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難度,會隨著年歲的老去,而逐漸增加。
年輕的時候,沒有人會覺得人生艱難,哪怕遇到什么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中年的時候,雖然壓力特別大,但自己的身體還好,依舊可以應付。
到了晚年,情況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隨隨便便一個困難,就能搞得一個老年人焦頭爛額。那一刻,他們才發現,人老了,才是劫難的開始。
有道是“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再怎么傾國傾城的美人,到了年老色衰的時候,也會被人嫌棄。再怎么運籌帷幄的名將,到了動彈不得的時候,也凄涼無比。
人這輩子最大的“悲劇”,其實是在退休后,遭受這幾種因果的懲罰,很煎熬。
一、遭受“家庭矛盾”的因果懲罰。
有些不幸,并不是突然就發生的,而是日積月累來的。早年所造的孽,會讓人在晚年的時候,承受該有的惡果。
就拿“家庭矛盾”來說,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別人家和諧美滿,而自己家爭吵不堪,不是熱戰,就是冷戰呢?
跟早年的一舉一動有關。早年,你對家庭上心一點,對伴侶和孩子好一點,相信他們也會感念你的付出,不會對你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反之,早年,你對家庭不怎么負責,也做出了背叛之事,這就給親人的心中留下了一根刺。這根刺,只會一直扎下去,而不可能輕易就拔出來。
就像一些有過出軌經歷的人,晚年要想夫妻和好,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有些關系,只要破裂了,哪怕表面上再恩愛,背地里也還是無法破鏡重圓。
從結婚的那一刻開始,就該對家庭和親人好一點。至少,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二、遭受“貧窮落魄”的因果懲罰。
普通人,只怕兩件事,首先是沒錢,其次是生病。或許,只要人患上了“窮病”,就會遇到一大堆的問題。
四十歲那年貧窮,問題不大,反正還有精力,可以繼續打工賺錢。五十歲那年貧窮,問題有點大,但還是可以熬過去,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好。
退休后,失去了賺錢的能力,如果還貧窮,那卑微的苦日子就來了。子女不會尊重你,親人也不會對你有好感,你也活成了毫無尊嚴的模樣。
所謂“有錢有酒真兄弟,患難何曾見一人。”有錢有勢的時候,誰都會奉承我們。沒錢沒勢的時候,哪怕是親人朋友,也會翻臉不認人。
那些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為什么只能留守農村,孤獨終老呢?因為他們沒有錢,無法跟大城市的老人一樣,有選擇的余地。
說到底,窮就是原罪。晚年大部分的不幸,都從“患上窮病”開始。
三、遭受“良心不安”的因果懲罰。
年少之時,身邊的老人就跟我們說:做人吶,可以活得平平庸庸,但一定要對得起天理良心,對得起父母親人。
如今,只要一談到“良心”這兩個字,無數人都瞧不起,認為做人有良心,就是被人欺負的老好人,沒有好結果。
可這些人不知道的是,年輕時總是不擇手段,算計別人,到了晚年,自己就會良心不安。這種“不安”,會讓人飽受折磨。哪怕當事人住著大別墅,也不會幸福。
正如曾仕強教授所言: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良心的審判。特別是在人臨終之前,一會表情這樣,一會表情那樣,就說明他的良心在作祟。
對于“良心不安”,民間有一句俗話:“平生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門。”也就是說,做了虧心事的人,只會疑神疑鬼,惶惶而不可終日。
人這一生,可以平庸,可以沒本事,但一定要有良心。因為良心,才是你的保護神。
四、遭受“透支健康”的因果懲罰。
退休后的老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老人身體還不錯,能走能跳,能跑能運動,能夠生活自理,活得自在。另一類老人臥病在床,被子女和親人嫌棄。
有一個老人,為了事業和家庭拼命了一輩子,沒想到退休后就臥病在床了,癱瘓了整整十五年才油盡燈枯,悲慘地離開這個世界。
試想,癱瘓了十五年,還需要家人來照顧,那他的人生有意義嗎,家人的壓力能不大嗎?只能說,晚年臥病在床,是自己和家庭的不幸。
很多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可就是不懂得保重身體。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只看重眼前的一時之利,而不看重晚年的生活狀況。
比如,有些人透支壽命打工,有些人透支精力做事,那“透支”的行為,就會給他們帶來因果的報應和懲罰。
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悠長,眼光不妨長遠一點,總是有好處的。
文/舒山有鹿