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關系,都不能單靠感情來維系。
關系,本就源自于感情,為什么不能靠感情來維系呢?因為人類的感情是脆弱的,根本經受不住生活的考驗。
比如一對特別恩愛的夫妻,如果不用擔心錢財的問題,那他們可以繼續恩愛下去。反之,如果家庭變得貧窮了,就會“貧賤夫妻百事哀”。
也就是說,在這段關系當中,錢財扮演了特別重要的角色,起到了“橋梁”一般的作用。錢財在,關系有保障。錢財缺失,關系立馬變得糟糕起來。
婚姻如此,親情也如此。不然,就不會有老人感慨“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了。
老了才看明白,沒有這4個依靠,親情和婚姻將變得毫無意義。
一、沒有錢財的保障,親情和婚姻會特別短命。
錢財這種東西,其實就是俗不可耐的俗物。但是,世人匆匆忙忙,也就是為了碎銀幾兩,希望賺更多的錢來養活家庭。
這就說明了一個道理,俗物,才能更好地維系人世間的感情和關系。有錢,大家還能歡聲笑語,不談矛盾。沒錢,哪怕父子都會反目成仇。
就拿中產家庭和底層家庭作對比。為什么中產的夫妻,總是恩恩愛愛,男的一表人才,女的精致妝容呢?為什么底層的夫妻,要么爭吵,要么相互嫌棄呢?
都是“錢財”在作怪。中產夫妻有錢,日子想怎么過就怎么過,別人所憂愁的,不是缺錢的問題,而是去哪享受,去哪賺更多錢的問題。
反觀底層的夫妻,活在了戾氣特別重的環境當中,動不動就爭吵不休。這關系,真的能長久嗎?或許,這關系早就名存實亡了。
別小看了俗氣的錢財。沒有這些錢,夫妻就過不下去了。
二、沒有健康的身體,親情和婚姻會很殘酷。
中年人和老年人,最擔心什么問題呢?就是身體健康的問題。
一個普通的打工人,身體比較健康,沒啥問題,那他拼命打工賺錢,還能繼續維系日常的婚姻和親情。
當某一天,這個打工人臥病在床了,動彈不得了,失去了賺錢的能力,那你覺得,這婚姻和親情, 還能維系下去嗎?
以往,還有恩愛的夫妻。如今,基本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不拔管子就不錯了。人,終究是“利己”的生物,而不是“利他”的生物。
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健康還在,孩子們對父母特別好。等父母臥病在床了,孩子們的態度就變了,又有誰能做到出錢出力,端屎端尿呢?
別高看了人性的光輝,也別小看了人心的卑劣。有些時候,背叛,就是一瞬間的事兒。而生病的你,早已無法改變這個現實了。
三、缺乏制衡的能力,親情和婚姻會愈發糟糕。
讀過《博弈論》的人都知道,每一段關系就是一場博弈,哪怕是一個選擇,也是一場博弈。你的博弈能力,就是你能夠走多遠的底氣。
親人之間的關系,為什么還需要博弈呢?兩個字,人性。有人的地方,就肯定會有矛盾。有矛盾,就肯定會有沖突。不懂得化解矛盾,家庭終究不會幸福。
到底要如何化解矛盾呢?最好的做法,便是采取“制衡”的策略。不讓某一方獨大,也不讓某一方占據優勢,保持各方的勢均力敵。
父母弱了,子女就會背叛父母。妻子弱了,丈夫就有可能出軌。這個時候,唯有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平衡了,妻子和丈夫的感情平衡了,才不會有背叛、出軌的事出現。
就跟天平是一樣的,最好要讓天平的雙方都保持平衡。如果失衡了,這關系和感情就失去保障和意義了。
跟親人相處,該有的“制衡手段”依舊不能少。好感情,都是平衡出來的。
四、缺乏個人的神秘感,親情和婚姻會愈發糟糕。
有心理學家認為,神秘感是保持關系常青的關鍵。
結婚之前,男人對女人特別感興趣。等結婚了,同床共枕了,為什么男人對妻子的興趣,會越來越少呢?就跟“神秘感”的缺失有關。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已然得到的,是不被人珍惜的。
也可以換一種解釋,有神秘感,才能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對你更加尊重。沒有神秘感,別人將對你失去好奇心,也不會尊重你,而是拿捏你。
都成為家人了,怎么保持神秘感呢?最好的做法,便是雙方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你給我留余地,我也給你留空間。如此,關系才不會因為靠得太近,而逐漸割裂。
婚姻和親情,不是單憑感情,單唱高調就能維系的,不然早就沒有矛盾了。保持一定的神秘感,于人于己而言,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