息相關。
對此,質疑的人就出現了,為什么母親對于兒女的影響力,會如此之大呢?甚至還會影響到兒女的賺錢能力呢?
其實,這就跟我們常說的“娶妻影響”有關了。妻子好,家庭好,兒女能夠更好。而妻子不好,相信兒女后代,只會更差。
一代影響一代,一代跟一代的命運相互聯系。當然,一代變得比一代好,很難。而一代變得比一代平庸,那就很簡單了。
但還是要說,在一個家庭當中,最難的,其實還是母親。因為她對孩子的影響,那是銘刻于骨髓當中的。
02
母親處事智慧,決定了家庭關系的好壞。
要想讓一個家庭變得和諧,那夫妻雙方都得齊心協力,而不能你阻礙我,我阻礙你,最后全家都走下坡路了。
當然,在夫妻分工當中,妻子扮演的角色是特別很重要的。
從人類族群的角度來說,男性的身體結構和體力強度,決定了他們是“賺錢養家”的那一方。而女性的整體狀況,決定了她們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家庭當中。
丈夫太剛強了,需要妻子的“柔和”來化解,從而使一段婚姻趨向于“平衡”。一旦婚姻平衡,那家庭的關系就往“和諧”的一面發展了。
特別是在鬧矛盾的時候,女性如同“水”一般的性格,能夠瞬間讓矛盾平緩下來。
試想,家庭矛盾發生之后,是丈夫妥協有用呢,還是妻子妥協有用呢?一般來說,只要妻子不妥協,相信這個家庭的秩序就會變得混亂。
有情感咨詢師說過,由于“主內”的身份,女性對家庭的影響力,往往比只會賺錢的男性的影響力要大。
在教育孩子,妥協家庭關系這件事上,男性其實沒有女性做得好。當然,這是整體的情況,而那些特殊,且沒有代表性的例子可以忽略不計。
03
母親對于孩子的教育,會影響他一輩子。
上文談到過,在家庭中,妻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同樣的道理,妻子對于孩子的教育,輕則會影響孩子的選擇,重則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走向。
首先說男孩。
眾所周知,在每個男孩的心中,都有戀母的情結。這里的戀母,是把母親當成可以依靠的那個人,從母親的關懷中感覺到人間的溫暖。
而且,孩子有什么問題,一般都不會跟父親說,而總是跟母親說。因為女性在“感同身受”以及“換位思考”這件事上,整體來說做得比較好。
如此,孩子就會接受母親的教育。哪怕以后在擇偶的時候,孩子的擇偶觀也會受到母親的影響。說得嚴重一點,他們所選擇的對象,都有著“母親”的影子。
母親的性格,對于男孩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他的三觀,很有可能不來自于父親,而來自于母親。
其次,就是女孩。
與男孩相比,女孩對于母親的依戀程度,其實差了一點,因為她們的“戀父情結”占了主導。但是,在每個女孩的身上,都有“母親”的影子。
這,就注定了母親的性格和三觀,哪怕是容貌,也會間接地體現在女孩的身上。
04
你這一生的福氣和命運,取決于你跟母親的關系。
有教育專家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老師。
原生家庭的教育,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這里,我們就不得不談到中產家庭的教育模式了。
一般來說,精英的中產家庭,他們更在乎家庭的和諧。因為他們知道,中產發展成高產,很難。而跌落到低產,很簡單。如此,就需要他們拼盡全力,讓家庭關系得以維系。
我們能看到,低產家庭發生矛盾的頻次很高,而中產家庭發生矛盾的頻次比較低。高產家庭,那就更不用說了,基本要避免矛盾,否則會面臨“破敗”的風險。
對于一個中產的孩子來說,他要想發展,首先要接受父母,尤其是母親正確的教育理念,從而形成合適的三觀,樹立個人的目標和方向。
這,就是原生家庭對于孩子的直接影響。
在這個原生家庭當中,母親,扮演著如同“核心”一般的角色。跟母親關系比較好的人,其性格和成就不會差到哪里去。而跟母親有矛盾的人,則會產生“親子危機”,引發諸多的問題。那,才是不幸的開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