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古至今,有一種觀念一直根植于我們的骨血當中——血脈傳承。
自己的家庭有什么血脈,那就將這些血脈傳承下去,最好自己的家庭和血脈可以長久留存。可是,這些想法都是不現實的。
任何的血脈,都有“傳”不下去的那一天。任何的家庭,也都有消失的那一刻。因為這世間最大的“永恒”,那就是一切都在“變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往“血脈傳承”的觀念,那是越來越薄弱了,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沒有這種“傳承”的觀念。在他們看來,連自己都過得不好,又何談傳承血脈呢?
因此,一人戶的家庭,就出現了,而且占比逐漸增大。
《中國統計年鑒2021》顯示:我國“一人戶”家庭達1.25億,占比超過25%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只有一個人的家庭,達到了1.25億之多。每四個家庭當中,就有一個“一人戶”的家庭。
年輕人單身,中年人離婚后單身,以及老年人孤獨到老,成為了一種趨勢。如此,“一人戶”的情況就不可避免了。
02
先談談年輕人單身的問題。
《2021年中國當代不婚主義白皮書》顯示,全國約有3億人單身。而在這3億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為什么單身的年輕人那么多呢?與異性交往,甚至結婚生子,這不是令人期待的事兒嗎?
擇偶,那應該是人之天性。如果有一天,擇偶的條件超過了人之承受能力,那人們就會選擇單身,而不會走擇偶這條路。
《2022單身男女調研報告》顯示,社交圈太窄、工作忙碌、房子車子等因素成為了年輕人結婚路上的阻礙。
工作忙碌,跟996的生活模式有關。普通人,一年下來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那他又有多少時間去戀愛,去結婚生子呢?
更何況,對于女性來說,結婚生子,就等于自己遠離了職場,跟社會脫節了。單單是那段空檔期,就能讓她們在結婚生子后失業。
房子車子,那就更現實了。普通人沒有房子和車子,也許連擇偶市場的門檻都達不到,那他們不就只能單身到老了嗎?
只能說,沒有人喜歡一個人過日子。只是,當壓力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范圍,那被迫單身,就不可避免了。
03
再來談談“離婚”的問題。
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
而在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離婚的人數也逐漸增多。網絡上有個段子,解封后的第一件事,要么是放松,要么去離婚。
在上海解封之后,有這么一個報道,說是去民政局預約離婚的人爆滿了。現場還有人說了一句話,火遍了全網:“既然逃離了一個牢籠,不如再逃離另外一個牢籠。”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和一部分中年人,都把婚姻當成了牢籠,想要逃出來了。那沒有孩子的夫妻,他們離婚的概率就會增大。
沒錢的人,他們條件不夠,結不起婚就算了。而已經結婚的人,為什么非要離婚呢?只能說,現代人沒有了老一輩的忍耐和包容。湊合著過日子,早已成為了歷史。
男人覺得,女人管那么多,還要求那么高,不如離婚;女人覺得,男人如此不負責任,對妻子毫無溫情,早日離婚才是最好的選擇。
婚姻,早已成為了“快餐”,很多人只是吃過了,知道有什么味道之后,就沒有感覺了。如此,離婚的人,就只會增多,而不會減少。
04
一人戶的家庭增多,離婚的人也越來越多,“單身”貌似成為了這個年代的趨勢。
對于老一輩的父母來說,他們不明白,也看不懂,這些年輕人如此渴望單身,是不是他們的思想和三觀有問題。
在老一輩的父母看來,結婚是人生必然的經歷,也是一輩子的事兒。更何況,沒有為家庭傳宗接代的人,都不太孝順。
年輕人的觀念,恰恰相反,自己沒有錢,也沒有房子和車子,別人也瞧不上,那為什么非要糾結于婚姻呢?
哪怕是結了婚的年輕人和中年人,他們一旦感覺到婚姻束縛了他們的人生,那他們就會選擇擺脫這些束縛,重新回到單身的生活當中。
因此,“閃婚閃離”成為了這個年代的常態,“結婚而不生子”的觀念也越來越流行。
他們結婚后,之所以不肯生孩子,要么是因為他們不想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受苦,要么是因為他們有離婚的傾向,不想孩子誕生在單親的家庭當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的選擇,也不再單一化了,這是歷史的必然。當然,對于家庭來說,血脈傳承,就會到此為止。
一切,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