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親緣關系,親家關系。
熟悉在于,我們的孩子跟他們的孩子喜結連理,兩個家庭隨之產生了一定的關系。而陌生在于,我們跟親家,就像是“半路相逢”的陌生人一般,感情淡薄得很。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的婚姻,我們基本不會跟這家人有任何的往來。要知道,在人情社會當中,我們所注重的,不過是“人情”罷了。
這人情,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好的一面是,我們可以構建巨大的關系網絡,讓朋友遍天下。而壞的一面是,人情,會牽扯諸多的問題和矛盾。
跟親家往來,那是很不容易的。在人情和利益的影響下,終究有一方,是要吃虧的。所以,這關系不好處,我們也需要小心謹慎來做人。
子女結婚后,親家對你做出這些事,說明他們想要害你,要注意了。
一、親家找你“借錢”,你該警惕了。
老李的兒子跟老張的女兒結婚了。過了一段時間,老張家需要建房子,缺二十萬,就讓女兒開口,找男方家庭借錢。
女兒聽到父親的請求,也不好拒絕,就跟丈夫坦白了這件事。丈夫不想讓妻子為難,但他自己又沒錢,所以他只能厚著臉皮找父親借錢。
老李就問兒子:“你拿這二十萬,就是想給你的岳父建房子用?”兒子回應:“岳父缺錢,我也不想讓老婆為難。”
在軟磨硬泡后,老李借給了老張二十萬,對方也承諾三年后還錢。沒想到,三年后,老張一直拖著錢不還,還跟女兒說,你嫁到他家,他補償我們二十萬,不也很正常呢?
就是因為這件事,讓男女雙方,以及兩個家庭產生了巨大的矛盾。結果就是,兩家人對簿公堂,孩子們的婚姻也到了破碎的邊緣。
借錢給親家,哪怕雙方寫好借條,也無法保證什么。孩子們的婚姻,也是特別脆弱的,經不起什么風吹草動。
二、親家想“鵲巢鳩占”,那你該留心了。
南北朝末年,北周武帝宇文邕跟大將軍楊堅結為親家。宇文邕跟楊堅承諾,兒子宇文赟必為太子,你的女兒楊麗華必為皇后,外孫也是皇位繼承人。
在宇文邕看來,只要我保證你的外孫是皇位的繼承人,那你楊堅就肯定不會謀反,而會盡心盡力去輔佐我們宇文家的后人。
不久后,一代雄主宇文邕英年早逝,楊堅也順利地成為了輔政大臣。位極人臣的楊堅不滿足外孫當皇帝,女兒當皇后的現狀,就選擇逐步蠶食北周。
不到十年的時間,楊堅建立了隋朝,吞并了北周,成為了歷史上外戚上位的成功者。他之所以能夠吞并天下,就是因為他踩著親家的骨血上位。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鵲巢鳩占”的人,基本數不勝數。他們要么想占你們家的房子,要么想吞掉你們家的錢財,反正用心不良。
在這年頭,賺錢不容易,最好要提防想要“鵲巢鳩占”的親家,避免人財兩空。
三、親家想找你“合伙”做生意,多半不靠譜。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是跟外人合伙做生意好呢,還是跟親戚合伙做生意好呢?
從親情的角度來說,跟親戚合伙做生意好。而從商業的角度來說,跟外人合伙做生意最好。
在做生意這件事上,最忌諱的,就是既談感情,又談利益,因為魚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也就是說,要么談感情,要么談利益,而不能兩樣都談。
所謂“在商言商”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可以讓親戚嘗一點甜頭,但不能跟他們合作。越是有點關系的人,越是做不到“在商言商”,反而會因為過分貪婪而壞事。
試想,在合伙的過程中,虧損了算誰的,賺了錢該如何攤分?哪怕你想五五分成,別人也不會接受。這就注定了,越親近的人,越會鬧矛盾。
連親兄弟都會明算賬,又何談是毫無血緣關系的親家呢?
四、親家總愛向你“賣慘”,多半想吸你的血。
前幾年有個新聞。一個城市家庭跟一個農村家庭結親了。后者認為前者有錢,就一直賣慘,吸前者的血,導致兩家反目成仇。
城市家庭的一方認為,我能幫你一兩次,但你也不能貪得無厭。而農村家庭的一方認為,都是親家了,就是一家人,你們的錢就是我們的錢,有啥好計較的呢?
前者的孩子擁有了一段“扶貧式”的婚姻,自己也找了一個“需要扶貧”的親家。如此,感覺到吃虧的前者,自然就覺得不滿了。
對于賣慘的親家,我們只能幫一兩次,避免他們產生依賴的心理。一旦他們依賴了我們,那我們家終究會成為他們家的自動提款機。
親家之間的關系,終究是平等的,而沒有誰欠了誰的情況。
面對想要吸血,或者正在吸血的親家,我們最好要及時止損,以免愈陷愈深,到頭來人財兩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