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因果不能渡。
這人世間的大智慧,只能靠人自己去悟,哪怕你說給別人聽,別人也聽不懂。至于每個人命中的因果,都只能由自己來承擔,他人也愛莫能助。
你能遇到誰,這不是他人可以阻止的,也不是你自己可以改變的。遇到小人,是你的好運。而遇到惡人,那就是你的不幸了。
曾仕強教授說過,什么是命?無可奈何就是命。有些人你很不喜歡,但你就是要跟他們在一起。有些事兒你很不想做,但你不得不做,那你又能怎么辦呢?
無可奈何的,不僅是命,還有我們談到的因果。因果,其實一直跟隨著我們,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就覺得它不存在罷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紅塵尚存,因果不滅。便是如此。
02
談到因果,我們不妨談談婚姻。
何謂伴侶?古人有言: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那個跟你有緣的另一半,哪怕跟你相隔千山萬水,也會跟你相遇相擁。
至于你所喜歡的那個人,或許是因為沒有緣分,哪怕你們倆就住在隔壁,也不會相愛,更不會喜結連理,一起走入婚姻的殿堂。
有一位北方的姑娘,后來嫁給了一個南方的男孩。按道理來說,這兩人一輩子都不會相遇。但是,這兩人在旅行的時候碰面了,一見鐘情,然后就相愛了。
我們可以這么理解。在人一出生的時候,他的另一半,也隨之而誕生了。至于出生在哪里,也沒關系,反正這兩人命中的因緣,會引導他們相遇。
很喜歡這么一句話:你在橋的這頭,而我在橋的那頭,在低頭趕路的過程中,我們竟然碰面了,才發現你在這里。
你所喜歡的,未必就是跟你在一起攜手余生的。也許,真正跟你攜手到老的伴侶,會以你意想不到的形式出現。
03
我們跟伴侶之間存在緣分,那跟孩子之間,是否也存在因果和緣分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所有的關系,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夫妻兩人存在因果。而這個因果,會牽引出新的因果,那就是夫妻兩人所生的孩子。孩子出現,那家庭的因果就完整了。
談到孩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這兩個詞,報仇和報恩。有些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是來報仇的。而有些孩子來到我們的身邊,是來報恩的。
秦始皇那么厲害的人,竟然生出了懦弱的扶蘇,以及敗家的胡亥。秦始皇死后,懦弱的扶蘇就被胡亥干掉了,而胡亥在位沒幾年,就把秦朝搞垮了。
胡亥這樣的敗家子,為什么會出現呢?因為秦朝有此一劫,老天希望由漢朝來治理天下,而不是由秦朝來治理天下。也就是說,秦朝,完成統一。漢朝,完成巔峰。
敗家子的出現,便是“上天注定”。而興家子的出現,也是“命運安排”。
孩子的品性,看似跟所謂的教育有關。實際上,教育只能影響人之讀書能力,而無法影響人之品行和性格。真正影響他們品行和性格的,是家庭,以及天意。
04
家庭是否幸福,要看全家人的因果,是否向善。
每個人只是個體,因果也只是個體的因果。當這些人都有了家庭,那個體就會成為集體,個體的因果就會成為集體的因果。
就拿“家運”來說,這所謂的家運,到底是天生的,還是由家人的運勢組合而成的?答案,肯定是后者。
夫妻恩愛有加,和諧相處,孩子孝順父母,勤奮做事,那家庭的氣運會差到哪里去?反之,夫妻爭吵,親子內斗,那家庭不就衰落了嗎?
夫妻相處得好不好,要看因果。子女和父母的關系好不好,要看因果。家庭是否幸福,也要看這些人合起來的因果,是否向善。
真正幸福的家庭,未必大富大貴,未必有錢有勢,也未必地位崇高,但一定要家人和諧相處。你對好我,我也對你好,那家庭就會更好。
05
要想擁有“善因善果”,請做好這兩點。
首先,不要強求,不要急躁,凡事循序漸進,必有善終。現代人的心太急躁了,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一旦選擇了惡因,必然會導致惡果。
循序漸進,才是最好的生活態度。要做什么事兒,有步驟來。要過什么樣的日子,順其自然就好。你對生活尊敬,生活才會對你尊重。
其次,坦然接受,與人妥協,凡事適可而止,不走極端。不論我們遇到誰,其實沒必要糾結太多,寬心接受就好。要知道,你不接受,就是跟老天過不去。
從古至今,那些走了極端,試圖破壞因果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既然如此,做個順從天意,靜待花開的人就好。因果所推崇的,不是極端,而是適可而止。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